晕厥是大脑短暂性缺血、缺氧引起的短暂性、自限性意识丧失的临床综合征,常见原因有血管迷走性、心源性、脑源性、直立性低血压性等,有前驱、发作、恢复后等临床表现,诊断需详细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预防要针对不同原因采取措施,发作时要平卧、保持呼吸通畅等,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人、女性有各自注意事项。
一、晕厥的定义
晕厥是一种临床综合征,是由于大脑短暂性缺血、缺氧引起的短暂性、自限性意识丧失,发作时患者不能保持正常姿势,可自行恢复。
二、晕厥的常见原因
1.血管迷走性晕厥
发生机制:多由情绪紧张、疼痛、恐惧、长时间站立等因素诱发,当这些因素刺激时,会引起体内迷走神经兴奋,导致心脏跳动减慢、外周血管扩张,进而使血压下降、脑供血不足,引发晕厥。例如,在看到流血等紧张场景时可能诱发。
人群特点:各个年龄段均可发生,青少年相对较为常见,女性发生概率可能略高于男性,常与生活中的应激事件相关。
2.心源性晕厥
发生机制:由心脏疾病导致心输出量急剧减少或心脏停搏,引起脑缺血而发生晕厥。常见于严重心律失常(如快速性心律失常、缓慢性心律失常)、心脏瓣膜病、冠心病心肌梗死等情况。比如,严重的房室传导阻滞会使心脏的有效泵血减少,导致脑部供血不足。
人群特点:多见于有基础心脏疾病的人群,年龄较大且有心脏病病史者风险更高,男性和女性均可发生,但有基础心脏病的人群中性别差异可能因具体疾病而异。
3.脑源性晕厥
发生机制:脑部血管病变导致脑供血不足引起晕厥,如脑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血管狭窄、脑动脉炎、脑动脉瘤等。例如,脑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管腔变窄,血流减少,影响脑部血液供应。
人群特点:多见于中老年人,有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的人群更易发生,男性和女性患病风险与基础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分布相关。
4.直立性低血压性晕厥
发生机制:从卧位或坐位突然站起时,血压急剧下降,导致脑供血不足而引起晕厥。这是因为人体从卧位突然转变为直立位时,重力作用使血液淤积在下肢血管,静脉回流减少,心输出量降低,血压下降。
人群特点:老年人、长期卧床者、服用某些降压药或镇静催眠药的人群更容易出现,男性和女性均可发生,但老年人中发生概率相对较高。
三、晕厥的临床表现
1.前驱症状:部分患者在晕厥前会有头晕、视物模糊、面色苍白、出汗、恶心、腹部不适等前驱表现。例如,血管迷走性晕厥前可能先出现面色苍白、出汗等情况。
2.晕厥发作时:突然出现意识丧失、摔倒,肌肉松弛,脉搏细弱,血压下降等。发作持续时间一般较短,数秒至数分钟不等。
3.恢复后表现:患者清醒后可能有乏力、嗜睡、头痛等不适,一般可在短时间内恢复正常,但部分人可能会有短时间的身体虚弱。
四、晕厥的诊断方法
1.详细病史采集
了解晕厥发作的诱因,如是否在站立、情绪激动等情况下发生;发作时的伴随症状,如有无胸痛、心悸、头痛等;既往病史,是否有心脏病、脑血管病、内分泌疾病等。例如,询问患者是否有高血压病史,这对于判断是否为脑源性或血压相关的晕厥有重要意义。
对于儿童患者,要了解出生史、生长发育情况等,排查先天性心脏等疾病导致的晕厥。
2.体格检查
测量卧位和站立位的血压,了解是否存在直立性低血压。
进行心脏听诊,检查心率、心律是否正常,有无心脏杂音等,有助于发现心源性晕厥的相关体征。
进行神经系统检查,了解神经系统有无异常体征,辅助判断脑源性晕厥。
3.辅助检查
心电图:可记录心脏电活动,有助于发现心律失常等心脏疾病导致的晕厥。如动态心电图可长时间监测心脏电活动,发现短暂发作的心律失常。
超声心动图:观察心脏结构和功能,对于心脏瓣膜病、心肌病等心源性晕厥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头颅CT或MRI:有助于排查脑部血管病变等脑源性晕厥的原因。
倾斜试验:主要用于诊断血管迷走性晕厥,通过特殊的体位改变和药物激发,诱发晕厥发作,辅助诊断。
五、晕厥的预防与处理
1.预防措施
对于血管迷走性晕厥患者,要避免诱因,如避免长时间站立、情绪过度波动等;站立起身时要缓慢,防止直立性低血压。
心源性晕厥患者要积极治疗基础心脏疾病,按医嘱服药,定期复查心脏情况。
脑源性晕厥患者要控制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如积极控制血压、血脂、血糖,戒烟限酒等。
2.发作时的处理
立即将患者平卧,头低脚高,以增加脑部供血。
解开患者领口、腰带等束缚部位,保持呼吸通畅。
如果患者有呼吸、心跳停止,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并拨打急救电话。
六、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晕厥相对较少见,但也要重视。对于儿童晕厥,要详细询问出生史、生长发育情况,排查先天性心脏病等疾病。在日常生活中,要避免让儿童受到过度惊吓等可能诱发晕厥的因素。如果儿童反复出现晕厥,要及时就医进行全面检查。
2.老年人:老年人是晕厥的高发人群,由于老年人多有基础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病等,且身体机能下降。在预防方面,要特别注意体位变化时的速度,缓慢起身;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基础疾病;家属要注意观察老年人的身体状况,一旦发生晕厥,要正确进行现场急救并及时送医。
3.女性:女性在月经期、妊娠期等特殊时期可能因激素变化等因素影响,增加晕厥的风险。例如,妊娠期女性由于血容量变化等可能出现直立性低血压相关的晕厥。女性在这些特殊时期要注意自身身体状况的变化,避免长时间站立等可能诱发晕厥的行为,如有不适及时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