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栓引起的手脚麻木怎么办

来源:民福康

脑血栓形成可致手脚麻木,其病因与脑血管壁病变及相关危险因素有关,非药物干预有康复训练(肢体运动和感觉训练)和控制基础疾病(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管理),需及时就医评估治疗,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脑循环、营养神经等是药物治疗原则,老年、儿童、妊娠期等特殊人群有不同注意事项,要综合采取措施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一、病因及机制

脑血栓形成是由于脑血管壁本身的病变,常因脑动脉粥样硬化,管腔内膜粗糙、管腔变窄,在某些条件下,如血压降低、血流缓慢或血液黏稠度增高、血小板聚集性增强等因素的作用下,凝血因子在管腔内凝集成块,形成血栓,使血管闭塞,血流中断,从而使血管供血区的脑组织缺血、缺氧、软化、坏死而发病。当病变累及支配手脚感觉的神经传导通路时,就可能出现手脚麻木的症状。不同年龄、性别人群发生脑血栓的风险因素有所不同,例如中老年人群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高,男性可能因不良生活方式(如长期吸烟、酗酒)等增加发病风险,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病史的人群更是高危人群,这些基础疾病会加速脑血管病变进程,增加手脚麻木等脑血栓相关症状出现的几率。

二、非药物干预措施

(一)康复训练

1.肢体运动训练:在病情稳定后,应尽早开始肢体运动康复训练。对于手脚麻木的患者,可进行被动运动和主动运动相结合的方式。被动运动由医护人员或家属帮助患者活动手脚,活动范围由小到大,幅度逐渐增加,防止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主动运动则是鼓励患者自己尝试活动手脚,从简单的握拳、伸指、屈腕、伸腕等动作开始,逐渐过渡到坐起、站立、行走等平衡和协调训练。康复训练需要长期坚持,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逐步调整训练强度和难度,不同年龄、身体状况的患者训练计划应有所差异,例如年轻患者身体耐受性较好可适当增加训练强度,老年患者则要更注重循序渐进,避免过度疲劳。

2.感觉训练:可以通过一些感觉刺激的方法来促进感觉恢复。比如用不同质地的物品(如柔软的毛巾、粗糙的砂纸等)让患者触摸,感受不同的触感,或者用冷热刺激(注意温度不宜过高或过低,避免烫伤或冻伤患者)来刺激手脚的感觉神经,增强神经对感觉的感知和传导功能恢复。

(二)控制基础疾病

1.高血压管理如果患者有高血压病史,要将血压控制在合理范围。一般来说,对于无并发症的高血压患者,目标血压可控制在140/90mmHg以下,但要根据患者的年龄、基础健康状况等调整,比如老年患者血压不宜降得过低,以免脑灌注不足加重症状。通过规律服用降压药物(具体药物需遵医嘱),并注意监测血压变化及生活方式调整,如低盐饮食、适量运动等。不同年龄患者对血压控制的耐受程度不同,年轻患者可能能耐受相对较低的血压,而老年患者要综合考虑心脑灌注等情况。

2.糖尿病管理对于合并糖尿病的患者,要严格控制血糖。通过饮食控制、运动和药物治疗(如口服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将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空腹血糖一般控制在4.4~7.0mmol/L,非空腹血糖<10.0mmol/L等。同时要注意避免低血糖发生,因为低血糖也可能影响神经功能,加重手脚麻木等症状。糖尿病患者在饮食上要根据自身情况制定个性化的低糖饮食方案,运动也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方式和强度。

3.高脂血症管理有高脂血症的患者需通过饮食控制和药物治疗来降低血脂水平。饮食上减少高脂、高胆固醇食物摄入,多吃蔬菜水果等。药物方面可根据血脂异常的类型选择合适的降脂药物,如他汀类药物等。血脂控制目标要根据患者是否合并其他心血管疾病等情况而定,例如合并冠心病的患者血脂要求更为严格,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需控制在1.8mmol/L以下等。

三、就医评估与治疗

(一)及时就医

当出现脑血栓引起的手脚麻木症状时,应尽快就医。医生会进行详细的神经系统检查、头颅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来明确脑血栓的部位、范围等情况。对于发病时间在溶栓时间窗内(一般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4.5小时内,部分情况可延长至6小时)且符合溶栓指征的患者,可能会考虑溶栓治疗等挽救缺血半暗带的治疗措施;对于不符合溶栓指征的患者,则会采取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脑循环、营养神经等药物治疗。不同患者因病情不同,治疗方案差异较大,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二)药物治疗原则

1.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常用药物如阿司匹林等,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进一步形成或复发,改善脑部血液循环,对缓解脑血栓相关症状有一定作用,但要注意其可能引起的胃肠道出血等不良反应,对于有胃肠道疾病的患者要谨慎使用,老年患者使用时也要密切关注出血风险等情况。

2.改善脑循环药物:比如银杏叶制剂等,可扩张脑血管,增加脑血流量,改善脑缺血区的供血供氧情况。

3.营养神经药物:如维生素B12、甲钴胺等,有助于受损神经的修复和功能恢复,缓解手脚麻木等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老年患者

老年患者身体各器官功能衰退,在治疗过程中要更加注重药物的不良反应及整体耐受性。康复训练要更温和、缓慢地进行,避免因训练强度过大导致患者身体不适或加重病情。同时要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变化,因为老年患者可能合并多种基础疾病,病情变化相对更复杂。

(二)儿童患者

儿童发生脑血栓相对少见,但一旦发生,病因可能与先天性血管畸形、感染等因素有关。治疗上要更加谨慎,药物选择要充分考虑儿童的生理特点,避免使用对儿童生长发育有明显影响的药物,康复训练也要根据儿童的年龄和身体发育情况制定适合的个体化方案,注重安全性和有效性。

(三)妊娠期患者

妊娠期发生脑血栓较为罕见,治疗时要权衡母亲和胎儿的利益。药物选择要尽量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药物,康复训练也要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进行,密切监测母婴情况。

总之,对于脑血栓引起的手脚麻木,要采取综合的措施,包括积极治疗基础疾病、进行康复训练、及时就医接受规范治疗等,同时根据不同人群的特点进行个性化的处理,以最大程度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改善手脚麻木等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血脂异常
血脂异常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代谢疾病,是由于体内脂蛋白代谢异常引起的,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甘油三酯升高、总胆固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等。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脑血栓病人不能吃什么食物?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脑血栓病人需要禁食的食物比较多,一是过咸食物及腌制品,比如烟酒、浓茶、咖啡以及含钠高的绿叶蔬菜等。二是具有降血压作用的食物也不能食用,比如黄瓜、香菇、木耳以及海带等。平时适当的运动和锻炼,可以缓解脑血栓的症状。
脑血栓能吃海鲜吗?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脑梗塞病人当然能吃海鲜,只要不过量,因为海鲜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一些营养成分,对调理身体非常有益,而且海鲜中的碳水化合物含量很低,所以特别适合患有糖尿病的人食用。但要注意的是,如果血尿酸升高,尽量不要吃海鲜,因为海鲜中的嘌呤含量很高,很容易造成痛风。所以,脑血栓病人,若无痛风史,可适当食用一些海产品
脑血栓病人手肿怎么回事?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脑梗塞病人如果表现出手肿,主要是由于瘫痪侧上肢静脉回流较差,严重者可发生静脉血栓,部分脑梗塞病人易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均和瘫痪侧肢体活动能力差有关,所以,应尽可能活动患侧肢体,以促进静脉肌肉收缩,加速静脉回流,防止肢体肿胀等表现的发生。若肿大不能减轻,可行肢体动静脉彩超检查,确定有无静脉血栓。若有静
中风脑血栓脑梗的区别?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中风是中医的说法,中风包括出血性中风和缺血性中风,其中出血性中风也就是指的脑出血,而缺血性中风包括脑梗塞和脑血栓。脑梗塞和脑血栓也是存在区别的,其中脑梗塞是因为脑的血管狭窄和堵塞造成,一般是因为脑血管的硬化和脑动脉内的粥样斑块导致的。而脑血栓是因为栓子的脱落造成脑血管的突然梗阻造成,绝大部分栓子来源
耳鸣脑袋嗡嗡响是脑血栓吗?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病人表现出耳鸣的症状脑袋嗡嗡响有可能是脑血栓的前兆。病人常常会因为脑供血不足,或者脑梗塞的情况,进一步导致了内耳及听神经的供血不足状况,就容易引发耳鸣甚至脑鸣症状的产生。对于中老年病人来说,尤其需要注意脑血栓发生的风险。所以,对于表现出耳鸣和脑袋嗡嗡响症状的病人,需要进一步做脑部的影像学检查,排查是
眼睛充血是脑血栓的前兆吗?
张悦 主任医师
四川省人民医院 三甲
眼睛充血并不是脑血栓的前兆,多是眼睛本身的疾病所致,如结膜炎、过敏性结膜炎、急性虹膜睫状体炎、角膜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以及球结膜下出血等;另外,睡眠不足也会导致眼睛充血。脑血栓前兆多表现为轻度的头晕、头痛、血压出现波动以及短暂的手脚麻木感等。如果是细菌感染引起的结膜炎,患者可以应用左氧氟沙星或者妥布
脑血栓后头晕躺着不晕站起来头晕是怎么回事?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可能是贫血和低血压造成的眩晕,可以测一下血压,做个血常规,平时多吃些补血的东西,如动物肝、大枣、红糖等。头晕目眩可能是气血亏虚导致的,建议注意饮食营养,多休息,可考虑服用补气养血的四物合剂,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为好。
脑血栓用ct好还是核磁共振好?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显示颅检查,如果原来的电影,和第一个和第二个电影,建议如无特殊要求,ct可以,价格也有差异,发病的早期ct西门出来,就像做核磁共振更好的核磁共振,但一些核磁共振比ct更贵。最终的结果是一样的,但是在没有别的方面出血的情况下,也可以选择mri检查,使检查更加全面。
脑血栓挂什么科?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建议您可以选择至当地医院的神经内科进行就诊,但是您这种症状的产生,不一定是因为患有脑血栓引起的,也可能是因为头部受凉、精神压力过大等原因造成的。如果诊断为患有脑血栓,则可能是因为您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造成的。这种情况下,建议您在平时需要控制好自身的血压值、血脂值情况,可以遵医嘱使用一些扩张血管类
中风和脑血栓的区别
陈海波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甲
中风即脑卒中,脑卒中和脑血栓的区别主要包括病因和治疗方法。1、病因缺血性脑卒中可能是由于脑动脉狭窄闭塞、血流动力学异常、颅内感染、红斑狼疮、结节性大动脉炎等多种原因引起的,而出血性脑卒中则可能是由于脑动脉瘤、动脉畸形、外伤等原因造成的。脑血栓一般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血液成分改变、血液凝固性增高、血流动力学改变等因素导致的。2、治疗方法脑卒
消栓通络片治疗脑血栓效果咋样?
赵晓东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北京同仁堂消栓通络片临床常用于治疗脑血栓引起的肢体无力、肢体麻木、行走不稳、视物模糊、口角歪斜、饮水呛咳、言语困难、发音不清、精神呆滞、手足发凉等症,作用是活血化瘀、温经通络。消栓通络片是活血化瘀的代表药物,以血管、经络为起点而通达全身,调动躯体网络的多种细胞与分子成分,从而促进脑血栓后结构和功能的重塑,发挥其治疗作用,效果还是不错的,可
预防脑血栓复发吃什么药好?
赵晓东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老百姓口中的脑血栓一般就是临床上常说的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很多人听说过脑血栓,也见过脑血栓的病人,知道它严重,知道可导致偏瘫,甚至可致人死亡,但很多人不知道脑血栓会复发,导致雪上加霜,祸不单行。预防脑血栓的复发很有必要,如何预防?从控制危险因素入手!危险因素可以导致脑血栓的发生,同样可导致脑血栓复发。危险因素如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超
脑梗死和脑血栓有什么区别
王默力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甲
脑梗死是指梗死灶是外延比较大的概念,而脑血栓是脑梗死的一种原因,就是说脑血栓形成是脑梗死产生病变的因素,也就是说脑梗死可以由脑血栓形成来产生,也可以由栓塞来形成,也可以有低灌注性脑梗死,也可以是血管继发的痉挛造成脑梗死。因此,脑梗死外延比较宽泛,而脑血栓就是单纯的在血管里面形成了血栓,是脑梗死的一种原因。
脑血栓前兆有什么表现
陈宏璘 主任医师
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脑血栓发病前多数都会有前兆,可有以下表现。第一、突然出现眩晕、视物模糊、复视、头痛等症状,而且头痛性质与以往不同,持续时间较长,以前可能是间歇性现在变为持续性。第二、可以出现肢体或面部麻木,出现一侧肢体活动不灵,表现为下肢行走不利,上肢不能上举。第三、还有可能会出现饮水呛咳、口角歪斜、流涎、言语不清、含糊或者是词不达意等症状。
脑梗塞和脑血栓的区别是什么
陈宏璘 主任医师
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脑梗塞是指血管闭塞后出现脑组织缺血坏死,也称为脑梗死,而脑血栓是指血管形成血栓闭塞。其实,脑梗塞和脑血栓本质一样,都是出血性脑卒中,主要是因为各种原因引起的血流减少或者是血流中断,促进脑组织坏死,出现神经功能缺损疾病,所以脑血栓和脑梗塞本质一样。另外,对于患者或家属来说,应知道脑血栓和脑梗死是一类疾病,代表病人出现了脑梗死。
脑血栓早期症状有哪些
李胜利 副主任医师
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脑血栓早期的主要症状是口眼歪斜、一侧肢体无力,甚至可能伴随吐词不清症状。脑血栓作为一种缺血性的疾病,在临床当中较为多见,且主要以夜间发病为主。所以,晨间突然出现的一侧肢体无力、言语不清或者口眼歪斜者,需要考虑有脑血栓的可能性,部分脑血栓患者的早期还会出现头痛、头晕以及肢体震颤的现象。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