浆细胞性乳腺炎不同时期有不同临床表现,急性期局部有乳房肿块、皮肤改变、乳头溢液,全身有部分患者低热;亚急性期局部肿块软化形成脓肿、皮肤破溃,全身症状相对缓解;慢性期局部反复发作、乳房变形,全身一般无明显症状,部分患者因长期炎症消耗消瘦。
一、急性期临床表现
(一)局部症状
1.乳房肿块
多发生于非哺乳期,单侧乳房多见。肿块可位于乳晕区或乳晕周围,一般边界不清,质地较硬,与周围组织粘连,可有触痛。例如,有研究显示约60%-70%的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首发表现为乳房肿块。肿块大小不一,小者直径可在1-2cm,大者可达5-10cm甚至更大。
对于不同年龄人群,表现无明显差异,但年轻患者可能因对乳房健康更为关注而能更早发现肿块。生活方式方面,长期熬夜、精神压力大等可能影响机体免疫功能,从而影响肿块的发生发展。有乳房相关病史的患者,如曾有乳腺增生等疾病,发生浆细胞性乳腺炎时肿块表现可能与单纯无病史者有所不同,但具体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
2.皮肤改变
皮肤可出现红肿,炎症累及皮肤时,局部皮肤温度升高,发红范围可逐渐扩大。部分患者皮肤可出现橘皮样改变,这是因为炎症累及皮下淋巴管,导致淋巴回流受阻。例如,当炎症较严重时,红肿范围可从乳晕区扩展至乳房大部分区域,皮肤发红范围直径可达3-10cm不等。
年龄较小的患者皮肤修复能力相对较强,但炎症反应可能更迅速。女性患者在月经周期等激素变化时期,皮肤对炎症的反应可能有所不同。生活方式中吸烟、饮酒等不良习惯可能加重皮肤炎症反应。有乳腺手术史等病史的患者,皮肤基础条件不同,出现皮肤改变的表现和程度可能有差异。
3.乳头溢液
多为非哺乳期的乳头溢液,溢液性质可为浆液性、脓性或血性。溢液可自行流出,也可在挤压乳房时出现。一般单侧乳房溢液多见,双侧同时溢液者较少。有研究表明约30%-40%的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伴有乳头溢液。
不同年龄患者乳头溢液的表现可能无显著年龄特异性差异。女性患者在孕期、哺乳期外的激素水平波动可能影响乳头溢液情况。生活方式中频繁挤压乳房等不良行为可能导致乳头溢液加重。有乳头相关疾病史的患者,如乳头内陷等,乳头溢液的表现可能更为复杂。
(二)全身症状
部分患者可出现低热,体温一般在37.5℃-38.5℃之间,可持续数天。全身症状相对较轻,一般不伴有寒战等严重全身感染症状。例如,约20%-30%的浆细胞性乳腺炎急性期患者可出现低热表现。
年龄较小的患者机体免疫力相对较弱,低热持续时间可能相对较长。女性患者在月经前后等时期,机体抵抗力变化可能影响低热的程度和持续时间。生活方式中缺乏运动、营养不良等可能使全身症状加重。有免疫性疾病等病史的患者,全身症状可能与单纯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不同,需要注意鉴别。
二、亚急性期临床表现
(一)局部症状
1.肿块软化
部分患者急性期肿块可逐渐软化,形成乳房脓肿。脓肿可位于乳房实质内,质地较软,有波动感。例如,约15%-20%的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在亚急性期可出现肿块软化形成脓肿的情况。
不同年龄患者脓肿形成的时间和表现可能有所不同,年轻患者可能脓肿形成相对较快。女性患者激素水平变化可能影响脓肿的发展。生活方式中局部卫生状况差等可能增加脓肿感染加重的风险。有乳房外伤史等病史的患者,脓肿形成的表现可能有差异。
2.皮肤破溃
当脓肿自行破溃或经切开引流后,可形成皮肤窦道或溃疡。窦道或溃疡可长期不愈合,边缘不整齐,有少量脓性分泌物渗出。例如,约10%-15%的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在亚急性期可出现皮肤破溃形成窦道或溃疡的情况。
年龄较大的患者皮肤愈合能力相对较差,皮肤破溃后窦道或溃疡愈合时间可能更长。女性患者在妊娠、哺乳相关激素影响下,皮肤破溃处愈合可能受影响。生活方式中吸烟、糖尿病等情况(若存在)可能导致皮肤破溃处愈合困难。有皮肤疾病史的患者,皮肤破溃后的表现和愈合情况可能不同。
(二)全身症状
全身症状相对缓解,低热情况较少出现,一般无明显全身不适。但如果脓肿继发感染加重,可能再次出现低热等全身症状。例如,亚急性期大部分患者全身症状较轻,仅有少数因脓肿感染加重出现低热等表现。
不同年龄患者全身症状缓解情况类似,但年龄较小患者恢复相对较快。女性患者在月经周期等激素变化时,全身症状波动可能较小。生活方式中良好的营养状况等有助于全身症状的缓解。有慢性疾病史的患者,全身症状缓解可能受基础疾病影响。
三、慢性期临床表现
(一)局部症状
1.反复发作
病情容易反复发作,乳房可反复出现肿块、红肿、疼痛等表现。每次发作的表现可能与前次类似,但程度可能有所不同。例如,约50%-60%的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在慢性期会出现反复发作的情况。
不同年龄患者反复发作的频率和程度可能有差异,年轻患者可能发作频率相对较高。女性患者在月经前期等激素波动较大时期,更容易诱发病情反复发作。生活方式中不规律的作息、情绪波动大等可能是诱发反复发作的因素。有乳房手术史等病史的患者,反复发作的表现可能更复杂。
2.乳房变形
由于长期炎症刺激和反复的组织破坏与修复,乳房可出现变形,如乳房局部凹陷、乳头内陷加重等。例如,约10%-15%的浆细胞性乳腺炎慢性期患者可出现乳房变形的情况。
年龄较大的患者乳房组织弹性相对较差,乳房变形可能更为明显。女性患者在妊娠、哺乳后乳房结构改变基础上,浆细胞性乳腺炎导致的乳房变形可能更显著。生活方式中缺乏乳房保健等可能使乳房变形加重。有乳房先天性发育异常等病史的患者,乳房变形表现可能不同。
(二)全身症状
一般无明显全身症状,患者全身状况相对稳定,但部分患者可能因长期慢性炎症消耗出现消瘦等情况。例如,少数慢性期患者因反复发作、长期炎症刺激,可能出现轻度消瘦。
年龄较小的患者一般全身状况较好,消瘦情况较少出现。女性患者在营养状况良好时,消瘦情况不明显。生活方式中均衡饮食等有助于维持全身状况稳定。有慢性消耗性疾病史的患者,全身状况可能受基础疾病和浆细胞性乳腺炎的双重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