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动脉硬化有一般症状如头晕头痛、记忆力减退、睡眠障碍;脑部缺血症状如视力下降、言语障碍、肢体麻木无力;其他相关症状如情绪和性格改变、认知功能逐渐下降等表现,不同人群因自身状况不同出现相应症状的情况各异,老年人及有基础疾病、不良生活方式等人群更易受影响且症状可能更明显。
一、一般症状
头晕头痛:多数患者会有头晕头痛的表现,头痛的程度和性质不一,有的是胀痛,有的是沉闷痛等。一般在劳累、用脑过度后加重,休息后可有所缓解,但容易反复出现。年龄较大的人群相对更易出现此类症状,因为随着年龄增长,血管弹性逐渐下降,脑动脉硬化的发生风险增加,进而影响脑部血液供应,导致头晕头痛。长期生活不规律、有高血压等基础疾病的人群,脑动脉硬化进展可能更快,头晕头痛症状也可能更明显。
记忆力减退:早期可能表现为近记忆力减退,比如对近期发生的事情容易遗忘,如忘记刚放置的物品位置、刚说过的话等。随着病情进展,可能会出现远记忆力减退,对过去的事情也逐渐遗忘。这是因为脑动脉硬化影响了脑部的血液供应和神经细胞的功能,导致记忆相关的脑区功能受损。不同年龄段的人群都可能受影响,但老年人相对更突出,因为其脑部本身的生理功能在衰退,脑动脉硬化进一步加重了这种衰退。有长期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群,脑动脉硬化发展可能更快,记忆力减退出现的时间可能更早、程度可能更严重。
睡眠障碍:可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浅、易惊醒、多梦等。脑动脉硬化导致脑部神经功能紊乱,影响了睡眠调节中枢的功能,从而引起睡眠障碍。中青年人群如果长期处于高压力状态、有不良生活习惯,也可能因脑动脉硬化出现睡眠障碍,而老年人本身睡眠调节功能就有所下降,脑动脉硬化会进一步加重睡眠问题。
二、脑部缺血症状
视力下降:由于脑部血液供应不足,影响了眼部相关的神经供血,可能导致视力下降,表现为视物模糊、视野缺损等。比如部分患者可能感觉看东西不如以前清晰,或者眼睛能看到的范围变小了。患有脑动脉硬化的老年人相对更易出现视力下降,因为随着年龄增长,眼部血管也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硬化,脑动脉硬化进一步影响了眼部血液的综合供应。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脑动脉硬化合并眼部血管病变的风险增加,视力下降的可能性也更高。
言语障碍:较轻的可能表现为说话稍显迟缓、找词困难,严重的可能出现言语不清、不能流利表达自己的意思,甚至失语。这是因为脑部负责言语功能的区域血液供应不足,导致神经功能受损。任何年龄段的脑动脉硬化患者都可能出现言语障碍,但老年人由于脑部结构和功能的特殊性,发生言语障碍时可能更需要关注和及时干预。有高血压、高血脂等基础疾病且控制不佳的人群,脑动脉硬化进展快,言语障碍出现的风险增加。
肢体麻木无力:可表现为一侧或双侧肢体麻木,有的伴有无力,活动不灵活。这是因为脑部血液供应异常影响了运动和感觉神经的功能。不同年龄、性别都可能发生,但中老年人更为常见。长期缺乏运动、有肥胖问题的人群,脑动脉硬化风险高,肢体麻木无力症状可能更易出现。例如肥胖人群由于身体代谢负担重,血管容易受损,脑动脉硬化导致肢体出现问题的概率增加。
三、其他相关症状
情绪和性格改变: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情绪波动较大,如易激动、抑郁、焦虑等,性格也可能发生改变,比如原本开朗的人变得孤僻、多疑等。这是因为脑动脉硬化影响了脑部的神经递质平衡和相关脑区的功能,进而影响了情绪和性格调节。老年人相对更易受情绪和性格改变的影响,因为其脑部神经调节功能本身在衰退,脑动脉硬化进一步干扰了这种调节。有家族脑动脉硬化病史的人群,自身发生脑动脉硬化后情绪和性格改变的风险可能更高。
认知功能逐渐下降:严重时可出现认知功能全面下降,表现为定向力障碍(对时间、地点、人物等的定向能力丧失)、计算力减退、判断力下降等。这是脑动脉硬化进一步加重,脑部多个功能区域受损的结果。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脑动脉硬化是导致认知功能下降的重要因素之一,而有脑血管疾病家族史、长期不良生活方式的老年人,认知功能下降可能更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