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盂肾炎的检查包括尿液、血液、影像学及其他检查。尿液检查可见白细胞、红细胞、尿蛋白、细菌尿等;血液检查急性期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CRP、PCT升高;超声可观察肾脏形态、肾盂肾盏情况;IVP在慢性肾盂肾炎时可见肾盏变形等;CT可发现肾脏脓肿等;膀胱输尿管反流检查对反复肾盂肾炎儿童必要;肾活检在不典型等情况时辅助诊断。特殊人群检查有注意事项。
一、尿液检查
1.尿常规
白细胞:肾盂肾炎患者尿常规中白细胞计数通常会升高,若尿沉渣镜检白细胞>5个/高倍视野,提示有尿路感染可能,而肾盂肾炎属于上尿路感染,白细胞升高更为明显,这是因为炎症刺激导致尿道及肾盂等部位的白细胞聚集。
红细胞:部分患者可能出现镜下血尿,红细胞数量一般较少,但也有少数严重病例红细胞数量会相对增多,这是由于炎症累及泌尿系统黏膜,导致黏膜小血管破裂出血。
尿蛋白:一般为少量蛋白尿,24小时尿蛋白定量多<2g,若尿蛋白量较多,需进一步排查是否合并其他肾脏疾病。
细菌尿:清洁中段尿细菌培养可发现细菌,若细菌计数>10CFU/ml,有诊断意义,这是因为肾盂肾炎是细菌感染引起的上尿路感染,细菌在泌尿系统内繁殖。
2.尿白细胞分类:尿白细胞分类中,中性粒细胞增多提示急性炎症,对于判断肾盂肾炎的炎症性质有一定帮助,因为中性粒细胞是急性炎症反应中的主要炎症细胞。
二、血液检查
1.血常规
白细胞:急性期血常规常表现为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升高,这是机体对感染的免疫反应,白细胞中的中性粒细胞被募集到感染部位参与抗感染过程。例如,研究表明肾盂肾炎患者在急性发作时,白细胞计数可升高至(10-30)×10/L,中性粒细胞比例可>80%。
C-反应蛋白(CRP):CRP会明显升高,CRP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感染发生时迅速升高,其升高程度与感染的严重程度相关,可用于评估肾盂肾炎的病情活动度。一般来说,CRP>10mg/L提示存在炎症反应,肾盂肾炎患者CRP常可升高至数十甚至更高。
降钙素原(PCT):PCT在细菌感染时会升高,肾盂肾炎为细菌感染性疾病,PCT水平可升高,且PCT水平有助于鉴别细菌感染和非细菌感染,对于判断肾盂肾炎的感染类型及严重程度有一定参考价值。
三、影像学检查
1.超声检查
肾脏形态:可观察肾脏的大小、形态,急性肾盂肾炎时肾脏大小可能正常或轻度增大,慢性肾盂肾炎患者肾脏可出现双侧或单侧缩小,皮质变薄等改变,通过超声检查可以初步了解肾脏的大体结构情况。
肾盂肾盏情况:能发现肾盂肾盏有无扩张、积水等情况,肾盂肾炎可能导致肾盂肾盏黏膜水肿、狭窄等,超声可显示相应的肾盂肾盏改变,帮助判断是否存在上尿路梗阻等情况,因为上尿路梗阻可能会加重肾盂肾炎的病情或导致肾盂肾炎反复发作。
2.静脉肾盂造影(IVP)
在慢性肾盂肾炎时,可发现肾盏变形、缩窄,肾脏表面凹凸不平,双侧肾脏大小不等,这是由于慢性炎症反复刺激导致肾脏结构重塑。对于一些不典型的肾盂肾炎患者,IVP有助于明确肾脏的形态学改变,从而辅助诊断肾盂肾炎,但在急性肾盂肾炎发作期一般不首选IVP,因为可能会加重肾脏的炎症反应或导致造影剂相关的肾损伤等。
3.CT检查
对于一些复杂的肾盂肾炎情况,如怀疑有肾脏脓肿等并发症时,CT检查可以更清晰地显示肾脏实质内是否有脓肿形成,表现为肾脏内局限性的低密度影,边界不清等,有助于明确诊断并指导治疗。CT对于肾脏病变的分辨率较高,能够更准确地判断肾脏的病变范围和性质。
四、其他检查
1.膀胱输尿管反流检查
对于反复发生肾盂肾炎的儿童患者,膀胱输尿管反流检查很有必要。通过排尿性膀胱尿道造影等方法,可检测是否存在膀胱输尿管反流,因为膀胱输尿管反流会使尿液从膀胱逆流至肾盂,从而导致肾盂肾炎反复感染。例如,在儿童肾盂肾炎患者中,约有1/3存在膀胱输尿管反流,通过该检查可以明确病因,指导进一步的治疗和预防复发。
2.肾活检
一般情况下肾盂肾炎不需要肾活检,但在一些不典型病例,如临床表现不典型,或怀疑合并其他肾脏疾病时,肾活检可以明确肾脏组织的病理改变,有助于鉴别诊断。肾活检可观察肾脏间质、肾小管等部位的炎症细胞浸润情况等,对于明确肾盂肾炎的病理类型和病情严重程度有一定帮助,但属于有创检查,需严格掌握适应证。
特殊人群方面,儿童肾盂肾炎患者在检查时需注意检查的耐受性,儿童可能对尿液采集等操作配合度较低,要耐心安抚。老年人肾盂肾炎患者在进行血液检查时,要注意其肝肾功能可能减退对检查结果的影响,例如老年人肾功能减退时,血肌酐等指标的变化可能不典型,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对于妊娠期肾盂肾炎患者,影像学检查要尽量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方法,如优先选择超声检查,避免不必要的X线相关检查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