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A肾病伴轻度系膜增生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调整生活方式与饮食)、控制血压(选ACEI/ARB等药物)、减少尿蛋白(用相关药物)、定期监测(尿常规、肾功能、血压等),还有儿童和老年患者的特殊注意事项,需综合个体情况调整治疗及监测。
一、一般治疗
1.生活方式调整
休息与活动:对于IgA肾病伴轻度系膜增生的患者,应根据病情适当调整休息与活动。在病情活动期,需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而病情稳定后,可进行适当的有氧运动,如散步等,但要避免剧烈运动。这是因为过度劳累可能会加重肾脏的负担,影响病情恢复,而适当运动有助于增强机体免疫力,但需把握好度。
饮食管理:
蛋白质摄入:一般根据肾功能情况来调整蛋白质摄入量。若肾功能正常,蛋白质摄入量可维持在正常水平,约0.8-1.0g/(kg·d);若肾功能轻度受损,蛋白质摄入量可适当限制,约0.6-0.8g/(kg·d)。这样做是为了减轻肾脏的排泄负担,因为过多的蛋白质代谢产物会加重肾脏的滤过负担。
盐摄入:盐摄入量应限制在每天6g以下,若伴有水肿或高血压,盐摄入量应进一步限制至每天3g以下。高盐饮食会导致水钠潴留,加重水肿和高血压,而高血压又会进一步损害肾脏。
其他:还应注意控制磷的摄入,避免食用高磷食物,如动物内脏等,因为高磷血症也会对肾脏造成不良影响。同时,要保证热量的摄入,可选择碳水化合物等作为主要热量来源。
二、控制血压
1.降压药物选择: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这类药物不仅可以降低血压,还具有减少尿蛋白、保护肾功能的作用。对于IgA肾病伴轻度系膜增生的患者,尤其是伴有高血压和蛋白尿的患者,可首选ACEI或ARB。例如,贝那普利等ACEI类药物,缬沙坦等ARB类药物。它们通过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扩张出球小动脉,降低肾小球内压,从而减少尿蛋白,保护肾脏功能。
其他降压药物:若单一药物降压效果不佳,可考虑联合使用其他降压药物,如钙通道阻滞剂等。但具体的药物选择需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如年龄、肾功能、有无其他并发症等综合考虑。例如,对于老年患者,钙通道阻滞剂可能更适合,因为其对心率影响较小等特点。
三、减少尿蛋白
1.药物治疗:
除了上述的ACEI或ARB类药物外,对于尿蛋白较多的患者,可能还会根据病情使用糖皮质激素等药物。但糖皮质激素的使用需谨慎评估,其使用指征主要根据尿蛋白定量等情况。例如,若尿蛋白定量大于1g/d,可考虑在医生评估后使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等。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作用,可减少肾小球的炎症反应,从而减少尿蛋白,但使用过程中需密切监测药物的不良反应,如感染、骨质疏松等。
四、定期监测
1.病情监测项目
尿常规:定期检测尿常规,观察尿蛋白、红细胞等情况的变化,以便及时了解病情的进展。一般建议每1-3个月检测一次尿常规。
肾功能检查:包括血肌酐、尿素氮等指标,用于评估肾脏的滤过功能。血肌酐是反映肾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正常男性血肌酐范围约53-106μmol/L,女性约44-97μmol/L,尿素氮正常范围约3.2-7.1mmol/L。通过定期监测肾功能,可以及时发现肾功能的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血压监测:高血压是IgA肾病的重要并发症之一,也是影响肾功能的重要因素。患者应定期监测血压,一般每天至少测量一次血压,了解血压的控制情况,以便及时调整降压治疗方案。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儿童患IgA肾病伴轻度系膜增生时,在治疗上需更加谨慎。在药物选择方面,应避免使用可能对儿童肾功能有较大影响的药物。例如,在使用ACEI或ARB时,要密切关注儿童的肾功能和血钾变化,因为儿童的肾脏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对药物的代谢和排泄能力较弱。在饮食方面,要保证儿童的营养均衡,同时根据儿童的年龄和体重来调整蛋白质等营养素的摄入量,既要满足生长发育的需求,又不能加重肾脏负担。
2.老年患者:老年患者患IgA肾病伴轻度系膜增生时,常伴有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在治疗时,要综合考虑这些基础疾病对肾脏的影响以及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例如,在使用降压药物时,要选择对肾功能影响较小且不与其他基础疾病用药产生严重相互作用的药物。同时,老年患者的身体机能衰退,在监测病情时要更加细致,如监测肾功能时要注意其正常范围与年轻人有所不同,且要密切关注药物的不良反应,如糖皮质激素使用时,老年患者发生骨质疏松等不良反应的风险更高,需加强防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