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盂肾炎患者验尿时尿液外观可能混浊,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红细胞可轻度升高,尿细菌学检查可发现大量致病菌,部分患者亚硝酸盐试验呈阳性,白细胞酯酶检测常呈阳性,这些指标变化分别从不同方面体现肾盂肾炎的炎症及感染情况,有助于肾盂肾炎的诊断。
一、尿液外观
肾盂肾炎患者验尿时尿液外观可能无明显特征性改变,部分患者尿液可呈混浊状,这是因为尿液中存在较多的白细胞、细菌等有形成分。例如,急性肾盂肾炎患者尿液混浊程度可能因病情严重程度不同而有所差异,严重时混浊度较高。
二、白细胞
1.指标情况
尿常规检查中白细胞计数会明显升高。正常尿液中白细胞计数较少,一般镜检白细胞<5个/高倍视野,而肾盂肾炎患者尿液中白细胞计数常>5个/高倍视野,甚至可达到数十个/高倍视野。这是因为肾盂肾炎是肾脏肾盂的炎症,炎症刺激导致大量白细胞聚集到泌尿系统以抵御感染。
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儿童肾盂肾炎时白细胞升高情况可能与成人相似,但儿童在检查时可能因不配合等因素影响结果判断,需要结合临床症状综合分析。女性由于尿道短等生理特点,更容易发生肾盂肾炎,验尿时白细胞升高的概率相对较高。
2.意义
白细胞升高是肾盂肾炎的重要炎症指标,提示泌尿系统存在感染性炎症反应,白细胞是人体免疫细胞,在对抗细菌等病原体的过程中聚集到感染部位。
三、红细胞
1.指标情况
部分肾盂肾炎患者尿液中红细胞可轻度升高,一般镜检红细胞<3个/高倍视野为正常,肾盂肾炎患者可能红细胞计数在3-10个/高倍视野左右,严重时可能更高。这是因为炎症累及肾脏组织,导致局部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红细胞渗出到尿液中。
不同年龄患者红细胞升高情况略有不同,老年肾盂肾炎患者由于肾功能可能存在一定程度减退,红细胞升高情况可能与年轻患者有所差异,但总体机制相似。女性肾盂肾炎患者红细胞升高原因与非女性患者无本质区别,都是炎症导致的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变。
2.意义
红细胞升高提示肾脏肾盂部位有炎症损伤,可能存在毛细血管的破坏等情况,是肾脏炎症的一种表现。
四、细菌
1.指标情况
尿细菌学检查可发现大量细菌。如果进行清洁中段尿培养,肾盂肾炎患者常可培养出致病菌,如大肠埃希菌等常见致病菌。这是因为细菌由尿道上行感染肾盂引起炎症,所以尿液中存在大量致病细菌。
对于儿童肾盂肾炎患者,细菌培养结果同样能发现相应的致病菌,儿童由于自身免疫力相对较低,更容易受到细菌感染引发肾盂肾炎,在验尿时细菌检出率也较高。女性肾盂肾炎患者由于尿道短等因素,细菌更容易侵入,所以尿细菌检查阳性率相对较高。
2.意义
尿中发现细菌是诊断肾盂肾炎的重要依据之一,明确了感染的病原体类型,有助于后续针对性的抗感染治疗。
五、亚硝酸盐
1.指标情况
部分肾盂肾炎患者亚硝酸盐试验可呈阳性。这是因为肠道细菌产生的硝酸盐在有细菌感染时,被细菌还原为亚硝酸盐。当泌尿系统存在细菌感染,尤其是肠杆菌科细菌感染时,亚硝酸盐试验易呈阳性,肾盂肾炎常由这类细菌感染引起,所以亚硝酸盐试验可能为阳性。
不同年龄患者亚硝酸盐试验阳性率略有差异,老年患者由于机体免疫力下降等因素,亚硝酸盐试验阳性率可能与年轻患者不同,但原理相同。女性肾盂肾炎患者亚硝酸盐试验阳性情况与其他女性患者无本质区别,都是基于细菌感染导致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的机制。
2.意义
亚硝酸盐试验阳性提示尿液中有细菌存在,且多为能将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的细菌感染,对肾盂肾炎的诊断有辅助意义。
六、白细胞酯酶
1.指标情况
白细胞酯酶检测常呈阳性。白细胞酯酶是白细胞中的一种酶,当尿液中白细胞增多时,白细胞酯酶释放到尿液中,使白细胞酯酶检测呈阳性。肾盂肾炎患者尿液中白细胞增多,所以白细胞酯酶检测多为阳性。
儿童肾盂肾炎患者白细胞酯酶阳性情况与成人相似,都是因为炎症导致白细胞增多释放白细胞酯酶。女性肾盂肾炎患者白细胞酯酶阳性率与其他女性患者一致,是炎症反应的体现。
2.意义
白细胞酯酶阳性提示尿液中有炎症细胞存在,辅助判断泌尿系统存在炎症,对肾盂肾炎的诊断有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