萎缩性胃炎与胃溃疡在定义、发病部位、病因、临床表现、胃镜及病理表现、治疗原则均有区别,萎缩性胃炎病变在胃黏膜层,病因有Hp感染、饮食习惯等,症状无特异性,胃镜见胃黏膜色淡等,治疗针对病因、对症及定期随访;胃溃疡发病部位主要在胃黏膜层胃角和胃窦小弯处,病因有Hp感染、药物等,有周期性上腹痛等症状,胃镜见溃疡多圆形等,治疗需根除Hp、抑酸、保护胃黏膜及去除诱因等。
一、定义与发病部位
萎缩性胃炎:是胃黏膜上皮和腺体萎缩,数目减少,胃黏膜变薄,或伴幽门腺化生和肠腺化生,或有不典型增生的一种慢性胃部疾病。病变部位主要在胃黏膜层。
胃溃疡:是胃黏膜被胃酸和胃蛋白酶消化后形成的慢性溃疡。发病部位主要在胃的黏膜层,多发生在胃角和胃窦小弯处。
二、病因差异
萎缩性胃炎:
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最主要的病因,约50%-80%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存在Hp感染,Hp感染后引发的炎症持续损伤胃黏膜,可导致胃黏膜萎缩。
饮食习惯:长期食用辛辣、腌制、烟熏食物,以及高盐饮食等,会对胃黏膜产生慢性刺激,增加萎缩性胃炎的发病风险。例如,长期大量摄入腌制食品,其中的亚硝酸盐等成分可能损伤胃黏膜。
年龄因素:随着年龄增长,胃黏膜功能逐渐减退,萎缩性胃炎的发生率逐渐升高,老年人相对更易患萎缩性胃炎。
自身免疫:自身免疫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体内存在针对胃壁细胞或内因子的自身抗体,导致胃体黏膜萎缩,多见于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
胃溃疡:
Hp感染:同样是重要病因,Hp感染破坏胃黏膜屏障,使胃酸等容易损伤胃黏膜,从而引发溃疡。约70%-90%的胃溃疡患者存在Hp感染。
药物因素: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这类药物会抑制环氧合酶-1,减少胃黏膜前列腺素的合成,削弱胃黏膜的保护作用,易导致胃溃疡。
胃酸分泌过多:胃酸分泌过多是溃疡发生的重要原因,当胃酸分泌超过胃黏膜的防御能力时,会消化胃黏膜形成溃疡。比如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多存在胃酸分泌亢进,但部分胃溃疡患者也存在胃酸分泌异常。
遗传因素:部分胃溃疡患者有遗传易感性,某些遗传因素可能影响胃黏膜的修复和防御功能。
精神因素:长期精神紧张、焦虑等,会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影响胃的分泌、运动等功能,导致胃溃疡发生,尤其在生活节奏快、压力大的人群中更常见。
三、临床表现区别
萎缩性胃炎:
症状: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有症状者主要表现为上腹部隐痛、胀满、嗳气,食欲不振,或消瘦、贫血等。症状无特异性,且轻重与病变程度有时并不完全一致。例如,轻度萎缩性胃炎患者可能仅偶尔出现上腹部不适,而重度萎缩性胃炎患者可能有较明显的消化不良症状。
年龄与性别差异:老年人患萎缩性胃炎时症状可能更不典型,女性与男性在发病率上无显著的绝对差异,但不同生活方式下女性可能因特殊的饮食或精神因素等有不同的发病表现,如长期节食减肥的女性可能因营养不良等增加萎缩性胃炎风险。
胃溃疡:
症状:主要症状为周期性上腹部疼痛,疼痛性质可为钝痛、胀痛、灼痛或剧痛等,具有周期性发作的特点,发作期与缓解期交替,疼痛多在餐后1小时内出现,经1-2小时后缓解,下次进餐又重复出现。还可能伴有反酸、嗳气、恶心、呕吐等症状。
年龄与性别差异:各年龄段均可发病,但中老年较多见。在性别上,无明显绝对差异,但不同生活方式下有不同表现,如男性若长期吸烟、饮酒,可能增加胃溃疡发病风险;女性在特殊生理期或精神压力下,溃疡发作可能更频繁。
四、胃镜及病理表现不同
萎缩性胃炎:
胃镜表现:胃黏膜颜色变淡,呈灰色或灰黄色,黏膜下血管透见,皱襞变细平坦,黏液变薄,有时可伴有出血点或糜烂。
病理表现:胃黏膜固有腺体萎缩,数量减少,可伴有肠上皮化生、幽门腺化生等。根据萎缩程度分为轻、中、重三度;肠上皮化生又可分为小肠型和大肠型,大肠型肠上皮化生与胃癌的发生关系更密切。
胃溃疡:
胃镜表现:溃疡多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一般小于2cm,边缘整齐,底部平坦,覆盖有灰白色或灰黄色苔膜,周围黏膜充血、水肿,有时可见皱襞向溃疡集中。
病理表现:主要是黏膜层的炎性缺损,病理检查可区分良性溃疡和恶性溃疡,良性溃疡的病理表现为溃疡底部由炎性渗出物、坏死组织等覆盖,周围黏膜有炎症细胞浸润等。
五、治疗原则区别
萎缩性胃炎:
针对病因治疗:如Hp感染引起的萎缩性胃炎需进行Hp根除治疗,常用方案为质子泵抑制剂+两种抗生素+铋剂的四联疗法。
对症治疗:对于有消化不良症状的患者,可使用胃黏膜保护剂(如硫糖铝)、促胃肠动力药(如多潘立酮)等缓解症状。
定期随访:因为萎缩性胃炎有一定癌变风险,尤其是伴有肠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的患者,需定期进行胃镜及病理复查,一般建议每年或每半年复查一次。年龄较大、有长期萎缩性胃炎病史的患者更要密切随访。
胃溃疡:
根除Hp:如有Hp感染,同样需进行Hp根除治疗,方案同萎缩性胃炎的Hp根除方案。
抑制胃酸分泌: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等)或H受体拮抗剂(如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抑制胃酸分泌,促进溃疡愈合,一般需要治疗4-8周。
胃黏膜保护:可使用铋剂(如枸橼酸铋钾)等保护胃黏膜。
去除诱因:避免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等损伤胃黏膜的药物,调整饮食习惯,保持心情舒畅等。对于有严重并发症(如大出血、穿孔等)的胃溃疡患者,可能需要手术治疗,老年患者手术风险相对较高,需谨慎评估。
总之,萎缩性胃炎和胃溃疡在定义、病因、临床表现、胃镜及病理表现、治疗原则等方面均有区别,临床医生需通过详细的病史采集、胃镜检查及病理分析等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和监测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