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出血在临床表现上有呕血与黑便(胃内出血量较多时呕血,多呈暗红色或咖啡色,胃内出血量50-100ml时可出现黑便呈柏油样)以及头晕、乏力等全身症状(失血致脑供血不足致头晕,失血致身体缺氧致乏力);辅助检查方面胃镜可直接观察胃内出血病灶,血常规可体现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等变化及白细胞应激反应,粪便隐血试验能检测微量胃出血。
一、临床表现方面
(一)呕血与黑便
1.呕血:如果胃内出血量较多,血液经过胃酸作用后,可能会呕出暗红色或咖啡色样的物质。这是因为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胃酸发生反应,导致颜色改变。例如,当胃内积血达到250-300ml时,就可能引起呕血症状。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儿童胃出血相对少见,但一旦发生,呕血表现可能与成人相似,但儿童可能因耐受力差等因素,症状相对更明显。老年人胃出血时,呕血情况也可能出现,且由于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可能伴随其他并发症,使病情更复杂。
2.黑便:多数胃出血患者会出现黑便,黑便呈柏油样,这是因为血液在肠道内经过消化液作用,血红蛋白中的铁与肠道内硫化物结合形成硫化铁,使大便变黑。一般来说,胃内出血量在50-100ml时,就可能出现黑便。不同年龄人群黑便表现类似,但老年人由于可能存在肠道功能紊乱等情况,黑便的性状可能会稍有不同,例如有时可能更稀软等。
(二)头晕、乏力等全身症状
1.头晕:当胃出血导致失血,血容量减少,脑部供血不足时,就会出现头晕症状。如果是慢性小量胃出血,患者可能逐渐出现头晕,症状相对较轻且隐匿;而急性大量胃出血时,头晕症状会比较明显,可能伴有眼前发黑等表现。对于儿童,急性大量胃出血导致的头晕可能会影响其正常活动,如玩耍时突然出现站立不稳等情况;老年人本身可能存在脑供血不足的基础情况,胃出血引起的头晕可能会加重原有脑供血不足的症状,甚至导致跌倒等意外发生。
2.乏力:由于失血造成身体缺氧等情况,患者会感到全身乏力。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儿童,胃出血后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乏力。儿童可能表现为活动耐力下降,原本能跑能跳,现在活动后很快就疲倦;老年人则可能在日常活动,如行走短距离后就感觉极度乏力。
二、辅助检查方面
(一)胃镜检查
1.原理:胃镜检查是诊断胃出血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它可以直接观察胃黏膜的情况,能够发现胃内的溃疡、肿瘤、血管畸形等引起出血的病灶。例如,对于胃溃疡引起的出血,胃镜下可以看到溃疡面有活跃的出血点或者陈旧性的血迹。
2.不同人群的检查意义:儿童进行胃镜检查时,需要在麻醉等特殊准备下进行,通过胃镜可以准确找到胃出血的部位,对于儿童胃黏膜脱垂、先天性血管畸形等导致的出血能明确诊断;老年人进行胃镜检查时,要考虑其心肺功能等情况,提前做好相关评估,但胃镜检查对于明确老年患者胃内肿瘤、糜烂性胃炎等引起的出血至关重要。
(二)血常规检查
1.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等指标变化:胃出血后,血常规中血红蛋白浓度会降低,红细胞计数也会减少,这是因为失血导致血液中的有形成分减少。一般来说,急性大量胃出血时,血红蛋白下降速度较快;慢性小量胃出血时,血红蛋白呈逐渐下降趋势。对于儿童,血常规变化能反映失血程度,比如血红蛋白低于正常范围不同程度时,提示失血的严重程度不同;老年人本身可能有贫血的基础情况,胃出血会使贫血加重,通过血常规检查可以更清晰地了解其贫血的进展情况等。
2.白细胞计数变化:胃出血后,机体可能会出现应激反应,白细胞计数可能会升高。但如果是感染等其他因素引起的胃出血,白细胞升高可能更为明显。不同年龄人群白细胞计数变化的临床意义有所不同,儿童免疫系统相对不成熟,白细胞变化可能更敏感;老年人白细胞应激性升高可能不如年轻人明显,但仍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身体的应激状态。
(三)粪便隐血试验
1.原理:粪便隐血试验可以检测粪便中是否存在微量的血液。如果胃内出血量较少,没有出现呕血和黑便的情况,粪便隐血试验可能呈阳性。例如,每天胃内出血量在5ml以上时,粪便隐血试验就可能检测出阳性。对于不同年龄人群,粪便隐血试验阳性都需要引起重视,儿童如果出现粪便隐血试验阳性,要考虑是否有牛奶蛋白过敏等导致的胃黏膜损伤出血等情况;老年人则要警惕胃肠道肿瘤等引起的慢性小量出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