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性高血压的检查包括血液、尿液、影像学及肾动脉造影等方面。血液检查可查肾功能指标(血肌酐、尿素氮、肾小球滤过率)和电解质(血钾、血钠);尿液检查有尿常规(蛋白尿、红细胞、管型)和24小时尿蛋白定量;影像学检查有超声(肾脏超声、其他超声相关)和CT(CT血管造影、肾脏CT平扫);肾动脉造影是诊断肾动脉狭窄的“金标准”,不同人群检查有相应注意事项。
一、血液检查
1.肾功能指标
血肌酐(Scr):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在肾性高血压患者中,肾功能受损时血肌酐水平可能升高。例如,慢性肾脏病患者随着病情进展,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血肌酐会逐渐超出正常范围(男性约53-106μmol/L,女性约44-97μmol/L),血肌酐升高提示肾脏排泄代谢废物能力下降,可能与肾性高血压的病程发展相关。
尿素氮(BUN):也是评估肾功能的指标之一,正常成人空腹尿素氮为3.2-7.1mmol/L,肾性高血压伴有肾功能损害时,尿素氮可升高,因为肾脏对尿素的排泄功能减退。
肾小球滤过率(GFR):通过公式计算(如CKD-EPI公式等),GFR下降是肾性高血压的重要病理生理基础之一,GFR降低意味着肾脏清除体内多余水分、电解质和代谢废物的能力减弱,进而影响血压调节,正常成年人GFR应大于90ml/(min·1.73m2),GFR下降到60ml/(min·1.73m2)以下时提示存在慢性肾脏病。
2.电解质
血钾:肾性高血压患者若存在肾功能不全,可能出现血钾异常。如慢性肾衰竭时,肾脏排钾减少,可导致高钾血症,血钾正常范围是3.5-5.5mmol/L,高钾血症可引起心律失常等严重并发症,同时也可能参与血压的调节,影响血管的收缩等功能。
血钠:肾脏对钠的排泄异常也常见于肾性高血压相关的肾脏疾病。例如,某些肾小球疾病可能导致钠水潴留,此时血钠可能在正常低限或正常范围,但如果出现低钠血症(血钠<135mmol/L),可能与肾脏对钠的重吸收障碍等因素有关,低钠血症也会影响血压的稳定。
二、尿液检查
1.尿常规
蛋白尿:肾性高血压患者常伴有蛋白尿,通过尿常规可初步检测尿蛋白情况。正常尿液中蛋白质含量极微,24小时尿蛋白定量应小于0.15g,若24小时尿蛋白定量超过0.15g,提示存在蛋白尿,常见于肾小球疾病等肾性高血压相关的肾脏病变,蛋白尿的出现反映了肾小球滤过膜的损伤,导致蛋白质漏出到尿液中。
红细胞:尿中红细胞增多提示可能存在肾小球源性血尿,常见于肾炎等肾性高血压相关的肾脏疾病。正常尿液中红细胞数<3个/高倍视野,当红细胞数增多时,可能是由于肾小球基底膜断裂等原因,红细胞从肾小球滤过进入尿液。
管型:如出现红细胞管型、颗粒管型等,对肾性高血压相关肾脏疾病的诊断有提示意义。红细胞管型常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等,颗粒管型可见于慢性肾小球肾炎等,管型的出现反映了肾脏实质有损伤,尿液有形成分在肾小管等部位聚集形成管型。
2.24小时尿蛋白定量
准确测量24小时尿液中蛋白质的含量,能更精确地评估蛋白尿的程度。对于肾性高血压患者,24小时尿蛋白定量有助于判断肾脏病变的严重程度和治疗效果。例如,24小时尿蛋白定量在0.5-1.0g之间可能提示轻度蛋白尿,1.0-3.5g之间为中度蛋白尿,大于3.5g则为大量蛋白尿,大量蛋白尿常见于肾病综合征等较严重的肾性相关肾脏疾病。
三、影像学检查
1.超声检查
肾脏超声:可以观察肾脏的大小、形态、结构等。肾性高血压患者中,如多囊肾患者肾脏体积增大,有多个囊肿形成;慢性肾脏病患者可能出现肾脏体积缩小、皮质变薄等改变。通过超声检查还能发现肾脏血管的情况,如肾动脉是否存在狭窄等,肾动脉狭窄是引起肾性高血压的常见原因之一,超声可初步筛查肾动脉狭窄,观察肾动脉的内径、血流情况等。正常肾脏长约10-12cm,宽约5-6cm,厚约3-4cm,超声检查方便、无创,可作为肾性高血压检查的初步影像学手段。
其他超声相关检查:对于儿童肾性高血压患者,超声检查可以避免放射性损伤,更适合儿童的检查需求。通过超声监测肾脏的发育情况等,对于儿童肾性高血压的病因诊断有重要意义,比如先天性肾脏发育异常等情况可通过超声发现。
2.CT检查
CT血管造影(CTA):能够清晰显示肾动脉及其分支的形态,对于诊断肾动脉狭窄等血管性肾性高血压有很高的价值。可以明确肾动脉狭窄的部位、程度等,为进一步的治疗提供依据。例如,能发现肾动脉主干或分支的狭窄病变,帮助医生判断是否需要进行血管介入等治疗。对于不同年龄的肾性高血压患者,CTA检查都有一定的应用,但需要考虑辐射剂量问题,对于儿童等对辐射敏感的人群,要权衡检查的必要性和辐射风险。
肾脏CT平扫:可以了解肾脏的形态、结构,有无占位性病变等。例如,肾脏肿瘤等占位性病变可能引起肾性高血压,通过肾脏CT平扫能发现肾脏的占位情况,有助于明确肾性高血压的病因。
四、肾动脉造影
1.检查意义
肾动脉造影是诊断肾动脉狭窄的“金标准”。它可以直接观察肾动脉的形态、狭窄的部位和程度等。对于临床高度怀疑肾动脉狭窄导致的肾性高血压患者,肾动脉造影是必要的检查手段。通过肾动脉造影,医生能清晰看到肾动脉的血管走行,判断狭窄是先天性的、动脉粥样硬化性的还是其他原因引起的,从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如是否适合进行血管成形术等。
2.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对于老年肾性高血压患者,进行肾动脉造影时要注意评估心肾功能等基础情况,因为造影剂可能对肾脏功能有一定影响,要确保患者能够耐受造影剂的使用。对于儿童肾性高血压患者,肾动脉造影属于有创检查,一般在其他无创检查高度怀疑肾动脉狭窄且病情需要时才考虑进行,要充分权衡利弊,并且在检查前后要密切监测儿童的生命体征等情况,确保儿童的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