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功能衰竭五期即尿毒症期,肾小球滤过率低于15ml/(min·1.73m2),肾脏结构严重破坏,有多方面严重表现,如代谢紊乱、各系统受累,治疗有肾脏替代治疗等,预后较差但规范治疗可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此阶段非常严重需及时规范治疗管理以改善预后和生活质量。
肾功能衰竭五期即尿毒症期,肾小球滤过率低于15ml/(min·1.73m2),肾脏结构严重破坏,有多方面严重表现,如代谢紊乱、各系统受累,治疗有肾脏替代治疗等,预后较差但规范治疗可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此阶段非常严重需及时规范治疗管理以改善预后和生活质量
一、肾功能衰竭五期的定义及病理特征
肾功能衰竭五期即尿毒症期,此时肾小球滤过率(GFR)低于15ml/(min·1.73m2),肾脏几乎失去了排泄代谢废物、调节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以及内分泌等主要功能。肾脏结构严重破坏,大量肾单位毁损,肾脏体积多缩小。
二、严重程度体现方面
代谢紊乱:
蛋白质、糖类、脂肪和维生素代谢紊乱:患者会出现蛋白质代谢产物蓄积,如尿素氮等升高,表现为乏力、消瘦等;糖类代谢异常可出现血糖调节紊乱;脂肪代谢紊乱可致高脂血症;维生素代谢障碍影响机体多种生理功能。对于儿童患者,会严重影响生长发育,因为蛋白质等营养物质代谢异常会阻碍身体组织的正常构建和功能维持;老年人则会进一步加重机体的衰弱,影响生活质量。
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水代谢失调可出现水肿或脱水,水肿严重时可导致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脱水则会引起血容量不足,影响脏器灌注;电解质紊乱常见高钾血症,可引起心律失常,甚至心脏骤停,低钠血症可导致恶心、呕吐、精神症状等,高磷血症和低钙血症可引起肾性骨病,表现为骨痛、骨折等;酸碱平衡失调多为代谢性酸中毒,患者可有深大呼吸、食欲不振、精神萎靡等表现。不同年龄人群对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的耐受和表现有所不同,儿童对电解质紊乱的耐受性相对较差,更易出现严重的神经精神症状;老年人本身各脏器功能衰退,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可能会加速心脑血管等重要脏器的损害。
各系统受累表现:
心血管系统:可出现高血压,长期高血压会加重心脏负担,导致左心室肥厚、心力衰竭;还可出现尿毒症性心肌病,表现为心律失常、心肌收缩力下降等。对于有基础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如老年冠心病患者,肾功能衰竭五期时心血管系统的并发症会进一步恶化病情,增加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
呼吸系统:可出现尿毒症肺炎,表现为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还可出现胸膜炎等。儿童患者呼吸系统受累可能会影响呼吸功能,导致呼吸急促等,影响生长发育过程中的氧气供应。
消化系统:常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口腔异味等,严重影响患者的营养摄入,导致营养不良进一步加重。老年人本身消化功能就有所减退,肾功能衰竭五期时消化系统的症状会使营养状况雪上加霜,影响整体健康。
血液系统:主要表现为贫血,患者会出现面色苍白、乏力、头晕等,还可出现出血倾向,如皮肤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等。儿童贫血会影响生长发育和智力发育;老年人贫血会加重心脑血管缺血缺氧的情况。
神经系统:出现尿毒症脑病,表现为头痛、记忆力减退、烦躁不安、抽搐、昏迷等。不同年龄段患者神经系统受累的表现和预后不同,儿童神经系统发育尚未成熟,尿毒症脑病对其智力和神经功能的影响更为严重;老年人则可能加速认知功能衰退等。
内分泌失调:可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样症状、性腺功能减退等。对于育龄期的女性患者,肾功能衰竭五期会影响生殖内分泌,导致月经紊乱、不孕等;老年患者内分泌失调会进一步加重机体的衰老相关表现。
三、治疗及预后情况
治疗方面:主要治疗方法包括肾脏替代治疗(血液透析、腹膜透析、肾移植)以及针对并发症的对症治疗。血液透析需要定期到医院进行,对患者的生活方式有较大影响;腹膜透析需要患者在家中进行操作,需要注意腹腔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肾移植是较为理想的治疗方式,但存在供体短缺、排斥反应等问题。不同年龄患者在治疗方式的选择和实施上有不同的考虑,儿童肾移植需要考虑免疫抑制方案的选择以及对生长发育的影响;老年人肾移植则要综合评估其身体状况和手术耐受性等。
预后方面:肾功能衰竭五期患者的预后较差,未经有效治疗的患者生存期较短。但通过规范的肾脏替代治疗等,部分患者可以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然而,无论是哪种治疗方式,都需要长期的医疗管理和患者的积极配合。
总之,肾功能衰竭五期是非常严重的阶段,对患者的各个系统都有广泛且严重的影响,需要及时、规范地进行治疗和管理,以最大程度地改善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