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动是胎儿在子宫内躯体活动冲击子宫壁被孕妇感知的现象,妊娠18-20周左右开始被感知,有特定出现时间和变化规律,可通过早中晚各计1小时胎动等方法计数,12小时胎动数30次以上正常,少于20次可能缺氧,少于10次缺氧严重,异常胎动可能因胎儿(如宫内缺氧等)或孕妇(如服药、不良生活方式、情绪波动等)因素引起,发现异常应左侧卧位休息,无改善及时就医,医生会据情况处理保障胎儿安全,孕妇要学会自我监测胎动。
一、胎动的定义
胎动是指胎儿在子宫内的躯体活动,当这种活动冲击到子宫壁时,孕妇可以感觉到。一般在妊娠18-20周左右,孕妇开始能感觉到胎动,初产妇可能感觉稍晚一些。
二、胎动的出现时间及变化规律
出现时间
妊娠早期:妊娠12周时,通过超声检查可以观察到胎儿有小幅度的肢体活动,但此时孕妇还无法感知到。
妊娠中期:妊娠18-20周左右,大部分孕妇开始能感觉到胎动,经产妇可能相对更早感觉到。
妊娠晚期:随着胎儿的长大,胎动的强度和频率会发生变化。一般在妊娠28周后,胎动逐渐趋于规律。
变化规律
一天中胎动有两个高峰时段,一般是在上午8-12时,胎动比较均匀;下午2-3时胎动最少;以后逐渐增加,晚上8-11时是胎动最活跃的时期。这与胎儿的觉醒周期以及孕妇的活动、情绪等因素有关。例如,孕妇进食后,血糖升高,胎儿获取的能量增加,可能会使胎动增加;孕妇休息时,注意力更集中在胎儿活动上,也可能觉得胎动更明显。
三、胎动的计数及意义
计数方法
孕妇可以采用早、中、晚各计数1小时胎动的方法,将3次计数的胎动数相加,再乘以4,就得到12小时的胎动数。正常情况下,12小时胎动数应在30次以上。例如,早、中、晚1小时的胎动数分别为5次、6次、7次,那么12小时胎动数就是(5+6+7)×4=72次,属于正常范围。
另外,也可以采用相对固定的时间进行胎动计数,比如每天固定在晚上8-10时计数1小时胎动。
意义
监测胎儿宫内状况:如果12小时胎动数少于20次,表明胎儿可能有宫内缺氧的情况;如果少于10次,则提示胎儿宫内缺氧严重,需要立即就医。例如,有研究表明,当胎儿宫内缺氧时,胎动会先出现频繁的改变,如胎动次数突然增多,之后逐渐减少,当12小时胎动数低于正常范围时,胎儿宫内缺氧的风险明显增加。对于有妊娠期糖尿病、高血压等合并症的孕妇,更要密切关注胎动情况,因为这些疾病可能会影响胎盘的血供,进而影响胎儿的氧供和营养供应,导致胎动异常。对于高龄孕妇,由于胎儿发生染色体异常或其他宫内异常的风险相对较高,胎动计数也是监测胎儿宫内状况的重要手段之一。
四、异常胎动的常见原因及应对
常见原因
胎儿因素:胎儿宫内缺氧是导致异常胎动的常见原因,可能是由于胎盘功能不全、脐带绕颈、脐带打结等原因引起。例如,脐带绕颈较为常见,约占妊娠的20%左右,当脐带绕颈过紧时,会影响胎儿的血液循环,导致胎儿缺氧,从而出现胎动异常。胎儿自身的畸形或神经系统发育异常也可能导致胎动异常,但相对较少见。
孕妇因素:孕妇服用某些药物可能会影响胎儿的活动,从而引起胎动异常。例如,孕妇服用镇静类药物,可能会通过胎盘影响胎儿,导致胎动减少。孕妇的不良生活方式也可能影响胎动,如孕妇过度吸烟、饮酒,烟草中的尼古丁和酒精都会通过胎盘影响胎儿,导致胎儿宫内环境不良,出现胎动异常。孕妇的情绪波动也会影响胎动,当孕妇处于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时,可能会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影响胎儿,导致胎动改变。比如孕妇长期处于高压状态下,可能会出现胎动频繁或减少的情况。
应对措施
当孕妇发现胎动异常时,首先要保持冷静,左侧卧位休息,因为左侧卧位可以改善子宫胎盘的血供。如果采取左侧卧位休息后,胎动仍无改善,应立即就医。医生会进行相关检查,如胎心监护、超声检查等,以明确胎儿的宫内状况。如果是由于脐带绕颈等原因导致的胎儿缺氧,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吸氧、改变孕妇体位等,必要时可能会建议终止妊娠以保障胎儿的安全。对于孕妇自身因素引起的胎动异常,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理,如调整药物、引导孕妇调整情绪和生活方式等。
总之,胎动是反映胎儿宫内状况的重要指标,孕妇要学会自我监测胎动,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就医,以保障胎儿的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