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脂症有一般症状和与并发症相关症状,不同人群症状特点不同。一般症状包括黄色瘤、早发性角膜环、脂血症眼底改变;与并发症相关症状有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症状及其他器官受累症状;儿童青少年部分家族性高脂血症患儿可出现症状易被忽视;中老年人群并发症症状更明显且易与其他慢性疾病相互影响;女性绝经前后及妊娠时症状有差异;特殊病史人群如糖尿病、肾病患者高血脂症表现特殊且风险高。
黄色瘤:是由于含有脂质的组织细胞和巨噬细胞局限性聚集形成的瘤状隆起,其颜色可为黄色、橘黄色或棕红色,常见于眼睑周围,也可出现在肌腱、关节周围等部位。例如,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常较早出现眼睑黄色瘤,这是因为体内胆固醇代谢异常,过多的胆固醇沉积在皮肤组织中形成。
早发性角膜环:多见于40岁以下人群,表现为角膜边缘出现灰白色环,宽约1-2mm。这是由于血液中脂质浓度升高,沉积在角膜边缘所致。在一些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中较为常见,是血脂异常在眼部的一种典型表现。
脂血症眼底改变:是因为富含甘油三酯的大颗粒脂蛋白沉积在眼底小动脉上引起光折射所致,表现为视网膜血管颜色呈乳白色,背景呈灰暗色,就像在红色背景上有白色血柱。这种情况在严重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中较为常见,如家族性高乳糜微粒血症患者可能会出现此类眼底改变。
与并发症相关的症状
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症状:当高血脂症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时,根据受累动脉的不同会出现相应症状。若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会引起心绞痛、心肌梗死等,患者可出现胸痛、胸闷、心悸等症状,疼痛可放射至左肩、左臂等部位,严重时可出现呼吸困难、大汗淋漓等表现。例如,长期高血脂导致冠状动脉狭窄,心肌供血不足,就会引发心绞痛发作。如果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在脑动脉,可能导致脑供血不足,出现头晕、头痛、记忆力减退等症状,严重时可发生脑梗死,出现偏瘫、言语障碍、意识障碍等症状。
其他器官受累症状:肾脏受累时,可出现蛋白尿、水肿等表现,长期高血脂性肾病还可能导致肾功能减退。肝脏受累时,可能出现肝大,进而引起右上腹不适、隐痛等症状。外周血管受累时,可出现间歇性跛行,即行走一段距离后出现下肢疼痛、麻木,休息后可缓解,继续行走又可复发。
不同人群高血脂症症状特点
儿童青少年
部分家族性高脂血症患儿可能在儿童期就出现症状,如皮肤黄色瘤等。由于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高血脂对其血管等系统的损害可能在早期就逐渐显现,但由于儿童表述能力有限,可能仅表现为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一些非特异性症状,如易疲劳等,容易被忽视。所以对于有家族高脂血症遗传史的儿童,应定期进行血脂检测,以便早期发现异常。
中老年人群
中老年人群随着年龄增长,血管弹性下降等生理变化,高血脂症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等并发症的症状可能更为明显。例如,中老年高血脂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较高,出现心绞痛、脑梗死等症状的概率比年轻人更高。同时,中老年人群可能同时合并其他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这些疾病与高血脂相互影响,使得症状表现更加复杂,如高血压合并高血脂的患者,血压波动可能更为明显,且更容易出现心脑肾等靶器官的损害。
女性
女性在绝经前由于雌激素的保护作用,高血脂症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风险相对低于男性,但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风险逐渐接近男性。部分女性高血脂患者可能在围绝经期出现一些非特异性症状,如情绪波动、潮热等,同时血脂异常可能加重更年期综合征的表现。另外,女性在妊娠期间也可能出现血脂异常,表现为甘油三酯升高等情况,产后需要密切监测血脂,因为妊娠相关的血脂异常可能增加未来发生高血脂症及相关疾病的风险。
特殊病史人群
有糖尿病病史的患者,常合并高血脂,且血脂异常往往更为复杂,控制难度较大。糖尿病合并高血脂的患者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等并发症的风险更高,症状可能更早出现且更严重。例如,糖尿病合并高血脂的患者发生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概率较高,可能较早出现间歇性跛行等症状,且病情进展可能更快。有肾病病史的患者,由于肾脏功能受损,脂质代谢可能出现紊乱,高血脂症的表现可能与单纯高血脂患者有所不同,更容易出现蛋白尿等与肾脏相关的症状加重的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