晕厥的原因包括心源性、血管舒缩障碍性、脑源性及其他原因引起的。心源性晕厥与心律失常(快速性和缓慢性)、器质性心脏病(瓣膜性心脏病、心肌病)有关;血管舒缩障碍性晕厥包括单纯性晕厥(多见于年轻体弱女性,由诱因致血管迷走反射)和体位性低血压性晕厥(与体位改变、药物等有关);脑源性晕厥涉及脑血管疾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动脉粥样硬化)和脑部占位性病变;其他原因有血液成分异常(低血糖性、贫血性晕厥)等,不同原因及人群表现和机制有差异。
一、心源性晕厥
1.心律失常
快速性心律失常:如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等。研究表明,某些快速性心律失常可导致心脏输出量急剧减少,引起脑供血不足,从而引发晕厥。例如,室性心动过速时,心室率过快,心脏不能有效地充盈和射血,使得脑部得不到足够的血液供应,进而出现晕厥症状。不同年龄人群中,心律失常导致晕厥的机制类似,但儿童和青少年的心律失常病因可能与先天性心脏结构异常等因素有关,而成人则更多与后天的心脏病变相关。
缓慢性心律失常:如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高度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等。这类心律失常会使心脏的起搏和传导功能异常,心率过慢,心输出量降低,脑部灌注不足,导致晕厥发生。对于老年人来说,由于心脏传导系统的退行性变,更容易出现缓慢性心律失常相关的晕厥;而年轻人出现缓慢性心律失常可能与先天性心脏传导系统异常或某些心脏疾病的早期表现有关。
2.器质性心脏病
瓣膜性心脏病:如主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瓣狭窄会使左心室射血受阻,心输出量减少,当运动或情绪激动等情况下,机体对血液的需求增加,而心脏不能相应增加输出量,就会导致脑供血不足引发晕厥。不同性别中,女性患某些瓣膜性心脏病的表现可能与男性有所不同,但本质上都是因为心脏瓣膜结构和功能异常影响心脏泵血功能。在有基础心脏病史的人群中,瓣膜性心脏病导致晕厥的风险更高,需要密切关注心脏瓣膜的情况。
心肌病:包括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等。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脏扩大,心肌收缩功能减退,心输出量下降;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心室壁增厚,尤其是室间隔肥厚时,可导致左心室流出道梗阻,影响心脏射血,从而引发晕厥。对于有心肌病家族史的人群,更应警惕晕厥可能由心肌病引起,不同年龄的心肌病患者,其病情进展和表现可能有所差异,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评估。
二、血管舒缩障碍性晕厥
1.单纯性晕厥(血管迷走性晕厥)
多见于年轻体弱的女性,常由情绪紧张、疼痛、恐惧、见血、创伤、剧烈咳嗽、排尿等诱因引起。当受到这些诱因刺激时,人体会发生血管迷走反射,导致外周血管扩张,回心血量减少,心输出量降低,脑供血不足而发生晕厥。其发生机制与自主神经功能失调有关,年轻人尤其是年轻女性由于自主神经调节功能尚未完全稳定,更容易在上述诱因下发生单纯性晕厥。在生活方式方面,长期精神压力大、过度疲劳等可能增加血管迷走性晕厥的发生风险。
2.体位性低血压性晕厥
当从卧位、坐位或蹲位突然站起时,由于重力作用,血液淤积在下肢,导致回心血量减少,血压突然下降,脑供血不足而引起晕厥。老年人由于血管弹性减退,自主神经功能调节能力下降,更容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性晕厥。此外,服用某些药物(如降压药、镇静催眠药等)、患有内分泌疾病(如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等也可导致体位性低血压,增加晕厥的发生几率。在特殊人群中,如老年人在起床、站立等体位改变时应缓慢进行,以减少体位性低血压性晕厥的发生。
三、脑源性晕厥
1.脑血管疾病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部血管短暂性缺血可导致局部脑功能障碍,引起晕厥。例如,颈内动脉系统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可能出现单眼一过性黑矇、对侧肢体无力等症状,进而引发晕厥。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与年龄、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因素密切相关,老年人由于血管粥样硬化等病变,更容易发生脑血管疾病相关的晕厥。不同年龄的人群,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不同,年轻人出现脑血管疾病相关晕厥可能与先天性脑血管畸形等因素有关。
脑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使脑血管管腔狭窄,脑血流量减少,当脑血流量降低到一定程度时可引起晕厥。随着年龄的增长,脑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逐渐增加,男性和女性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上可能存在一定差异,例如女性在绝经前由于雌激素的保护作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相对较低,但绝经后则明显升高。有高血压、吸烟等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群,脑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更快,发生晕厥的风险更高。
2.脑部占位性病变
颅内肿瘤、脓肿、血肿等占位性病变可压迫脑组织,导致颅内压升高,影响脑部血液循环和神经功能,从而引起晕厥。不同部位的脑部占位性病变引起晕厥的机制和表现有所不同,例如位于脑干等重要部位的占位性病变更容易影响心血管中枢的功能,导致晕厥发生。对于有脑部占位性病变可疑表现的人群,如出现头痛、呕吐、神经系统异常等症状时,应及时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早期发现和治疗脑部占位性病变对于预防晕厥的发生至关重要。
四、其他原因引起的晕厥
1.血液成分异常
低血糖性晕厥:血糖过低时,脑部能量供应不足,可导致晕厥。常见于糖尿病患者降糖药物使用不当、长时间未进食等情况。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控制不佳,尤其是在注射胰岛素后未按时进食,更容易发生低血糖性晕厥。对于糖尿病患者,需要密切监测血糖,合理调整降糖治疗方案,以避免低血糖的发生。老年人由于对低血糖的感知能力下降,发生低血糖性晕厥时可能症状不典型,更应加强血糖管理。
贫血性晕厥:各种原因引起的严重贫血,导致血液携氧能力下降,脑部缺氧,从而引发晕厥。贫血的原因包括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溶血性贫血等。不同年龄和性别的人群贫血的原因可能不同,例如育龄期女性由于月经失血等原因容易发生缺铁性贫血,而老年人则可能因慢性疾病导致贫血。对于贫血患者,需要明确贫血的病因并进行相应治疗,以改善贫血状况,预防晕厥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