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乳腺炎引起的发热在症状表现、相关检查及病史诱因方面有其特点。症状上乳房局部有红、肿、热、痛及肿块,全身有不同程度发热、乏力、食欲不振等;血常规可见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升高,CRP明显升高;多与乳汁淤积、乳头情况、既往乳腺疾病史等诱因相关,可据此与非乳腺炎引起的发热鉴别。
一、症状表现方面
(一)乳房局部表现
1.炎症部位特征
哺乳期乳腺炎引起的发热,乳房局部多有明显的炎症表现。通常会出现乳房某一象限区域的红、肿、热、痛。例如,炎症部位皮肤温度高于周围正常皮肤,可观察到乳房局部皮肤发红,范围可能逐渐扩大,并且有较为剧烈的疼痛,尤其是在哺乳或按压乳房时疼痛加剧。这种局部表现与非乳腺炎引起的发热在乳房局部症状上有明显区别,非乳腺炎相关发热一般乳房局部无此典型的红、肿、热、痛表现。
从年龄角度看,哺乳期女性无论年龄大小,乳腺炎引起的发热乳房局部都有上述表现,但年轻哺乳期女性可能因为对乳房健康关注程度等因素,在症状观察和识别上可能相对不那么敏锐,需要更加仔细地留意乳房局部变化。
2.肿块情况
乳腺炎引起发热时,往往可触及乳房内的肿块。肿块质地一般较硬,边界可能不太清晰。随着病情发展,肿块大小可能会有变化。如果是乳汁淤积合并感染导致的乳腺炎,肿块可能与乳汁淤积的部位相关,例如常见于乳腺导管不通畅的部位。而非乳腺炎引起的发热,乳房内通常不会有这样的肿块出现。对于有哺乳史的女性,无论是高龄还是低龄哺乳期女性,乳腺炎导致的肿块特征是较为典型的鉴别点。
(二)全身表现
1.发热程度与规律
乳腺炎引起的发热,体温可呈不同程度升高,多为中等度热或高热。发热可能有一定的规律,在病情初期,可能是间歇性发热,随着炎症进展,发热可能变为持续性。例如,有些女性开始时体温在38℃-39℃左右,下午或晚上体温升高较为明显,经过相应处理后体温可能有所下降,但容易反复。而非乳腺炎引起的发热,体温变化规律与乳腺炎不同,比如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发热,可能有上呼吸道感染的其他伴随症状,如咳嗽、流涕等,体温变化特点与乳腺炎导致的发热有差异。
从生活方式角度,哺乳期女性如果因为频繁哺乳、乳汁淤积等生活方式因素导致乳腺炎,发热表现可能更与乳汁排出不畅等相关因素有关;如果是其他感染性疾病引起的发热,与乳腺炎的发热在体温变化及相关伴随症状上有区别。
2.其他全身伴随症状
乳腺炎引起发热时,除了发热和乳房局部症状外,可能还会有全身乏力、食欲不振等表现。而如果是其他原因引起的发热,全身伴随症状不同。例如,若是泌尿系统感染引起的发热,可能会有尿频、尿急、尿痛等泌尿系统症状;若是胃肠道感染引起的发热,会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对于哺乳期女性来说,要综合全身伴随症状来判断,不同年龄的哺乳期女性在全身伴随症状的表现上可能因为个体差异略有不同,但总体的鉴别方向是基于不同疾病的典型伴随症状。
二、相关检查方面
(一)血常规检查
1.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变化
乳腺炎引起发热时,血常规检查通常会发现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也会增高。一般白细胞可升高至(10-20)×10/L,中性粒细胞比例可能超过70%。这是因为乳腺炎属于炎症反应,机体的免疫系统被激活,白细胞尤其是中性粒细胞会聚集到炎症部位发挥防御作用。而非乳腺炎引起的发热,血常规检查结果可能不同,例如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热,白细胞计数可能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比例可能升高。
对于哺乳期女性,在进行血常规检查时,要考虑到哺乳期的特殊生理状态,一般来说血常规检查结果的解读与非哺乳期基本一致,但结合乳房局部表现等综合判断更为重要。不同年龄的哺乳期女性血常规检查结果在数值上可能有一定波动,但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变化趋势是判断是否为乳腺炎引起发热的重要指标之一。
2.C反应蛋白(CRP)检查
乳腺炎引起发热时,C反应蛋白会明显升高。CRP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炎症反应发生时迅速升高。其升高程度与炎症的严重程度相关,乳腺炎越严重,CRP升高越明显。而非乳腺炎引起的发热,CRP升高程度相对较轻或者不升高。通过检测CRP可以辅助判断是否存在炎症反应以及炎症的程度,从而帮助鉴别是否为乳腺炎引起的发热。哺乳期女性进行CRP检查同样适用,年龄因素对CRP的检测结果本身影响不大,但结合整体病情判断时需要考虑哺乳期女性的特殊情况。
三、病史与诱因方面
(一)哺乳相关诱因
1.乳汁淤积情况
哺乳期乳腺炎很多是由乳汁淤积继发感染引起的,所以如果哺乳期女性存在明显的乳汁淤积情况,如长时间没有排空乳房、乳腺导管不通畅等,那么发热很有可能是乳腺炎引起的。例如,有些女性因为乳头凹陷、哺乳姿势不正确等原因导致乳汁排出不畅,乳汁在乳房内淤积,进而引发炎症导致发热。不同年龄的哺乳期女性都可能存在乳汁淤积的情况,年轻哺乳期女性可能因为缺乏哺乳经验等更容易出现乳汁淤积;高龄哺乳期女性可能因为身体机能等因素,乳汁排出相对不那么顺畅,也容易发生乳汁淤积相关的乳腺炎。
2.乳头情况
乳头的健康状况也是诱因之一。如果乳头有破损、皲裂等情况,细菌容易通过破损处侵入乳房引发感染,从而导致发热和乳腺炎。比如乳头皲裂后,细菌可以沿着皲裂处进入乳腺组织,引起炎症反应,出现发热、乳房局部炎症表现等。哺乳期女性无论是哪个年龄段,乳头的保护都很重要,乳头破损等情况都可能成为乳腺炎引起发热的诱因,需要注意观察乳头是否有异常情况。
(二)其他病史因素
1.既往乳腺疾病史
如果哺乳期女性既往有乳腺增生等乳腺疾病史,那么在哺乳期发生发热时,要考虑到乳腺疾病复发或加重导致乳腺炎的可能。例如,既往有乳腺增生的女性,在哺乳期由于体内激素变化等因素,可能使乳腺增生情况加重,同时更容易发生乳汁淤积等情况,进而引发乳腺炎导致发热。不同年龄的哺乳期女性既往乳腺疾病史不同,但如果有既往乳腺疾病史,在哺乳期发热时需要重点排查是否与乳腺炎相关。
2.全身感染病史
若哺乳期女性有全身其他部位的感染病史,如既往有皮肤感染、呼吸道感染等病史,在哺乳期发生发热时,需要鉴别是全身感染扩散至乳房引起乳腺炎,还是单纯的其他部位感染。例如,既往有皮肤感染病史的女性,细菌可能通过血液循环等途径到达乳房引发乳腺炎,此时发热可能是乳腺炎引起的。但这种情况相对较少见,需要结合详细的病史、全身表现和乳房局部表现等综合判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