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a肾病部分患者可进展至尿毒症,其影响因素包括病理类型(重病理类型风险高)、临床指标(大量蛋白尿、高血压、肾功能基线差易进展)、治疗情况(不规范或治疗反应差加速恶化),儿童患者部分病情轻可稳定,部分重或反应差会进展,中老年患者因合并基础病及自身肾功能自然减退风险高,通过多措施可延缓病情进展降低尿毒症风险。
一、影响iga肾病进展至尿毒症的因素
1.病理类型
iga肾病的病理表现多样,若病理类型较重,如伴有大量肾小球硬化、间质纤维化等情况,进展至尿毒症的风险相对较高。例如,国际上常用的牛津分型中,系膜细胞增生(M)、毛细血管内增生(E)、节段性硬化(S)、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T)等指标中,多项不良指标存在时,病情进展更易趋向尿毒症。从年龄角度看,儿童患者病理表现相对可能较轻,但也不能一概而论,需结合具体病理特征判断;中老年患者若病理损伤重,进展速度可能更快。
性别方面,目前尚无明确证据表明男女在iga肾病进展至尿毒症的概率上有显著差异,但女性在妊娠等特殊生理时期,若iga肾病病情不稳定,可能会影响病情进展,增加进展至尿毒症的风险。
2.临床指标
蛋白尿程度:大量蛋白尿(24小时尿蛋白定量>3.5g)持续不缓解的患者,肾脏损伤进展较快。长期大量蛋白尿会加重肾小球内高压、高滤过,进一步损伤肾小球及肾小管间质,加速肾功能恶化。生活方式上,长期高蛋白饮食会加重蛋白尿情况,不利于病情控制,所以患者需注意低盐、优质低蛋白饮食。对于儿童患者,大量蛋白尿可能影响其生长发育,同时也会加快肾病进展;中老年患者大量蛋白尿则会加速肾功能向尿毒症方向发展。
血压水平:高血压会加重肾小球硬化和肾间质纤维化,导致肾功能恶化。控制不佳的高血压是iga肾病进展至尿毒症的重要危险因素。比如,血压持续高于140/90mmHg,就会对肾脏血管和肾单位产生持续损害。不同年龄患者对血压控制目标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儿童患者血压控制目标相对更严格,应尽量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中老年患者血压控制目标通常为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但若合并糖尿病等情况,血压控制目标更严格,需<130/80mmHg。
肾功能基线水平:初始肾功能不全(血肌酐升高,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的患者,较肾功能正常的患者更易进展至尿毒症。例如,血肌酐超过133μmol/L时,肾脏已处于一定程度的损伤状态,后续病情发展可能更快。儿童患者初始肾功能异常时,因其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肾脏的代偿能力相对有限,进展速度可能相对较快;中老年患者本身肾功能随年龄有自然减退趋势,若初始就有肾功能不全,加上iga肾病的影响,更容易向尿毒症方向发展。
3.治疗情况
是否规范治疗:早期规范治疗,如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类药物控制血压、减少蛋白尿等,可延缓病情进展。反之,若患者未遵医嘱规范治疗,随意增减药物或停药等,会导致病情反复,加速肾功能恶化。不同年龄患者规范治疗的依从性有所不同,儿童患者可能需要家长更好地监督其治疗依从性;中老年患者可能因自身对疾病认识不足等原因影响依从性,需加强健康宣教提高依从性。
对治疗的反应:对药物治疗反应不佳的患者,如使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后蛋白尿仍持续大量存在、肾功能持续恶化,进展至尿毒症的可能性增大。例如,部分患者使用激素冲击治疗后,蛋白尿减少不明显,病情持续活动,肾脏损伤不断加重。
二、从不同人群角度看iga肾病进展至尿毒症的情况
1.儿童患者
儿童iga肾病患者中,部分病情相对较轻,经规范治疗后可长期稳定,不发展至尿毒症。但也有一些儿童患者病理损伤较重或对治疗反应差,病情会逐渐进展。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肾脏的修复和代偿能力相对较弱,若iga肾病控制不佳,可能会影响其身高、体重等生长指标,同时增加进展至尿毒症的风险。家长需密切关注儿童患者的病情变化,严格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定期带孩子复查肾功能、尿常规等指标。
2.中老年患者
中老年患者往往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这些基础疾病与iga肾病相互影响,加速肾功能恶化。中老年患者本身肾功能随年龄增长有自然减退趋势,iga肾病会进一步加重这种减退,所以进展至尿毒症的风险相对较高。中老年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要更加注重基础疾病的控制,如严格控制血压、血糖等,同时定期监测肾功能,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总之,iga肾病患者存在进展至尿毒症的可能性,但通过早期明确病理类型、密切监测临床指标、规范治疗以及根据不同人群特点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等,可以延缓病情进展,降低发展至尿毒症的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