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相关水肿与非肾病原因水肿在病史特点、体格检查、实验室及辅助检查上均有区别。肾病相关水肿中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有大量蛋白尿等表现,慢性肾小球肾炎多见于中青年,有蛋白尿、血尿等;非肾病原因水肿包括心源性、肝源性、甲状腺功能减退性、营养不良性及局部性水肿,各有其相应病史、体格检查及实验室辅助检查特点,可通过综合多方面因素来区分两者。
一、病史特点区别
(一)肾病相关水肿
1.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有典型的大量蛋白尿(尿蛋白定量>3.5g/d)、低蛋白血症(血清白蛋白<30g/L)、水肿、高脂血症表现,其水肿多从下肢开始,呈凹陷性,逐渐蔓延至全身,与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大量蛋白尿导致血浆蛋白降低等因素相关,起病前可能有上呼吸道感染等诱因。
2.慢性肾小球肾炎:多见于中青年,病程较长,水肿可轻可重,多有蛋白尿、血尿、高血压、肾功能损害等表现,水肿的发生与肾小球滤过功能减退、水钠潴留等有关,不同年龄段患者可能因基础健康状况不同而有差异,比如老年患者可能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影响水肿的发生发展。
(二)非肾病原因水肿
1.心源性水肿:常见于有心脏病史的患者,如高血压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等,多由右心衰竭引起,水肿首先出现于身体低垂部位,如足部、踝部,逐渐向上蔓延,为对称性、凹陷性水肿,同时伴有心悸、气促、颈静脉怒张、肝大等表现,与体循环淤血、静脉回流受阻有关,不同性别患者因心脏基础疾病的发病率等可能有差异,比如女性可能因风湿性心脏病相对较多见。
2.肝源性水肿:多见于有肝脏疾病史的患者,如肝硬化等,主要表现为腹水,也可伴有下肢水肿,水肿从踝部开始,逐渐向上蔓延,同时有肝功能减退和门静脉高压表现,如黄疸、肝掌、蜘蛛痣、脾大、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等,与肝功能减退、白蛋白合成减少、门静脉高压、淋巴回流受阻等因素有关,不同生活方式的患者,如长期饮酒者易患酒精性肝硬化,会影响肝源性水肿的发生。
3.甲状腺功能减退性水肿:可见于各年龄段,多见于中年女性,水肿为非凹陷性,又称黏液性水肿,好发于下肢胫前区域,也可波及全身,同时伴有畏寒、乏力、反应迟钝、皮肤干燥、心率减慢等甲状腺功能减退表现,与甲状腺素分泌不足,导致黏多糖在组织间隙沉积等有关,不同年龄患者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病因可能不同,儿童多因先天性甲状腺发育异常等引起。
4.营养不良性水肿:常见于长期营养不良、慢性消耗性疾病、重度烧伤等患者,由于蛋白质缺乏,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从而引起水肿,水肿从足部开始逐渐蔓延至全身,患者有营养不良的表现,如消瘦、乏力、皮肤干燥等,不同生活方式的患者,如节食减肥者易出现营养不良性水肿。
5.局部性水肿:如静脉回流受阻引起的水肿,可见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表现为单侧下肢水肿;淋巴回流受阻引起的水肿,可见于丝虫病等,表现为单侧肢体非凹陷性水肿等,与局部的血管或淋巴回流障碍相关。
二、体格检查区别
(一)肾病相关水肿
1.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全身可呈明显凹陷性水肿,严重时可有胸腔积液、腹腔积液等,检查时可发现腹水征阳性等,同时可能有血压轻度升高表现。
2.慢性肾小球肾炎:根据病情轻重不同,水肿程度不一,可能有轻度眼睑水肿或下肢凹陷性水肿,同时可能伴有高血压体征,如血压升高时听诊可发现血管杂音等。
(二)非肾病原因水肿
1.心源性水肿:右心衰竭时,颈静脉怒张,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可触及肝大、有压痛,下肢水肿为对称性凹陷性,严重时可出现胸腔积液、腹腔积液,检查时可发现肺部湿性啰音等。
2.肝源性水肿:有腹水时,移动性浊音阳性,同时有肝脏大小、质地改变,脾大等表现,下肢水肿为凹陷性。
3.甲状腺功能减退性水肿:皮肤粗糙、增厚,非凹陷性水肿,面部可能有虚肿,跟腱反射减退等。
4.营养不良性水肿:患者消瘦明显,皮肤干燥、弹性差,水肿为凹陷性。
5.局部性水肿:静脉回流受阻时,可见下肢静脉迂曲、扩张等;淋巴回流受阻时,可见肢体皮肤增厚、粗糙等。
三、实验室及辅助检查区别
(一)肾病相关水肿
1.尿液检查: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尿蛋白大量阳性,24小时尿蛋白定量明显增高,尿中可出现管型等。
慢性肾小球肾炎:尿蛋白阳性,可伴有血尿,尿沉渣可见红细胞、管型等,肾功能检查可发现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血肌酐、尿素氮升高等。
2.血液检查: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血清白蛋白降低,血脂升高,可伴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损害指标异常等。
慢性肾小球肾炎:血清白蛋白可降低,肾功能指标异常,如血肌酐、尿素氮升高,同时可能有贫血等表现。
(二)非肾病原因水肿
1.心源性水肿:
血液检查:可有肝功能轻度异常,脑钠肽(BNP)或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明显升高,血常规可能有红细胞压积增高等,反映血液浓缩情况。
影像学检查:心脏超声可发现心脏结构和功能异常,如心脏扩大、心室壁运动异常、射血分数降低等。
2.肝源性水肿:
血液检查:肝功能明显异常,如转氨酶升高、胆红素升高、白蛋白降低、凝血功能异常等,肝炎病毒标志物等检查可协助明确肝病病因。
影像学检查:腹部超声可发现肝脏形态改变、门静脉高压、腹水等。
3.甲状腺功能减退性水肿:
血液检查:血清甲状腺激素(T3、T4)降低,促甲状腺激素(TSH)升高,甲状腺自身抗体检查可协助明确病因。
影像学检查:甲状腺超声可发现甲状腺形态改变等。
4.营养不良性水肿:
血液检查:血清白蛋白降低,有营养不良相关的其他指标异常,如维生素缺乏相关指标异常等。
5.局部性水肿:
静脉回流受阻:下肢静脉超声可发现静脉血栓形成等情况。
淋巴回流受阻:淋巴造影等检查可发现淋巴回流障碍情况。
通过详细询问病史、仔细体格检查及合理选择实验室和辅助检查,可较好地区分肾病的水肿和其他原因引起的水肿。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的患者在水肿的表现和相关检查结果上可能存在差异,需综合多方面因素进行准确鉴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