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炎患者在饮食上要根据肾功能调整蛋白质摄入、严格限盐,无明显水肿少尿时水分摄入基本正常,有水肿少尿则需限水;生活起居要保证充足休息、避免劳累,注意个人卫生保暖预防感染;病情监测要定期监测血压(合并高血压者控制在130/80mmHg以下)和尿液(包括尿常规、尿蛋白定量等),及时了解病情变化调整治疗。
一、饮食方面
1.蛋白质摄入:
对于慢性肾炎患者,应根据肾功能情况合理调整蛋白质摄入。一般来说,肾小球滤过率(GFR)正常的慢性肾炎患者,蛋白质摄入量可维持在正常水平,约0.8-1.0g/(kg·d);当GFR下降时,需适当限制蛋白质摄入,一般控制在0.6-0.8g/(kg·d),且以优质蛋白为主,如鸡蛋、牛奶、瘦肉等优质蛋白,因为优质蛋白含必需氨基酸丰富,生物利用率高,能在满足机体营养需求的同时,相对减少含非必需氨基酸的植物蛋白摄入,减轻肾脏负担。儿童慢性肾炎患者,在保证生长发育营养需求的前提下,也要根据肾功能调整蛋白质摄入,通常优质蛋白占比应更高,因为儿童处于生长阶段,对蛋白质质量要求更严格。女性慢性肾炎患者若有妊娠计划,需提前咨询医生调整蛋白质摄入,以保证孕期母体和胎儿营养及肾脏负担在可耐受范围。
2.盐分摄入:
慢性肾炎患者通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水肿和高血压,所以要严格限制盐分摄入,每日盐摄入量应控制在3g以下。减少腌制食品、咸菜、酱菜等含钠高的食物摄入。因为高盐饮食会导致水钠潴留,加重水肿,升高血压,不利于病情控制。例如,一份普通的咸菜含钠量就很高,长期大量食用会明显增加肾脏排泄钠的负担。儿童慢性肾炎患者由于肾脏浓缩功能相对较弱,更要注意低盐饮食,避免因盐摄入过多导致水肿加重,影响病情恢复。女性慢性肾炎患者在月经周期等特殊时期,身体对盐分的代谢可能会有一定变化,但仍需坚持低盐饮食原则。
3.水分摄入:
若慢性肾炎患者没有明显水肿和少尿情况,水分摄入可基本与常人相同;若存在水肿、少尿,则需限制水分摄入,一般根据前一天尿量加上500ml左右来控制水分摄入。因为过多水分摄入会加重水肿,加重肾脏排泄负担。例如,前一天尿量是500ml,那么当天水分摄入总量控制在1000ml左右。儿童慢性肾炎患者由于肾脏调节功能不完善,更要严格遵循水分摄入原则,避免因水分摄入不当导致水肿难以消退。老年慢性肾炎患者肾脏功能本身有所减退,对水分的调节能力下降,所以在水分摄入上要更加谨慎,根据自身具体情况严格把控。
二、生活起居方面
1.休息与活动:
慢性肾炎患者要保证充足的休息,避免过度劳累。急性期应卧床休息,以减少机体耗氧量,减轻肾脏负担,一般卧床休息2-4周左右,待病情好转、水肿消退、血压正常后可逐渐增加活动量。例如,晨起后可进行轻度的散步等活动,每次15-30分钟,逐渐根据身体状况增加活动时间和强度。儿童慢性肾炎患者在急性期需要更多的休息时间来促进身体恢复,家长要注意安排好孩子的作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剧烈运动。女性慢性肾炎患者在月经期间身体相对虚弱,要适当增加休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导致病情波动。老年慢性肾炎患者身体机能下降,休息更为重要,活动量应根据自身耐受程度来调整,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
2.预防感染:
慢性肾炎患者抵抗力相对较低,容易发生感染,而感染又会加重病情。所以要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皮肤清洁,勤换衣物;注意保暖,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预防呼吸道感染等。例如,在流感高发季节,尽量避免去人员密集场所,如需外出可佩戴口罩。儿童慢性肾炎患者由于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善,更要注意预防感染,家长要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等。女性慢性肾炎患者在孕期等特殊时期,免疫力可能会进一步下降,要特别注意预防感染,避免因感染影响自身和胎儿健康。老年慢性肾炎患者要注意室内通风,保持居住环境清洁,降低感染风险。
三、病情监测方面
1.血压监测:
慢性肾炎患者要定期监测血压,一般建议每天早晚各测量一次血压。因为高血压会加重肾脏损害,所以将血压控制在目标范围内非常重要。对于慢性肾炎合并高血压的患者,血压应控制在130/80mmHg以下。如果血压控制不佳,要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儿童慢性肾炎患者血压监测也不容忽视,由于儿童血压正常范围与成人不同,要密切关注其血压变化,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女性慢性肾炎患者在月经周期、孕期等特殊时期,血压可能会有波动,更要加强监测。老年慢性肾炎患者血压波动相对较大,要更加频繁地监测血压,以便及时发现血压异常并采取措施。
2.尿液监测:
患者要定期留取尿液进行检查,包括尿常规、尿蛋白定量等。通过尿液监测可以了解尿蛋白情况、有无血尿等,从而评估病情变化。例如,定期检查尿蛋白定量能反映肾脏的受损程度和治疗效果。儿童慢性肾炎患者尿液监测同样关键,家长要协助留取尿液标本,确保检查结果准确,以便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女性慢性肾炎患者在孕期等特殊时期,尿液情况可能会发生变化,要增加尿液监测的频率。老年慢性肾炎患者由于肾脏功能减退,尿液变化可能不典型,更要重视尿液监测,早期发现病情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