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累性心绞痛主要症状包括:疼痛部位在胸骨体上段或中段之后等,有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等因素影响;疼痛性质常为压迫、发闷或紧缩性等,受多种因素影响;诱因常由体力劳动或情绪激动等激发,不同因素影响诱因表现;持续时间一般3-5分钟,多种因素致其有变化;缓解方式为停止活动或含服硝酸甘油等,不同因素影响缓解情况。
疼痛部位:主要在胸骨体上段或中段之后,可波及心前区,有手掌大小范围,甚至横贯前胸,界限不很清楚。常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达无名指和小指,或至颈、咽或下颌部。
年龄因素:老年患者可能对疼痛的定位不如年轻患者准确,有时可能仅表现为胸部不适等不典型症状。
性别因素:一般无明显性别差异,但女性患者在某些情况下可能疼痛表现不典型,需仔细鉴别。
生活方式:长期吸烟、饮酒、高脂饮食等生活方式的人群,发生劳累性心绞痛时疼痛表现可能与一般人群类似,但本身的基础疾病可能影响对疼痛的感知和后续处理。
病史: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基础病史的患者,发生劳累性心绞痛时,疼痛特点可能因基础疾病导致的血管病变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疼痛性质:常为压迫、发闷或紧缩性,也可有烧灼感,但不尖锐,不像针刺或刀扎样痛,偶伴濒死的恐惧感觉。
年龄因素:老年患者对疼痛的感觉可能相对不敏感,疼痛性质的描述可能不够精确。
性别因素:一般无明显性别差异,但女性患者在疼痛性质的感受上可能与男性有细微差别,不过这并非绝对的区分点。
生活方式:长期处于高压力工作环境的人群,发生劳累性心绞痛时,疼痛性质可能因心理因素等有一定影响,但主要还是以典型的压迫、发闷等感觉为主。
病史:有冠心病家族史的患者,发生劳累性心绞痛时,疼痛性质可能更符合典型的劳累性心绞痛表现,而有其他特殊病史的患者则需综合考虑。
疼痛诱因:发作常由体力劳动或情绪激动(如愤怒、焦急、过度兴奋等)所激发,饱食、寒冷、吸烟、心动过速等亦可诱发。疼痛发生于劳力或激动的当时,而不是在一天劳累之后。典型的劳累性心绞痛常在相似的条件下重复发生。
年龄因素:老年患者体力活动耐量下降,可能较轻的体力活动就会诱发疼痛,且情绪波动相对可能较年轻人更不明显,但也需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性别因素:一般无明显性别差异导致诱因上的本质不同,但女性在生理期等特殊时期,可能情绪等因素对诱因的影响更突出。
生活方式:长期缺乏运动的人群,突然增加体力活动时更易诱发劳累性心绞痛;大量饮酒后可能会通过影响心脏功能等诱发疼痛。
病史:有心肌病等其他心脏病史的患者,其劳累性心绞痛的诱因可能与单纯冠心病导致的有所不同,需要结合具体病史综合判断。
疼痛持续时间:一般持续3-5分钟,可数天或数星期发作一次,亦可一日内多次发作。
年龄因素:老年患者血管弹性差,病情变化相对较快,疼痛持续时间可能有一定变化,需密切观察。
性别因素:无明显性别导致持续时间的显著差异,但女性患者在更年期等特殊阶段,激素变化可能影响病情,导致疼痛持续时间有所不同。
生活方式:生活不规律、经常熬夜的人群,劳累性心绞痛发作时疼痛持续时间可能相对不稳定。
病史:有心力衰竭等合并症的患者,劳累性心绞痛发作时疼痛持续时间可能延长,因为心脏功能受损影响了心肌的血供和恢复等。
缓解方式:一般在停止原来诱发症状的活动后即可缓解;舌下含用硝酸甘油等硝酸酯类药物通常也能在几分钟内缓解。
年龄因素:老年患者可能因身体机能下降,药物缓解的速度可能相对较慢,且需要更密切的观察药物使用后的反应。
性别因素:无明显性别导致缓解方式的不同,但女性患者在使用硝酸甘油等药物时,需注意药物的个体差异。
生活方式:长期服用某些影响血管舒张药物的人群,可能对硝酸甘油等药物的缓解效果有一定影响,需调整用药等处理。
病史:有青光眼等特殊病史的患者,使用硝酸甘油等药物需谨慎,因为硝酸甘油可能会引起眼压升高等不良反应,在缓解劳累性心绞痛时需综合考虑病史因素选择合适的缓解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