浆细胞乳腺炎是常见非细菌性炎症性乳腺疾病,由导管排泄障碍、异常激素刺激等致乳腺导管扩张及免疫反应,有乳房肿块、乳头溢液、疼痛等表现,通过影像学和病理检查诊断,分非手术(抗炎、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多数预后好,不同人群预后有差异,年轻女性修复强,老年女性因机能等预后稍差。
一、浆细胞乳腺炎的定义
浆细胞乳腺炎也被称为导管扩张症,是一种常见的非细菌性炎症性乳腺疾病。它是由于乳腺导管扩张,导管内的脂质分泌物溢出到导管周围组织,引起了化学性刺激和免疫反应,从而导致以浆细胞浸润为主要病理特征的乳腺炎症。
二、发病原因
1.导管排泄障碍
年龄与性别因素:多见于30-40岁的经产妇,这可能与女性在这个年龄段乳腺导管的生理状态有关。女性在妊娠、哺乳等生理过程中,乳腺导管会发生相应变化,若在此期间出现导管排泄不畅,就容易引发浆细胞乳腺炎。例如,妊娠后期乳腺导管需要为哺乳做准备,但如果导管本身存在发育异常等情况,就可能导致排泄障碍。
生活方式因素:长期的不良生活习惯,如高脂饮食等,可能会影响乳腺导管的正常功能。高脂饮食可能导致体内激素水平的微小变化,进而影响乳腺导管的分泌和排泄,增加导管扩张和浆细胞乳腺炎的发病风险。
2.异常激素刺激
内分泌因素:体内激素水平的失衡,如雌激素、孕激素比例失调等,可能刺激乳腺导管上皮细胞增生,导致导管扩张。在一些卵巢功能紊乱的女性中,这种激素失衡的情况更为常见,从而使她们患浆细胞乳腺炎的几率相对较高。
病史因素:有乳腺手术史、乳腺外伤史等的患者,乳腺组织的正常结构受到破坏,可能影响导管的正常功能,进而诱发浆细胞乳腺炎。例如,曾经做过乳腺纤维瘤手术的患者,手术区域的乳腺组织可能出现局部的微环境改变,增加了浆细胞乳腺炎的发病可能性。
三、临床表现
1.症状表现
乳房肿块:常可在乳房内摸到肿块,肿块可位于乳晕周围,也可累及乳房其他部位。肿块质地较硬,边界不清,与周围组织有一定粘连。例如,有的患者乳房内的肿块类似肿瘤,但与乳腺癌的肿块又有所不同,浆细胞乳腺炎的肿块通常有疼痛等炎症表现。
乳头溢液:乳头可能会有溢液,溢液的性质多样,可为浆液性、血性或脓性。年轻女性若出现乳头溢液,尤其是伴有乳房肿块时,应考虑浆细胞乳腺炎的可能。
乳房疼痛:部分患者会有乳房疼痛,疼痛程度不一,可为隐痛、胀痛或刺痛。在月经前期,由于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疼痛可能会加重。
2.不同人群表现差异
年轻女性:年轻女性患浆细胞乳腺炎时,症状可能相对不典型,但乳头溢液的情况可能较为突出。由于年轻女性对自身乳房健康的关注度较高,一旦发现乳头溢液等情况,应及时就医检查。
老年女性:老年女性乳腺组织相对萎缩,患病时乳房肿块可能不明显,但炎症反应可能相对较重,容易出现局部红肿、发热等表现。同时,老年女性可能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这会影响疾病的治疗和预后,在治疗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基础疾病的影响。
四、诊断方法
1.影像学检查
乳腺超声:可以清晰地显示乳腺导管的情况,如导管是否扩张、扩张的程度以及肿块的位置、大小等。超声下可见导管扩张呈囊状、管状无回声区,周围有低回声区。对于不同年龄和性别的患者,超声表现可能有一定差异,但总体能够为诊断提供重要依据。例如,年轻女性的乳腺组织较致密,超声检查时需要注意与其他病变鉴别。
乳腺X线摄影(钼靶):能发现乳腺内的钙化灶等情况,对诊断浆细胞乳腺炎有一定帮助。但对于年轻女性,由于乳腺组织对X线敏感,钼靶检查需要权衡辐射风险和诊断价值。老年女性乳腺组织相对疏松,钼靶检查可能更易发现病变。
2.病理检查
穿刺活检:通过细针穿刺获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可见大量浆细胞浸润等典型的病理改变。这是诊断浆细胞乳腺炎的金标准。在进行穿刺活检时,需要注意操作的准确性,以获取有代表性的病变组织,不同年龄和性别的患者在穿刺活检时需要根据其自身乳腺组织的特点进行操作,确保活检结果的准确性。
五、治疗原则
1.非手术治疗
抗炎治疗:对于炎症期的患者,可使用抗生素进行抗炎治疗,但由于浆细胞乳腺炎并非细菌感染引起的传统意义上的炎症,所以抗生素的使用需要谨慎。一般先经验性使用广谱抗生素,然后根据药敏结果调整。不同年龄和性别的患者对药物的耐受性不同,例如儿童患者一般避免使用对生长发育有影响的抗生素,而老年患者可能需要考虑药物对肝肾功能的影响。
局部热敷等物理治疗:局部热敷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炎症。对于不同人群,热敷的温度和时间需要适当调整。年轻女性皮肤相对娇嫩,热敷温度不宜过高,时间不宜过长;老年女性皮肤感觉相对迟钝,需要注意避免烫伤。
2.手术治疗
病变组织切除:当病情进入慢性期,形成肿块或有脓肿形成时,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切除病变组织。手术方式的选择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病变的范围、患者的年龄和生育需求等。年轻女性可能更注重乳房的外观和功能,手术时需要尽量保留更多的正常乳腺组织;老年女性则需要根据整体健康状况和病变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六、预后情况
1.一般预后
浆细胞乳腺炎经过规范治疗后,大多数患者预后较好。但如果治疗不及时或不规范,可能会反复发作,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例如,一些患者在初次治疗后,由于没有彻底清除病灶,可能会再次出现乳房肿块、溢液等症状。
2.不同人群预后差异
年轻女性:年轻女性身体修复能力相对较强,如果能够早期诊断并接受规范治疗,预后通常较好。但需要注意的是,年轻女性可能有生育需求,在治疗过程中需要考虑治疗方法对未来生育的影响。例如,手术治疗可能会对乳腺组织造成一定破坏,影响哺乳功能,所以在治疗前需要与患者充分沟通,权衡利弊。
老年女性:老年女性由于身体机能下降,恢复相对较慢,而且可能合并多种基础疾病,所以预后相对年轻女性可能会稍差一些。但如果能够积极治疗基础疾病,控制炎症,也可以取得较好的预后效果。同时,老年女性在治疗后需要加强乳房的自我监测,定期进行乳腺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复发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