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炎4期不属于尿毒症但接近,此期肾脏功能损害严重、有明显临床症状,若未有效治疗等会进展到尿毒症,受治疗、基础病情、生活方式等因素影响,患者应定期复查、遵医嘱治疗、注意休息、合理饮食及控制基础疾病。
一、慢性肾炎4期与尿毒症的关系
慢性肾炎4期不属于尿毒症,但已非常接近。慢性肾炎4期也被称为慢性肾脏病4期,此时肾小球滤过率(GFR)进一步下降,通常GFR在15-29ml/(min·1.73m2)之间。而尿毒症是慢性肾脏病的终末期,此时GFR一般小于15ml/(min·1.73m2),并且患者会出现严重的代谢紊乱、水钠潴留以及各系统受累的表现。
二、慢性肾炎4期的特点
1.肾脏功能损害情况
肾小球滤过率明显降低,肾脏排泄代谢废物、调节水盐平衡和酸碱平衡的功能严重受损。患者可能会出现较为明显的氮质血症,血肌酐、尿素氮等指标显著升高。例如,血肌酐水平通常会高于正常范围很多,男性血肌酐正常范围一般在53-106μmol/L,女性在44-97μmol/L,慢性肾炎4期患者血肌酐可明显超过此范围。
肾脏的结构也会有明显改变,肾脏体积可能会缩小,肾脏病理上会有大量肾小球硬化等改变。
2.临床症状表现
患者可能会出现水肿,尤其是下肢、眼睑等部位的水肿较为常见,这是由于水钠潴留引起的。
血压升高较为普遍,因为肾脏功能受损会导致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等多种因素引起血压升高,而且这种高血压往往比较难控制。
还可能出现贫血,由于肾脏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等原因导致,患者会有乏力、面色苍白等表现。
三、从慢性肾炎4期到尿毒症的进展及影响因素
1.进展情况
如果慢性肾炎4期患者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疗和控制,病情会逐渐进展到尿毒症。一般来说,每年GFR会以一定的速度下降,具体的下降速度因人而异,但如果不进行积极干预,多数患者会在数年左右进展到尿毒症。
2.影响因素
治疗情况:是否进行规范的治疗非常关键。如果患者能够严格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包括合理使用降压药物(如ACEI/ARB类药物,这类药物不仅可以降压,还能减少尿蛋白,保护肾脏)、控制血糖(如果合并糖尿病的话)、避免肾毒性药物的使用等,那么病情进展可能会延缓。反之,如果患者不遵医嘱,随意停药、滥用药物等,会加速病情进展到尿毒症。
基础病情:患者本身的基础病情严重程度也有影响。如果慢性肾炎的病理类型较为严重,如新月体性肾炎等,那么进展到尿毒症的风险相对较高。
生活方式:不良的生活方式也会影响病情进展。例如,过度劳累会加重肾脏负担,导致病情恶化;不合理的饮食,如高蛋白饮食会增加肾脏排泄废物的负担,长期高盐饮食会加重水钠潴留,进而影响肾脏功能,加速向尿毒症进展。
四、对于慢性肾炎4期患者的建议
1.医疗方面
患者要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监测肾功能(包括血肌酐、尿素氮、肾小球滤过率等)、尿常规、血压等指标,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治疗,按时服用药物,不要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
2.生活方式方面
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休息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年轻人一般保证7-8小时的睡眠时间,老年人可能需要适当增加休息时间。
合理饮食,采用优质低蛋白饮食,根据患者的肾功能情况和体重等因素来确定蛋白质的摄入量,一般每天每公斤体重0.6-0.8克左右,并且以动物蛋白为主;同时要限制盐的摄入,每天盐的摄入量一般不超过3克;还需要适当控制磷的摄入等。
对于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要积极控制基础疾病,如高血压患者要将血压控制在130/80mmHg以下(如果没有禁忌证),糖尿病患者要将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
不同性别患者在生活方式上可能有一些细微差别,但总体原则是一致的。例如,女性患者在月经、妊娠等特殊时期要更加注意肾脏的保护,避免因为这些特殊生理时期加重肾脏负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