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吐是妊娠早期常见症状,约70%-80%孕妇会经历,6周左右开始、12周左右渐缓,可能由激素变化、嗅觉味觉敏感、个体差异等致,症状轻重不一,可通过饮食、环境、心理调整应对,高龄、有既往不良妊娠史、双胎或多胎妊娠等特殊人群孕吐需注意相应事项。
一、孕吐的定义与发生率
孕吐是妊娠早期常见的症状,指孕妇在妊娠期间出现的恶心、呕吐等反应。据统计,约70%-80%的孕妇会经历不同程度的孕吐,一般在妊娠6周左右开始出现,12周左右逐渐缓解,但也有部分孕妇孕吐会持续较长时间。
二、孕吐的可能原因
(一)激素变化因素
1.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水平升高是导致孕吐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究发现,hCG水平越高,孕妇发生孕吐的概率越大且症状可能越严重。在妊娠早期,hCG迅速升高,其可能通过刺激胃肠道,影响胃肠蠕动和消化功能,从而引发恶心、呕吐。
2.雌激素水平的变化也可能参与孕吐的发生。雌激素水平的波动会影响机体的代谢和神经系统功能,进而对胃肠道产生影响。
(二)嗅觉和味觉敏感因素
孕妇在孕期嗅觉和味觉往往变得更加敏感,一些平时不会引起不适的气味或食物味道可能会诱发孕吐。例如,烹饪时的油烟味、某些食物的特殊气味等都可能成为孕吐的触发因素。
(三)个体差异因素
不同孕妇之间存在个体差异,例如心理状态、遗传因素等。心理压力较大的孕妇可能更容易出现孕吐症状;某些遗传因素也可能使孕妇对妊娠相关的生理变化更为敏感,从而引发较严重的孕吐。另外,生活方式方面,如饮食习惯、作息规律等也可能有影响,长期饮食不规律的孕妇可能更易发生孕吐。
三、孕吐的症状表现
孕吐的症状轻重不一,轻者可能只是偶尔感到恶心,对日常生活影响较小;重者则会频繁出现剧烈呕吐,甚至无法进食进水,导致孕妇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体重下降等情况。呕吐物除了胃内容物外,严重时可能含有胆汁等。同时,孕妇可能还会伴有乏力、嗜睡等全身症状。
四、孕吐的应对措施
(一)饮食调整
1.少食多餐,将一日三餐改为每日5-6餐,每次进食量不宜过多。这样可以避免胃肠道过度充盈,减轻恶心、呕吐症状。例如,可以在两餐之间吃一些小零食,如饼干、面包干等。
2.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食用油腻、辛辣、刺激性强以及气味浓烈的食物。多吃一些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如米饭、面食等,碳水化合物有助于稳定血糖水平,可能缓解孕吐。同时,增加富含维生素B6的食物摄入,如香蕉、鸡肉、鱼肉等,有研究表明维生素B6可能对缓解孕吐有一定帮助。
(二)环境调整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减少不良气味对孕妇的刺激。可以经常开窗通风,或者使用空气净化器等。另外,孕妇可以选择自己感觉舒适的环境进行休息和活动,避免接触让自己感到不适的环境因素。
(三)心理调节
孕妇要注意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保持心情舒畅。可以通过听音乐、散步等方式缓解压力。家人也应该给予孕妇更多的关心和理解,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帮助孕妇减轻心理负担,因为心理压力过大可能会加重孕吐症状。
五、特殊人群孕吐的注意事项
(一)高龄孕妇
高龄孕妇发生孕吐时更要密切关注身体状况,因为高龄孕妇出现妊娠相关并发症的风险相对较高。如果孕吐严重导致脱水、体重下降明显等情况,需要及时就医,进行补液等治疗,以保证孕妇和胎儿的健康。同时,高龄孕妇在饮食和生活方式调整上可能需要更加谨慎和严格,遵循医生的个性化建议。
(二)有既往不良妊娠史的孕妇
这类孕妇发生孕吐时可能心理压力更大,需要家人和医生给予更多的心理支持。在应对孕吐时,除了常规的饮食、环境等调整外,要更加密切监测孕妇的营养状况和胎儿的情况,因为既往不良妊娠史可能提示存在一些潜在的妊娠风险,及时发现孕吐导致的营养缺乏等问题并进行干预。
(三)双胎或多胎妊娠孕妇
双胎或多胎妊娠孕妇发生孕吐的概率通常比单胎妊娠孕妇更高,症状也可能更严重。这类孕妇要特别注意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因为多胎妊娠需要更多的营养支持。如果孕吐严重,更要及时就医,可能需要通过静脉补液等方式来保证孕妇的营养和电解质平衡,以维持孕妇和多个胎儿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