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炎即慢性肾小球肾炎,以蛋白尿、血尿、高血压和水肿为基本临床表现且病情迁延超3个月,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病程特点及肾功能检查、肾脏病理检查等,还需与继发性肾小球肾炎(如狼疮性肾炎、过敏性紫癜性肾炎)、遗传性肾小球肾炎(如Alport综合征)等鉴别,综合多方面因素判断并制定方案。
一、慢性肾炎的定义
慢性肾炎即慢性肾小球肾炎,是一组以蛋白尿、血尿、高血压和水肿为基本临床表现的肾小球疾病。其病情迁延,病变缓慢进展,可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减退,最终将发展为慢性肾衰竭。
二、慢性肾炎的诊断标准
(一)临床表现
1.蛋白尿:尿蛋白定量持续超过0.5g/24h,或尿蛋白定性检查呈阳性。蛋白尿是肾小球受损的重要指标之一,不同年龄、性别患者均可出现,但具体数值可能因个体差异有不同表现。例如,儿童患者蛋白尿的判断标准可能与成人有所不同,需结合儿童的年龄、体重等因素综合评估。
2.血尿:包括镜下血尿和肉眼血尿。镜下血尿是指尿沉渣镜检每高倍视野红细胞超过3个;肉眼血尿则是尿液外观呈洗肉水样、浓茶色等。血尿的出现可能与肾小球基底膜受损有关,不同性别、年龄的患者血尿表现可能无本质差异,但在儿童中,需注意区分是单纯性血尿还是由其他原因引起的血尿。
3.水肿:可表现为晨起眼睑水肿、下肢凹陷性水肿等。水肿的发生与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水钠潴留等因素有关。不同年龄患者水肿特点可能不同,儿童水肿可能相对更易发生在眼睑等疏松组织部位;女性患者在月经周期等特殊时期水肿情况可能有变化。
4.高血压:血压升高,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高血压的出现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等因素相关。不同年龄、性别的患者高血压的控制目标可能不同,例如儿童慢性肾炎患者的血压控制目标相对更严格,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二)病程特点
病情迁延,病程超过3个月。这是慢性肾炎区别于急性肾炎等其他肾炎的重要病程特征。无论患者年龄、性别如何,只要肾炎病程持续超过3个月,且具有上述蛋白尿、血尿、水肿、高血压等临床表现中的一项或多项,就需要考虑慢性肾炎的可能。
(三)进一步检查
1.肾功能检查:包括血肌酐、尿素氮等指标。血肌酐升高提示肾小球滤过功能减退,不同年龄患者的血肌酐正常范围不同,例如儿童的血肌酐正常范围低于成人。尿素氮水平也可反映肾功能情况,其升高同样提示肾功能受损。
2.肾脏病理检查:是明确诊断和判断病情严重程度、病理类型的重要手段。通过肾穿刺活检获取肾脏组织进行病理分析,可明确是哪种病理类型的肾小球肾炎,如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膜性肾病等不同病理类型。不同年龄患者进行肾穿刺活检的风险和操作难度可能不同,儿童进行肾穿刺活检需要更谨慎的评估和操作。
三、需与慢性肾炎鉴别的疾病
(一)继发性肾小球肾炎
1.狼疮性肾炎:常见于育龄女性,除了有肾小球肾炎的表现外,还可伴有多系统受累的表现,如面部红斑、口腔溃疡、关节疼痛等。通过检测自身抗体,如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等可协助诊断。不同性别中,女性更易患狼疮性肾炎,在诊断时需注意结合患者的全身表现进行综合判断。
2.过敏性紫癜性肾炎:好发于儿童及青少年,有过敏性紫癜的病史,如皮肤紫癜、关节肿痛、腹痛等,然后出现肾脏受累的表现。其诊断主要依靠病史及肾脏病理检查,在儿童患者中较为常见,需与原发性慢性肾炎相鉴别。
(二)遗传性肾小球肾炎
如Alport综合征,多有家族史,除了肾小球肾炎的表现外,常伴有眼部病变(如球形晶状体等)、耳部病变(如神经性耳聋等)。通过家族史询问和基因检测等可协助诊断,不同年龄、性别患者若有家族史且出现相应临床表现,需考虑遗传性肾小球肾炎的可能。
总之,慢性肾炎的诊断需要综合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程特点以及相关辅助检查等多方面因素进行判断,同时要注意与其他类似疾病相鉴别,以明确诊断并制定合适的治疗和随访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