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肿瘤常见皮肤肿块(有不同形态和生长速度,儿童皮肤肿瘤需关注)、颜色改变(如黑色素瘤色素不均匀等,血管肉瘤有血管相关颜色)、溃疡形成(生长过快或坏死致溃疡,老年人溃疡难愈);不同类型皮肤肿瘤有特殊症状,基底细胞癌好发曝光部位、有多种典型表现,鳞状细胞癌多在慢性损伤部位、有特定症状特点,黑色素瘤可用ABCDE法则判断;皮肤肿瘤还伴随瘙痒(部分肿瘤致,影响生活质量)、出血(肿瘤致,反复出血可致贫血,影响儿童生长发育),临床需综合判断,发现皮肤异常及时就医。
形态特征:皮肤肿瘤常表现为异常的肿块,可呈结节状、菜花状、溃疡状等不同形态。例如基底细胞癌多表现为结节状或溃疡型,结节型基底细胞癌初始为小结节,表面可见毛细血管扩张,随后结节缓慢增大,可形成溃疡;溃疡型基底细胞癌则是在结节基础上出现溃疡,边缘卷起。鳞状细胞癌可表现为菜花状肿块,边缘不规则,底部高低不平。
生长速度:不同皮肤肿瘤生长速度有差异,有些生长较为缓慢,如一些基底细胞癌可能数月甚至数年才会有较明显变化;而有些生长较快,例如某些恶性程度较高的皮肤肿瘤,可能在短时间内迅速增大。对于儿童皮肤肿瘤,家长需尤其关注肿块的生长变化情况,因为儿童皮肤肿瘤的性质可能与成人有所不同,如儿童纤维瘤病相关肿块可能有其独特的生长特点。
颜色改变
色素变化:皮肤肿瘤可能出现颜色改变,如黑色素瘤通常表现为色素不均匀、边界不规则的斑片或肿块,颜色可呈黑色、棕色、灰色等多种颜色混合,并且可能在短时间内颜色发生变化,如迅速变黑、变深等。而一些良性皮肤肿瘤如色素痣,一般颜色相对均匀,边界清晰。对于有皮肤色素痣的人群,尤其是儿童和青少年,若发现色素痣颜色、大小、边界等发生异常改变,需警惕黑色素瘤的可能。
血管相关颜色:血管肉瘤可能表现为红色或紫红色的斑块或结节,因为血管肉瘤是由异常增生的血管内皮细胞组成,所以病变部位常呈现与血管相关的颜色改变。
溃疡形成
原因及表现:皮肤肿瘤若生长过快或发生坏死等情况,容易形成溃疡。例如皮肤鳞癌,当肿瘤细胞不断增殖,中心部分可能因缺血、缺氧而发生坏死,进而形成溃疡,溃疡表面常有脓性分泌物,边缘隆起。基底细胞癌也可形成溃疡,其溃疡边缘较硬,呈堤状。对于老年人群,皮肤肿瘤形成溃疡后愈合较为困难,需要特别关注局部皮肤情况,因为老年人皮肤修复能力相对较弱,溃疡可能会长期不愈,增加感染等风险。
不同类型皮肤肿瘤的特殊症状
基底细胞癌
好发部位:多见于头面部等曝光部位,如鼻梁、眼周、颊部等。这与长期紫外线照射有关,因为紫外线是基底细胞癌的重要诱因之一。长期户外工作、频繁接受日光暴晒的人群,如农民、渔民等,患基底细胞癌的风险相对较高。
典型表现:除了结节溃疡型外,还有表浅型等,表浅型基底细胞癌表现为边界清楚的红斑状鳞屑性斑片,表面可有结痂,缓慢向周围扩大,边缘有珍珠样小结节。
鳞状细胞癌
好发因素:多发生于有慢性皮肤损伤部位,如慢性溃疡、烧伤疤痕、放射性皮炎等部位。长期接触化学物质如砷剂等也可增加鳞状细胞癌的发病风险。对于有皮肤慢性损伤病史的人群,如曾经有过严重烧伤且疤痕长期不愈的患者,需要定期监测皮肤情况,警惕鳞状细胞癌的发生。
症状特点:常表现为在慢性损伤部位出现疣状或斑块状病变,逐渐增大,可形成溃疡,伴有脓性分泌物,易出血。
黑色素瘤
ABCDE法则:A(Asymmetry)表示不对称,即痣的一半与另一半看起来不对称;B(Borderirregularity)表示边界不规则,边缘不整齐或有锯齿状等;C(Colorvariegation)表示颜色多样,包含多种颜色如黑、棕、红、白等;D(Diameter)表示直径大于6mm,当然这不是绝对的,直径较小的黑色素瘤也可能是恶性的;E(Evolution)表示变化,指痣在短时间内出现大小、形状、颜色等的变化。对于儿童黑色素瘤,由于儿童皮肤薄,黑色素瘤可能更容易发生转移,且家长往往容易忽视儿童皮肤的细微变化,所以需要格外注意儿童皮肤新出现的色素性病变。
皮肤肿瘤伴随症状
瘙痒
发生机制:部分皮肤肿瘤可能伴有瘙痒症状,其机制可能与肿瘤细胞释放某些生物活性物质刺激神经末梢有关。例如一些皮肤T细胞淋巴瘤患者可能会出现皮肤瘙痒,瘙痒程度可轻可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老年皮肤肿瘤患者,瘙痒可能会加重其焦虑情绪,因为瘙痒难以忍受时会影响睡眠等。
出血
情况及影响:皮肤肿瘤由于肿瘤组织血管丰富或发生溃疡等原因,容易出现出血现象。如前面提到的鳞状细胞癌形成溃疡后易出血,黑色素瘤也可能出现出血情况。反复出血可能导致患者贫血,尤其是慢性出血的情况下,对于儿童皮肤肿瘤患者,慢性出血可能会影响其生长发育,因为儿童处于生长阶段,需要充足的血液供应来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总之,皮肤肿瘤的症状多种多样,不同类型的皮肤肿瘤有其各自的特点,在临床诊断中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以及相关检查结果等进行准确判断。对于发现皮肤异常肿块、颜色改变、溃疡等情况的人群,应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检查以明确诊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