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炎患者需注重作息管理,包括保证充足且质量高的睡眠,儿童、成人时间要求不同;规律作息涵盖固定起床、午休、晚间作息时间,不同人群如儿童、女性、男性有相应作息调整,规律作息对病情管理至关重要,利于维持身体平衡、免疫功能,避免因作息不规律加重病情或引发感染等加重病情的诱因。
一、充足睡眠
(一)睡眠时间
慢性肾炎患者一般建议保证7-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成年人通常需要这样的睡眠时间来维持身体的正常代谢和修复,对于慢性肾炎患者,充足睡眠有助于肾脏的自我修复。儿童慢性肾炎患者由于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睡眠时间可能需要相对更长,一般学龄前儿童(3-6岁)需11-13小时,学龄儿童(7-12岁)需10-12小时,青少年慢性肾炎患者(13-18岁)需8-10小时。
(二)睡眠质量
要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保持卧室安静、黑暗和适宜的温度。避免睡前使用电子设备,因为屏幕发出的蓝光会抑制褪黑素的分泌,影响睡眠质量。对于有失眠问题的慢性肾炎患者,可以通过放松训练等方式改善睡眠,如深呼吸放松,患者取舒适体位,慢慢地吸气,使腹部隆起,然后慢慢地呼气,每次练习10-15分钟,每天可进行2-3次。
二、规律作息时间
(一)起床时间
慢性肾炎患者应尽量保持规律的起床时间,不要过度赖床。早上7-8点左右起床比较合适,这样可以顺应人体生物钟,让身体逐渐进入活跃状态。对于儿童慢性肾炎患者,家长要帮助其养成规律起床的习惯,避免因为假期等原因打乱作息,影响身体的节律。
(二)午休时间
成年人慢性肾炎患者可以适当安排午休,时间以30分钟-1小时为宜。午休有助于恢复体力和脑力,提高下午的工作学习效率。儿童慢性肾炎患者也可以有适当的午休,学龄前儿童午休时间可控制在1-2小时,学龄儿童午休时间0.5-1小时。午休时同样要注意环境安静舒适。
(三)晚间作息
晚上尽量在10点半前准备上床睡觉,避免熬夜。熬夜会加重肾脏的负担,因为夜间是肾脏进行代谢废物排泄和自我修复的重要时段。对于有夜尿增多情况的慢性肾炎患者,晚间应注意少饮水,尤其是睡前1-2小时尽量不喝水,以减少夜间起夜次数,保证睡眠连续性。
三、不同人群的作息调整
(一)儿童慢性肾炎患者
家长要密切关注儿童的作息情况,除了保证充足睡眠和规律作息外,还要根据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进行调整。例如,学龄前儿童慢性肾炎患者,家长要帮助其建立固定的起床、午休和睡觉时间,避免因为玩耍等原因过度兴奋影响夜间睡眠。同时,要注意儿童的活动量,避免白天过度疲劳,因为疲劳可能会加重肾脏的损伤。
(二)女性慢性肾炎患者
女性慢性肾炎患者在生理期等特殊时期,要更加注意作息调整。生理期时身体较为虚弱,更需要保证充足睡眠。在作息时间上,要避免因为生理期的不适而打乱原本的规律作息,尽量保持和平时相近的起床和睡觉时间。同时,要注意保暖,良好的作息结合保暖等措施有助于缓解生理期的不适,减轻肾脏的额外负担。
(三)男性慢性肾炎患者
男性慢性肾炎患者在工作和生活中要平衡好工作压力与作息时间。避免因为工作应酬等原因频繁熬夜,要坚持规律作息,保证肾脏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自我修复。在运动等生活方式方面,运动时间也应纳入作息规划,避免运动后过度疲劳影响休息,一般建议运动后休息30分钟左右再进行睡眠等休息活动。
四、作息与病情管理的关系
规律的作息时间对于慢性肾炎患者病情管理至关重要。良好的作息有助于维持身体的内分泌平衡和免疫系统功能,从而间接影响肾脏的状态。例如,规律作息可以使体内的激素分泌正常,如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等激素的分泌保持稳定,这些激素对于肾脏的血流灌注和代谢调节有重要作用。如果作息不规律,可能会导致激素分泌紊乱,进而影响肾脏的正常功能,加重慢性肾炎的病情。同时,充足的睡眠和规律作息还可以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减少感染的发生,因为感染是加重慢性肾炎病情的常见诱因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