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脑梗塞如何诊断

来源:民福康

诊断多发性脑梗塞需从病史采集、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多方面综合评估。病史采集要了解一般情况(包括基本信息、生活方式、既往病史)和神经系统症状;体格检查包括神经系统检查(肢体运动、感觉、反射、颅神经检查)和其他系统检查(血压、心脏检查);辅助检查有影像学检查(头颅CT、MRI、DSA)和实验室检查(血液常规、生化检查如血糖、血脂、肝肾功能、凝血功能等),特殊人群需细致谨慎,兼顾基础疾病影响。

一、病史采集

1.一般情况

了解患者的基本信息,包括年龄、性别等。不同年龄阶段多发性脑梗塞的危险因素可能不同,例如老年人血管弹性下降、存在动脉粥样硬化等基础疾病的概率较高;性别方面,男性和女性在某些危险因素的发生率上可能有差异,如高血压等疾病的发病情况。同时要询问患者的生活方式,如是否有长期吸烟、大量饮酒的习惯,吸烟会损伤血管内皮,增加血液黏稠度,饮酒过量可能导致血压升高等,这些因素都与多发性脑梗塞的发生密切相关;还要了解患者的既往病史,是否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基础疾病,这些疾病都是多发性脑梗塞的重要危险因素。高血压会使血管承受过高压力,容易导致血管损伤和斑块形成;糖尿病会引起代谢紊乱,影响血管内皮功能;高脂血症会使血液中脂质沉积在血管壁,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

2.神经系统症状

详细询问患者出现的神经系统相关症状,如是否有肢体无力、麻木,一般来说,脑梗塞导致的肢体无力可能是突然发生的,且多为一侧肢体受累,麻木也可能伴随肢体无力出现;是否有言语不利,包括说话不清、表达困难等;是否有吞咽困难、视物模糊、头晕、头痛等症状,这些症状都是多发性脑梗塞可能出现的神经系统表现,不同的症状提示梗塞累及的部位可能不同。

二、体格检查

1.神经系统检查

肢体运动功能:检查患者四肢的肌力、肌张力。通过让患者做抬举、握持等动作来评估肌力,正常肌力为5级,若肌力下降则提示可能存在脑梗塞导致的运动功能障碍。同时观察肌张力,肌张力增高或降低都可能与脑部病变有关。

感觉功能:检查患者的痛觉、触觉、位置觉等感觉情况,感觉减退或异常提示可能有感觉传导通路受累。

反射检查:包括腱反射、病理反射等。如巴氏征等病理反射阳性提示锥体束受损,常见于脑梗塞患者。

颅神经检查:检查眼球运动、面部感觉、咀嚼运动、吞咽反射等颅神经相关功能,了解是否存在颅神经受累情况,因为脑梗塞可能累及不同的颅神经,导致相应的功能障碍。

2.其他系统检查

进行血压测量,高血压是多发性脑梗塞的重要危险因素,需了解患者血压水平;检查心脏情况,如听诊心率、心律等,因为心脏疾病可能是脑梗塞的栓子来源,如心房颤动等心律失常可导致心源性栓子脱落,进而引起脑梗塞。

三、辅助检查

1.影像学检查

头颅CT:是初步筛查多发性脑梗塞的常用方法。发病早期头颅CT可能无明显异常,但一般在发病24-48小时后,可显示低密度的梗塞灶,能帮助排除脑出血等其他疾病。不过对于一些小的梗塞灶可能显示不够清晰。

头颅MRI:对脑梗塞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在发病早期就能发现脑梗塞病灶,尤其是DWI(弥散加权成像)序列,可在发病数小时内detect到缺血病变,能更早、更准确地诊断多发性脑梗塞,还能清晰显示梗塞灶的部位、大小、数量等情况。

脑血管造影(DSA):可明确脑血管的形态、有无狭窄、闭塞及侧支循环情况,是诊断脑血管病变的“金标准”,对于明确多发性脑梗塞的血管病因有重要意义。但该检查是有创检查,存在一定风险。

2.实验室检查

血液常规:了解患者的血常规情况,如白细胞计数等,若白细胞升高可能提示有感染等情况,感染也是脑梗塞的诱发因素之一。

生化检查

血糖:检测血糖水平,了解患者是否有糖尿病或高血糖情况,高血糖会加重脑梗塞的病情。

血脂:包括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血脂异常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与多发性脑梗塞的发生密切相关。

肝肾功能:评估患者的肝肾功能情况,因为一些治疗脑梗塞的药物可能通过肝肾代谢,了解肝肾功能有助于合理用药。

凝血功能:检查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等指标,了解患者的凝血状态,凝血功能异常可能导致血栓形成或出血风险增加,对于多发性脑梗塞的治疗和预防有重要指导意义。

通过以上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等多方面的综合评估,才能准确诊断多发性脑梗塞。对于特殊人群,如老年人,由于其身体机能下降,各项检查需要更加细致谨慎;对于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的患者,在诊断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这些基础疾病对检查结果和病情判断的影响,并且在后续的治疗和管理中要兼顾基础疾病的控制。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血脂异常
血脂异常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代谢疾病,是由于体内脂蛋白代谢异常引起的,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甘油三酯升高、总胆固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等。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多发性脑梗塞严不严重
任毅 副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多发性脑梗塞一般指多发性脑梗死,多发性脑梗死是否严重,应该结合具体情况分析。 若患者的身体抵抗力较好,梗死面积较小,梗死部位为非功能区域。患病后积极治疗,逐渐减少梗死灶,促使病情康复,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此时正常情况下并不严重。若患者的身体抵抗力较差,梗死面积较大,梗死部位为功能区域。患病后未及时治
多发性脑梗塞如何预防
黄世敬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三甲
多发性脑梗塞是指多发性脑梗死,该病的预防方法包括合理膳食、加强锻炼、控制原发病等。 1、合理膳食 人们平时应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注重膳食的多样化,但是不适合进食过量高盐、高糖和高脂肪的食物,也不适合吸烟酗酒。 2、加强锻炼 人们应该多进行体育锻炼,例如太极、游泳、瑜伽等,将体重控制在稳定合理的范围
多发性脑梗塞不治有什么后遗症吗
黄世敬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三甲
多发性脑梗塞即多发性脑梗死,多发性脑梗死不治可能会出现口眼歪斜、吞咽障碍、大小便失禁等后遗症。 1.口眼歪斜 发病后长时间不治疗通常会导致脑组织异常坏死,此时支配面部神经的血管便会受损,通常会出现口眼歪斜的表现。 2.吞咽障碍 当脑梗死持续存在时,通常会影响支配咽喉肌肉的迷走神经、舌咽神经受累,此时
多发性脑梗塞的病因
黄世敬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三甲
多发性脑梗塞一般指多发性脑梗死,与大动脉粥样硬化、心源性栓塞、小动脉闭塞等因素有关。 1、大动脉粥样硬化 如果脑部多条大动脉发生粥样硬化,会影响局部的血液循环,从而形成多个缺血性病灶,诱发疾病。 2、心源性栓塞 如果患者本身存在心房颤动、感染性心内膜炎、心肌梗死等疾病,心功能出现障碍时也会影响脑部的
多发性脑梗塞如何诊断
黄世敬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三甲
多发性脑梗塞是指多发性脑梗死,该病的诊断方法包括脑部CT、脑部核磁共振成像、脑血管造影等。 1、脑部CT CT属于临床上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手段,能够直接观察脑部的情况,判断有没有梗死及梗死的部位、数量等。 2、脑部核磁共振成像 该检查能够弥补CT检查时对个别病灶显示不良的缺陷,能够观察较大的闭塞血管,
多发性脑梗塞的病因是什么
黄世敬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三甲
多发性脑梗塞指的是多发性脑梗死,此疾病的出现可能是血栓形成、动脉栓塞、低灌注等原因导致。 1.血栓形成 对于本身患有大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容易导致血小板黏附、聚积,增加血栓形成的可能性,从而出现管腔闭塞,引起多发性脑梗死。 2.动脉栓塞 部分患者如果是出现栓子脱落,可能会导致远端血管堵塞,从而造成多
多发性脑梗塞日常护理方法
黄世敬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三甲
多发性脑梗塞一般指多发性脑梗死,日常护理方法包括调整饮食、规律作息、监测病情等。 1、调整饮食 患者应该以低盐、低脂肪和低糖的食物为主,维持蛋白质、维生素C和氨基酸等营养物质的摄入,还需要远离烟酒。 2、规律作息 患者需要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保持充足的睡眠,不适合经常熬夜。 3、监测病情 患者需要配
为什么多发性脑梗塞会神经死亡
黄世敬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三甲
脑梗塞即脑梗死,多发性脑梗死引起神经死亡一般与局部血液供应不足有关。 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疾病长时间发展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脑部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脑部组织及神经供血不足可导致脑梗死,患者由于脑神经部位缺血、缺氧,可能会引起脑神经死亡。脑神经死亡影响肢体活动功能、语言功能等,可能会出现偏瘫、语言不
什么是多发性脑梗塞
黄世敬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三甲
多发性脑梗塞一般指多发性脑梗死,是指脑梗死的病灶数量在2个及以上。 多发性脑梗死属于缺血性脑血管病,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血管内出现斑块后会导致血管过分狭窄,影响脑部的血液循环,最终引起该病,大部分患者发病时可能会出现感觉障碍、肌张力增高、失语或者精神活动障碍等不舒服的症状。 患者出现疑似多发性脑梗死
多发性脑梗塞还能治吗
黄世敬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三甲
多发性脑梗塞指的是多发性脑梗死,一般可以进行治疗。 多发性脑梗死是动脉栓塞引起的多处脑组织缺血、坏死,可以在早期进行溶栓治疗,还可以进行抗凝治疗、改善微循环治疗、降血压、降血糖治疗等,能够减少后遗症,改善预后情况,降低复发率。此外患者还可以进行康复治疗,能够减轻神经功能障碍,缓解偏瘫、感觉障碍等症状
脑梗塞的后遗症有哪些?
赵晓东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脑梗塞主要会出现以下几个方面的后遗症:第一、肢体运动功能的后遗症,也就是出现不可恢复的偏瘫或者是偏侧肢体的无力、行走不稳、站立不稳等症状。第二、感觉系统方面的症状,患者出现持续的偏身的感觉障碍,持续的偏身、面部的感觉减退、麻木或者疼痛。第三、语言功能受损的表现,患者出现持续的语言表达的障碍,想说说不清或者不能听懂别人的话,也不能正确表达自
腔隙性脑梗塞多发性脑梗塞有什么区别
邢岩 主任医师
航空总医院 三级
腔隙性脑梗塞和多发性脑梗塞都是脑梗塞,腔隙性只是指病灶比较小,直径一般不超过15mm,就是叫小的梗死或者是叫微小的梗死。多发性的脑梗死实际上它也包括了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还包括一些大面积脑梗死,主要是从病灶的大小,病灶的多发来区分一些概念,实际上都是脑梗死,只是它病灶的大小或者堵塞的一些数量不同而已。多发性腔梗叫多发性脑梗死,多发性脑梗死
脑梗塞患者要长期吃药吗
刘佳 主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三甲
脑梗塞患者需要长期吃药,因为脑梗塞的患者最长期的治疗就是二级预防,所谓二级预防就是已经发生过脑梗的患者通过药物长期使用来避免今后再次脑梗的复发。二级预防的方案包括抗血小板药物,包括阿司匹林为代表的这类药物以及他汀类的治疗。他汀类治疗作用有两个,一个是降低血脂,维持血脂在合理范围;另一个就是对抗血管动脉硬化,防止血管进一步的变细,同时起到稳
脑梗塞后遗症的表现
卫建华 副主任医师
淮安市中医院 三甲
脑梗塞是最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一部分人群会出现明显的并发症,主要临床表现有以下几方面。第一、认知功能障碍,就是反应迟缓、计算力下降、定向力下降,并且熟悉的人不认识了,熟悉的路也找不到了。第二、言语、吞咽功能障碍啊,就是出现表达不清、理解障碍、口水呛咳。第三、运动功能障碍,比如步态不稳、步态异常、行走姿势异常或者是手部精细功能丧失。第四、还有
脑梗塞后遗症治疗
卫建华 副主任医师
淮安市中医院 三甲
一般来说,脑梗塞会遗留不同程度、不同类型的后遗症状,需要根据不同症状、不同时期,采取针对性的康复治疗。如果发病后出现言语、吞咽以及运动功能障碍,可以前往医院在专门治疗师指导下做相应的言语训练、吞咽训练、理疗以及运动功能训练,从而改善相关症状。另外,部分患者在医院结束治疗以后,可以在家庭或者社区做康复治疗。比如在小区里面借助相关设备做一些步
丘脑脑梗塞会导致植物人吗
胡勇 主任医师
淮安市中医院 三甲
丘脑脑梗塞一般不会变成植物人。丘脑梗塞临床表现有对侧肢体轻度乏力、活动不利,最主要的是对侧肢体感觉障碍,例如痛觉及温度觉减退,甚至有的表现为感觉异常、异常疼痛。部分患者可以表现出认知减退、记忆力及反应障碍。如果是双侧丘脑梗塞可能会出现意识不清,严重时会导致植物人。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