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肾炎多有1-3周前驱感染史,表现为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实验室检查血清C3下降、ASO可升高,病理为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炎病程超3个月,有蛋白尿、血尿、水肿、高血压及肾功能损害,实验室检查尿常规有蛋白尿血尿、肾功能异常、血清C3正常,必要时行肾活检,需综合多方面因素判断急慢性肾炎。
一、急性肾炎诊断标准
(一)临床表现
1.前驱感染史:发病前1-3周多有链球菌等感染前驱病史,如扁桃体炎、皮肤脓疱疮等。对于儿童来说,上呼吸道感染引发急性肾炎较为常见,而皮肤感染相关的急性肾炎在儿童和成人中均可出现,这与不同人群的生活环境和接触病原体的机会有关。
2.典型症状
血尿:几乎所有患者均有血尿,可为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肉眼血尿多呈洗肉水样,持续时间数日至数周不等。儿童肉眼血尿相对较为明显,且可能因年龄小对症状的描述不清晰,需家长密切观察。
蛋白尿:多数患者有轻、中度蛋白尿,一般不超过3.5g/d,但也有少数患者大量蛋白尿。蛋白尿的程度与病情的严重程度有一定关联,在评估病情时需关注。
水肿:晨起眼睑水肿是常见表现,严重时可波及全身,水肿原因主要是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水钠潴留。儿童由于组织疏松,水肿可能更易发现且进展相对较快,需注意与其他原因引起的水肿鉴别。
高血压:约80%患者出现一过性高血压,多为轻、中度高血压,与水钠潴留、血容量增加有关。成人和儿童高血压表现相似,但儿童血压监测需更频繁准确,以评估病情变化。
(二)实验室检查
1.尿常规:镜下可见多形性红细胞,尿蛋白呈阳性,还可见管型,如红细胞管型等,对诊断有重要提示作用。
2.血清补体:血清C3下降,8周内恢复正常是急性肾炎的重要特征之一。不同年龄人群血清C3变化可能有一定差异,但总体符合这一规律。
3.ASO(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可升高,提示近期有链球菌感染,但ASO升高与否不影响急性肾炎的诊断,只是有助于追溯前驱感染史。
(三)病理检查
肾活检病理表现为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光镜下可见肾小球细胞增生,以系膜细胞和内皮细胞增生为主,免疫荧光可见IgG及C3呈颗粒状沿毛细血管壁和系膜区沉积,电镜下可见电子致密物呈驼峰状沉积于上皮下。病理检查主要用于不典型病例的鉴别诊断等情况。
二、慢性肾炎诊断标准
(一)临床表现
1.病史:病情迁延,病程多在3个月以上。可由急性肾炎迁延不愈发展而来,也可无明确急性肾炎病史而隐匿起病。不同年龄人群慢性肾炎的起病方式可能不同,儿童慢性肾炎相对较少见,但一旦发生,病情变化可能较快,需密切关注。
2.症状表现
蛋白尿、血尿:蛋白尿和血尿是慢性肾炎的基本表现,蛋白尿程度可轻可重,血尿多为镜下血尿,也可伴有肉眼血尿发作。
水肿:可轻可重,早期多为眼睑和下肢水肿,晚期可出现全身性水肿,水肿与肾功能损害程度相关。
高血压:多数患者有高血压,且随着病情进展,高血压可能逐渐加重,儿童高血压可能被忽视,需定期监测血压。
肾功能损害:逐渐出现肾功能减退,表现为肌酐清除率下降,血肌酐、尿素氮升高等,不同年龄人群肾功能代偿能力不同,儿童相对代偿能力较强,但病情进展到一定程度后影响更明显。
(二)实验室检查
1.尿常规:蛋白尿和血尿持续存在,尿蛋白量一般在1-3g/d,血尿为肾小球源性血尿。
2.肾功能检查:早期肌酐清除率轻度下降,血肌酐、尿素氮可正常,随着病情进展,肌酐清除率进行性下降,血肌酐、尿素氮升高,不同年龄阶段的肾功能正常参考值不同,需根据年龄准确判断。
3.血清补体:血清C3一般正常,可与急性肾炎鉴别,急性肾炎血清C3是下降的。
4.其他检查:必要时可行肾活检病理检查,病理表现多样,常见为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膜性肾病等不同病理类型,不同病理类型对治疗反应和预后有一定影响。
总之,急慢性肾炎的诊断需综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甚至病理检查等多方面因素进行判断,不同人群在诊断过程中需充分考虑年龄、病史等因素的影响,以便准确诊断并制定合理的治疗和随访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