肾脏疾病包括原发性肾脏疾病(如儿童急性肾小球肾炎与链球菌感染相关、成人慢性肾小球肾炎病因不明,儿童肾病综合征微小病变型与细胞免疫紊乱有关、成人肾病综合征病因多样)、继发性肾脏疾病(如糖尿病肾病与高血糖致代谢紊乱、血管活性物质异常等有关,高血压肾损害与长期血压控制不佳致肾小球变化有关)、遗传性肾脏疾病(如多囊肾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致肾小管异常、囊肿压迫肾实质)、尿路梗阻性疾病(如儿童尿路结石与先天性结构等有关、成人与饮食等有关,梗阻致尿液排出受阻、肾积水损害肾功能)。
一、原发性肾脏疾病
1.肾小球肾炎
对于儿童,急性肾小球肾炎多与链球菌感染后有关,其发病机制可能是链球菌的某些成分作为抗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形成免疫复合物,沉积在肾小球基底膜等部位,激活补体系统,引起炎症反应,导致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而成人的慢性肾小球肾炎病因往往不太明确,可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如免疫炎症反应持续存在,自身免疫反应不断损伤肾小球结构,随着病情进展,肾小球逐渐硬化,肾功能逐渐减退。
2.肾病综合征
儿童肾病综合征中,微小病变型较为常见,其发病可能与细胞免疫紊乱有关,机体的免疫细胞功能异常,导致肾小球滤过膜的电荷屏障和机械屏障受损,大量蛋白质从尿中丢失。成人肾病综合征的病因多样,如膜性肾病,可能与自身抗体攻击肾小球上皮细胞有关,抗原-抗体复合物在肾小球基底膜沉积,引起一系列炎症反应,影响肾功能。
二、继发性肾脏疾病
1.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控制不佳,病程较长时容易并发糖尿病肾病。对于糖尿病患者,高血糖状态会引起多种代谢紊乱,如糖代谢异常导致山梨醇途径激活,使细胞内渗透压升高,引起细胞损伤;多元醇代谢增强还会导致血管活性物质异常,影响肾小球血流动力学。长期高血糖还会导致肾小球基底膜增厚,系膜基质增多,肾小球硬化,进而影响肾功能。从年龄角度看,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糖尿病患者,若血糖控制不良都可能发展为糖尿病肾病,但儿童糖尿病相对较少见,成人糖尿病患者中随着年龄增长,发生糖尿病肾病的风险可能增加,且男性和女性在糖尿病肾病的发病上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但长期高血糖病史是关键因素。
2.高血压肾损害
高血压患者长期血压控制不佳,会使肾小球内囊压力升高,肾小球毛细血管压力增高,导致肾小球纤维化、硬化。对于不同年龄的高血压患者,儿童高血压相对少见,多与先天性疾病等有关,而成人高血压患者中,随着血压升高的程度和持续时间的增加,发生肾损害的风险增大。男性和女性高血压患者在肾损害的发病机制上相似,但女性在妊娠等特殊生理状态下,血压波动可能对肾脏有不同影响,若妊娠期高血压控制不佳,可能会引发更严重的肾损害。
三、遗传性肾脏疾病
1.多囊肾
多囊肾是一种遗传性疾病,常见的是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基因缺陷导致肾小管结构和功能异常,肾脏出现多个囊肿,随着囊肿逐渐增大,会压迫肾实质,破坏肾单位,影响肾功能。这种疾病在不同年龄均可发病,儿童时期可能就会有囊肿形成,但症状可能不明显,随着年龄增长,囊肿逐渐增多、增大,肾功能逐渐减退。男性和女性发病概率无明显差异,主要由遗传基因决定。
四、尿路梗阻性疾病
1.尿路结石
尿路结石可发生在儿童和成人身上。儿童尿路结石可能与先天性尿路结构异常、代谢异常等有关,如肾小管酸中毒等代谢性疾病可导致尿液成分改变,容易形成结石。成人尿路结石的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如饮食中摄入过多的钙、草酸等,尿液中某些成分浓度过高,超过了尿液的溶解度,就会析出形成结石。尿路梗阻后,尿液排出受阻,肾盂内压力升高,影响肾小球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长期梗阻还会导致肾积水,进一步损害肾功能。男性由于尿道较长等解剖因素,尿路结石的发病可能相对略高,但女性在妊娠等情况下也可能发生尿路结石导致尿路梗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