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浅表性胃炎与慢性萎缩性胃炎在临床表现、胃镜及病理检查、血清学检查方面存在差异。临床表现上,慢性浅表性胃炎症状相对较轻且波动大,慢性萎缩性胃炎有非特异性消化不良症状外还可能有消瘦等表现且随病情进展有变化;胃镜下慢性浅表性胃炎黏膜充血等弥漫性分布,慢性萎缩性胃炎有黏膜色泽等改变且老年患者更明显;病理上慢性浅表性胃炎浅层固有腺体完整炎症细胞浸润浅层,慢性萎缩性胃炎有固有腺体萎缩等;血清学检查上慢性浅表性胃炎无特异性改变,慢性萎缩性胃炎有胃蛋白酶原等指标变化及自身免疫性萎缩性胃炎有相关抗体阳性等情况。
一、临床表现方面
慢性浅表性胃炎:多数患者可无明显症状,有症状者主要表现为上腹部隐痛、胀痛,疼痛无明显规律,部分患者可出现嗳气、反酸、恶心、呕吐等消化不良症状,症状相对较轻且波动较大,与饮食因素、精神因素等关系较密切,不同年龄、性别患者表现可能无显著特异性差异,生活方式如饮食不规律等可能诱发或加重症状,既往病史对其临床表现影响主要看既往胃部疾病史有无影响胃肠道功能等情况。
慢性萎缩性胃炎:除了有上腹部隐痛、胀满等非特异性消化不良症状外,还可能出现消瘦、贫血、舌炎、腹泻等表现,部分患者症状相对顽固,且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一些营养吸收障碍相关表现,不同年龄患者中,老年患者可能因机体功能衰退,症状表现可能更不典型,女性患者在激素水平变化等因素影响下,症状波动可能与月经周期等有一定关联,生活方式方面长期不良饮食习惯等对其影响更易导致病情进展,既往有胃部重大疾病史等情况可能使慢性萎缩性胃炎病情变化更复杂。
二、胃镜及病理检查方面
胃镜下表现
慢性浅表性胃炎:胃镜下可见黏膜充血、水肿,呈红白相间,以红相为主,表面可见渗出物,黏膜纹理尚清晰,病变多呈弥漫性分布,不同年龄患者胃镜下表现差异主要在于黏膜受损程度可能因机体修复能力不同而有差异,性别因素一般不影响胃镜下基本形态表现,生活方式中吸烟、酗酒等不良习惯可能加重黏膜充血等表现,既往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等病史者可能使胃炎表现更明显。
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镜下可见黏膜色泽变淡,呈灰白或灰黄色,黏膜下血管透见,皱襞变细平坦,黏液湖变薄,有时可见黏膜糜烂等情况,老年患者因胃黏膜萎缩相关的退行性变可能更易出现明显的黏膜下血管透见等表现,女性患者在一些特殊生理时期,胃镜下表现受激素影响相对较小,但整体形态特征与慢性浅表性胃炎有明显区别,生活方式中长期高盐饮食等会加速胃黏膜萎缩进程,既往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病史可能导致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特殊类型表现。
病理检查
慢性浅表性胃炎:病理表现为胃黏膜浅层固有腺体完整,炎症细胞主要浸润在黏膜浅层,以淋巴细胞、浆细胞为主,不同年龄患者病理上炎症细胞浸润程度可能因免疫功能状态不同而有差异,比如儿童患者免疫功能相对活跃,可能炎症细胞浸润相对更明显些,性别因素一般不影响病理细胞浸润的基本类型,生活方式中经常进食刺激性食物等会影响病理上炎症反应程度,既往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病理上常可见幽门螺杆菌定植情况。
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理表现为胃黏膜固有腺体萎缩,数量减少,可伴有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等,老年患者由于胃黏膜萎缩相关的腺体萎缩程度可能更重,肠上皮化生等发生率相对更高,女性患者在病理改变上与男性无本质差异,但自身免疫性萎缩性胃炎可能在女性中更易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联,生活方式中长期服用某些损伤胃黏膜药物等会加速固有腺体萎缩等病理改变进程,既往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史者病理上更易出现特殊的自身免疫相关的萎缩性胃炎表现。
三、血清学检查方面
慢性浅表性胃炎:一般血清学检查无特异性的标志性改变,部分患者可能因炎症反应有轻度的胃蛋白酶原等指标变化,但变化幅度较小,不同年龄患者血清学指标变化可能因机体代谢等不同而有差异,比如老年患者肝肾功能可能有一定减退,对血清学指标代谢清除等有影响,性别因素对血清学指标影响不大,生活方式中大量饮酒等可能导致血清中一些酶学等指标出现一过性变化,既往有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血清中可能有幽门螺杆菌抗体阳性等情况。
慢性萎缩性胃炎:血清学检查可能出现胃蛋白酶原Ⅰ、Ⅱ比值降低,胃泌素17水平变化等,老年患者因胃黏膜萎缩,胃蛋白酶原等分泌功能减退,血清学指标变化更明显,女性患者在自身免疫性萎缩性胃炎中可能出现抗壁细胞抗体、抗内因子抗体阳性等情况,生活方式中长期营养不良等会影响血清学指标反映的胃黏膜功能状态,既往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史者血清学检查更易出现相关自身抗体阳性等异常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