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炎患者需从合理饮食、适度运动、控制血压、预防感染、定期复诊等方面进行自我保健。合理饮食要按肾功能调整蛋白质、盐分、水分摄入;适度运动选适合方式,保持合适频率与强度;定期监测血压,靠良好生活方式控压;高发季避去密集场所,勤洗手防感染;定期复诊查尿常规、肾功能、血压等,依结果调整保健方案。
一、合理饮食
1.蛋白质摄入:根据肾功能调整蛋白质摄入量,一般来说,轻度肾功能受损时,可适当限制蛋白质摄入,选择优质蛋白,如鸡蛋、牛奶、瘦肉等,每日蛋白质摄入量控制在0.8-1.0g/kg体重;若肾功能进一步恶化,需严格限制蛋白质,每日约0.6-0.8g/kg体重,以减少肾脏负担。对于儿童慢性肾炎患者,要保证足够营养支持生长发育的同时,合理控制蛋白质摄入,需在医生或营养师指导下进行精准调整。
2.盐分摄入:限制钠盐摄入,每日食盐摄入量应少于3g,避免食用咸菜、腌制品等高盐食物。因为高盐饮食会导致水钠潴留,加重水肿和高血压,无论是成人还是儿童慢性肾炎患者都需严格遵循。例如成人每日炒菜用盐量控制在一小勺左右,儿童则根据年龄适当减少,婴儿一般更要严格控制盐分摄入,防止加重肾脏负担。
3.水分摄入:根据尿量调整水分摄入,若尿量正常,无需严格限水,但若有水肿、少尿等情况,需限制水分,每日入量约为前一日尿量加500ml左右。儿童慢性肾炎患者若存在水肿少尿,要准确记录尿量,合理安排每日饮水量,避免过多水分积聚。
二、适度运动
1.运动方式选择:选择适合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散步适合各年龄段慢性肾炎患者,成人可每日早晚各散步30分钟左右,速度以自我感觉轻松为宜;儿童可在家长陪同下进行适量慢速散步,每次15-20分钟。慢跑适合肾功能较好的成人,每周可进行3-4次,每次15-20分钟,逐渐增加运动时间和强度;儿童一般不建议过早进行慢跑,可在青春发育期后在医生评估下谨慎尝试。太极拳则适合各年龄段,动作缓慢柔和,能增强体质且对肾脏负担小,成人和儿童均可练习,每日练习1-2次,每次20-30分钟。
2.运动频率与强度:运动频率一般每周3-5次,强度以运动时不出现明显疲劳、心悸、气促等不适为宜。运动过程中要密切关注自身身体反应,若出现不适需立即停止运动并休息。儿童运动时家长要密切观察其面色、呼吸等情况,避免过度运动导致身体损伤。
三、控制血压
1.血压监测:定期监测血压,成人可每日早晚各测量一次血压,儿童则根据年龄定期测量,一般每季度或半年测量一次。通过血压监测能及时了解血压变化情况,以便调整自我保健措施。
2.生活方式对血压的影响:保持良好生活方式有助于控制血压,如上述合理饮食中限制钠盐摄入、适度运动等都对血压控制有益。成人要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儿童也需在家长引导下养成健康生活方式,避免肥胖等增加高血压风险的因素。
四、预防感染
1.避免接触传染源:在呼吸道感染高发季节,尽量避免去人员密集场所,如商场、超市等。成人要注意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儿童要做好保暖,根据气温变化更换衣物,减少感染几率。
2.个人卫生:保持个人卫生,勤洗手,尤其是在接触公共物品后、饭前便后等。成人和儿童都要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使用肥皂或洗手液认真洗手,时间不少于20秒。
五、定期复诊
1.复诊项目:定期到医院复诊,一般包括尿常规、肾功能、血压等检查项目。通过尿常规可了解尿蛋白、红细胞等情况,肾功能检查能评估肾脏功能变化,血压监测可掌握血压控制情况。成人每1-3个月复诊一次,儿童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年龄,复诊间隔可能相对更短,如每1-2个月复诊一次。
2.根据复诊结果调整保健方案:医生会根据复诊结果调整慢性肾炎的自我保健方案,若病情有变化,会及时告知患者调整饮食、运动或其他治疗相关措施。成人和儿童都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复诊和方案调整,以更好地控制病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