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动脉硬化的防治包括一般治疗(生活方式调整、控制基础疾病)、药物治疗(改善脑循环药物、调脂药物)、康复治疗(认知功能康复、肢体功能康复)及定期监测,一般治疗需合理饮食、适度运动、戒烟限酒并控制高血压、糖尿病;药物治疗用钙离子拮抗剂、血管扩张剂改善脑循环,用他汀类药物调脂;康复治疗针对认知和肢体功能进行训练;要定期体检监测指标及关注自身症状变化。
一、一般治疗
1.生活方式调整
合理饮食:老年人应遵循低盐、低脂、低糖的饮食原则。减少钠盐摄入,每日钠盐摄入量不超过6克,可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燕麦、芹菜等,水果可选苹果、香蕉等。低脂方面,限制动物脂肪摄入,如猪油、肥肉等,可选择橄榄油、鱼油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油脂。低糖则要控制糖分高的食物,如糖果、甜饮料等。这样的饮食有助于控制血压、血脂,对脑动脉硬化的控制有益。
适度运动:根据老年人的身体状况进行适量运动,如散步,一般每次可进行30-60分钟,每周至少5天;太极拳也是不错的选择,动作缓慢、柔和,能增强体质,改善血液循环。运动可以帮助老年人控制体重,提高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对脑动脉硬化的预防和控制有积极作用。
戒烟限酒:吸烟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加重动脉硬化,老年人应坚决戒烟。饮酒要适量,男性每日饮酒的酒精量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过量饮酒会升高血压、血脂等,不利于脑动脉硬化的控制。
2.控制基础疾病
高血压:如果老年人患有高血压,要将血压控制在合理范围,一般建议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如果能耐受,可进一步降至130/80mmHg以下。可通过服用降压药物等方式来控制血压,同时要定期监测血压,根据血压情况调整治疗方案。高血压是脑动脉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良好控制血压能延缓脑动脉硬化的进展。
糖尿病:对于糖尿病患者,要严格控制血糖,使血糖水平接近正常范围。可通过饮食控制、运动和药物治疗(如口服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来实现。高血糖会损伤血管,加重脑动脉硬化,良好控制血糖对脑动脉硬化的防治至关重要。
二、药物治疗
1.改善脑循环药物
钙离子拮抗剂:如氨氯地平,可通过阻止钙离子进入血管平滑肌细胞,使血管扩张,降低外周阻力,从而降低血压,改善脑循环。它能增加脑血流量,缓解脑动脉硬化引起的脑部供血不足等症状。
血管扩张剂:如尼莫地平,对脑血管有较强的选择性扩张作用,能改善脑供血,减轻脑血管痉挛,适用于脑动脉硬化伴有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老年人。
2.调脂药物
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可降低血脂,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稳定斑块,防止斑块破裂引发脑血管事件。他汀类药物还具有抗炎等作用,对脑动脉硬化的治疗有重要意义。
三、康复治疗
1.认知功能康复:如果脑动脉硬化导致老年人出现认知功能减退,可进行认知康复训练。例如,让老年人进行记忆力训练,通过记忆数字、词语等方式;注意力训练,如让老年人专注于某一物品并保持注意力等。康复训练需要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根据老年人的具体认知障碍程度制定个性化方案,有助于改善认知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2.肢体功能康复:若脑动脉硬化影响到肢体运动功能,出现肢体活动不利等情况,可进行肢体康复训练。包括被动运动和主动运动,被动运动由康复治疗师帮助老年人活动肢体,防止肌肉萎缩、关节僵硬;主动运动则是在康复治疗师指导下,老年人自己进行肢体的屈伸、行走等训练,逐步恢复肢体功能。
四、定期监测
老年人患脑动脉硬化后要定期进行体检,监测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以及进行脑部相关检查,如头颅CT或MRI等,了解脑部血管情况和脑实质的变化,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对脑动脉硬化的有效控制。同时,老年人自身要密切关注自身症状变化,如出现头痛、头晕、肢体麻木等症状加重或新的不适,应及时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