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炎需从多方面保养,饮食上根据肾功能调整蛋白质、钠盐、水分摄入;生活方式要保证休息活动、预防感染、控制血压;病情监测要定期查尿液和肾功能;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有各自保养注意事项,儿童要营养均衡等,老年要多科协作等。
一、饮食保养
1.蛋白质摄入:根据肾功能情况调整蛋白质摄入量,一般来说,轻度肾功能不全者,蛋白质摄入量控制在0.6-0.8g/(kg·d),优质蛋白(如鸡蛋、牛奶、瘦肉等)占比应达50%以上;中重度肾功能不全时,蛋白质摄入量需进一步限制,可降至0.4-0.6g/(kg·d)。因为过多蛋白质摄入会加重肾脏负担,而优质蛋白可在满足机体需要的同时减少含氮代谢废物产生。例如,体重60kg的轻度慢性肾炎患者,每日蛋白质摄入量约36-48g,其中优质蛋白占18-24g。
2.钠盐摄入:每日钠盐摄入量应控制在3g以下,避免食用咸菜、腌制品等高盐食物。高盐饮食会导致水钠潴留,加重水肿和高血压,对于慢性肾炎患者,尤其是伴有水肿或高血压的患者,严格限制钠盐摄入至关重要。比如,一个中等大小的盐勺约为2g,那么每日摄入钠盐量应不超过1.5勺。
3.水分摄入:根据尿量调整水分摄入,一般尿量在1000-1500ml/d时,水分摄入可基本与尿量相当;若存在水肿、少尿等情况,需严格限制水分摄入,每日水分摄入量为前一日尿量加500ml左右。因为水分摄入过多会加重水肿,而尿量过少时过多饮水会导致体内水潴留进一步加重。
二、生活方式保养
1.休息与活动:保证充足睡眠,成年人每日睡眠时间应不少于7-8小时。病情稳定时可适当进行轻度活动,如散步,每次15-30分钟,每周3-5次,但要避免劳累。劳累会使机体抵抗力下降,容易诱发感染,而感染是慢性肾炎加重的常见诱因。对于儿童患者,应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避免过度玩耍导致疲劳,学龄儿童每日休息时间应包括夜间睡眠9-11小时以及适当的午休时间。
2.预防感染: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保持居住环境清洁通风。尽量避免去人员密集的场所,在季节交替、气温变化大时,及时增减衣物。感染,尤其是上呼吸道感染,会使慢性肾炎病情复发或加重。例如,流感季节,慢性肾炎患者应尽量减少外出,如需外出可佩戴口罩。儿童患者由于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更要加强防护,家长要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饭前便后洗手等。
3.控制血压:定期监测血压,一般每日至少测量一次。高血压会加速肾功能恶化,慢性肾炎患者应将血压控制在130/80mmHg以下。可通过生活方式调整(如低盐饮食、适量运动等)和必要时的药物控制血压,但药物使用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自行用药。对于老年慢性肾炎患者,在控制血压时要注意缓慢降压,避免血压骤降导致心脑血管灌注不足等不良事件。
三、病情监测保养
1.尿液监测:定期留取尿液进行尿常规检查,观察尿蛋白、红细胞等指标变化。一般建议每月至少检查一次尿常规。通过尿液监测可以早期发现病情变化,如尿蛋白增多往往提示病情有活动迹象。儿童患者由于配合度可能较差,家长要协助留取合格的尿标本,以便准确监测病情。
2.肾功能监测:定期进行肾功能检查,包括血肌酐、尿素氮等指标,了解肾功能变化情况。一般每3-6个月检查一次。肾功能指标的变化是评估慢性肾炎病情进展的重要依据。对于患有慢性肾炎的孕妇等特殊人群,肾功能监测频率可能需要更频繁,因为妊娠会对肾脏功能产生一定影响,需要密切关注肾功能变化以保障母婴安全。
四、特殊人群保养注意事项
1.儿童慢性肾炎患者:除了遵循上述一般保养措施外,要特别注意营养均衡,保证生长发育所需营养。由于儿童处于生长阶段,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摄入需要在保证肾功能不受明显影响的前提下满足生长需求。同时,家长要密切关注儿童的尿量、水肿情况以及生长发育指标,如身高、体重等,及时与医生沟通病情变化。
2.老年慢性肾炎患者:老年患者常伴有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在保养时要更加注重多科协作治疗。要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在使用任何药物前都要咨询医生。同时,老年患者的肾功能减退往往更为隐匿,病情变化可能不易察觉,所以更要加强病情监测,包括肾功能、血压、电解质等指标的监测。在生活方式调整方面,要根据自身身体状况适度活动,避免因活动过度导致疲劳,同时要注意保暖,避免寒冷刺激诱发病情加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