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盂肾炎的诊断需从病史与症状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多方面进行。现病史依不同年龄有不同表现,要问症状出现时间、发展过程及诱因;既往史需了解泌尿系统疾病、基础疾病及手术史等。体格检查包括全身检查测体温等及泌尿系统检查肾区等压痛叩击痛。实验室检查有尿液检查的尿常规、尿细菌学检查,血液检查的血常规、血生化检查。影像学检查有超声、X线静脉肾盂造影、CT检查,各有不同作用。
一、病史与症状采集
1.现病史
对于不同年龄人群,表现有所差异。儿童可能起病较急,有高热、寒战、尿频、尿急、尿痛等典型尿路刺激症状,还可能伴有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成人急性肾盂肾炎多有突然发生的高热,体温可高达38-40℃,同时有单侧或双侧腰痛,腰痛程度不一,多为钝痛或酸痛,部分患者有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而老年人症状可能不典型,可能仅有低热、乏力等非特异性表现。
要询问症状出现的时间、发展过程,是否有诱因,如近期是否有尿路梗阻(如尿路结石、前列腺增生等)、是否有尿道侵入性操作(如导尿等)、是否有不洁性生活史等。
2.既往史
了解患者既往是否有泌尿系统疾病,如膀胱炎、肾结石、输尿管结石等,是否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因为糖尿病患者免疫力相对较低,容易发生泌尿系统感染且不易控制;是否有泌尿系统手术史等。
二、体格检查
1.全身检查
测量体温,急性肾盂肾炎患者多有发热,体温呈高热或中等度热;检查患者一般状况,如精神状态,感染严重时可能出现精神萎靡等;检查有无寒战等表现。
2.泌尿系统检查
肾区叩击痛:急性肾盂肾炎患者肾区常有叩击痛,单侧或双侧肾区有压痛和叩击痛是肾盂肾炎较有意义的体征之一,但需注意与其他肾脏疾病鉴别;检查输尿管走行区有无压痛,输尿管有炎症时相应部位有压痛;检查膀胱区有无压痛,膀胱炎患者也可能有膀胱区压痛,但肾盂肾炎时膀胱区压痛不如膀胱炎明显。
三、实验室检查
1.尿液检查
尿常规:尿白细胞增多,通常可见白细胞尿,严重时可见白细胞管型,这对肾盂肾炎的诊断有重要价值,因为白细胞管型提示炎症位于肾实质;尿红细胞可增多,少数患者可有肉眼血尿;尿蛋白可呈弱阳性,一般为少量蛋白尿;尿比重和酸碱度:急性肾盂肾炎时尿比重多正常或偏低,尿pH可呈碱性。
尿细菌学检查:
清洁中段尿培养:是诊断肾盂肾炎的重要依据,菌落计数≥10CFU/ml有诊断意义,10-10CFU/ml为可疑,<10CFU/ml多为污染。但要注意留取标本的方法,应在使用抗生素之前或停药5天后留取,留取时要严格无菌操作,避免标本污染。
尿沉渣镜检细菌:取未经染色的新鲜尿沉渣,在油镜下观察,如每个视野可见1个以上细菌,提示尿路感染。
2.血液检查
血常规:急性肾盂肾炎患者血常规可见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增多,核左移;慢性肾盂肾炎患者血常规可无明显异常或仅有轻度贫血(长期慢性肾盂肾炎导致肾功能损害时)。
血生化检查:肾功能检查在慢性肾盂肾炎患者中可能出现异常,如肌酐清除率下降、血肌酐升高等;电解质检查可了解有无电解质紊乱,如慢性肾盂肾炎导致肾功能损害时可能出现高钾血症等。
四、影像学检查
1.超声检查
可了解肾脏的大小、形态、有无结石、积水、囊肿等情况。急性肾盂肾炎时超声可能无明显特异性改变,慢性肾盂肾炎时可发现肾脏体积缩小,双侧肾脏大小不等,肾盂肾盏变形等。超声检查无创,可作为初步筛查手段。
2.X线静脉肾盂造影(IVP)
对慢性肾盂肾炎的诊断有重要价值,可发现肾盂肾盏变形、缩窄,肾脏表面凹凸不平,双肾大小不等。急性肾盂肾炎一般不宜做IVP,以免炎症扩散,但在慢性期或反复发作时可考虑进行。
3.CT检查
对于肾脏的结构观察较清晰,可发现肾脏的微小病变,如脓肿等,但一般不作为肾盂肾炎的首选检查,在怀疑有肾脏脓肿等复杂情况时可考虑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