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增生是乳腺正常发育和退化失常的良性疾病,由内分泌失调、情绪、生活方式等致,表现为乳房疼痛、肿块等,检查用超声等,治疗靠心理、生活方式调整及药物;乳腺纤维瘤是腺上皮和纤维组织混合的良性肿瘤,与激素水平、遗传有关,表现为乳房肿块等,检查用超声等,治疗分观察随访和手术。不同特殊人群如青春期、妊娠期、哺乳期、更年期女性情况各有不同,需针对性关注和处理。
一、疾病定义
乳腺增生:是乳腺正常发育和退化过程失常导致的一种良性乳腺疾病,本质上是乳腺主质和间质不同程度的增生及复旧不全所致的乳腺正常结构紊乱。
乳腺纤维瘤:是由腺上皮和纤维组织两种成分混合组成的良性肿瘤,好发于青年女性,与体内性激素水平失衡有关。
二、发病原因
乳腺增生
内分泌失调:黄体素分泌减少,雌激素相对增多是主要原因,如育龄期女性在月经周期中,激素水平波动可引发乳腺增生,一般月经前症状加重,月经后缓解。
情绪因素:长期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会影响内分泌调节,增加乳腺增生发生风险,年轻女性因生活压力大等易出现此类情绪问题从而诱发乳腺增生。
生活方式:高脂、高糖饮食,长期熬夜等不良生活方式可能干扰激素代谢,促使乳腺增生发生,比如长期熬夜会打乱人体生物钟,影响激素分泌节律。
乳腺纤维瘤
激素水平:雌激素水平绝对或相对升高是乳腺纤维瘤发生的重要因素,青春期女性卵巢功能逐渐成熟,雌激素分泌增加可能诱发乳腺纤维瘤;妊娠、哺乳期女性体内激素水平大幅变化也可能促使已存在的乳腺纤维瘤增大。
遗传因素:有家族遗传倾向,若家族中有乳腺纤维瘤患者,其亲属发病风险相对较高。
三、临床表现
乳腺增生
乳房疼痛:多为双侧乳房胀痛或刺痛,可累及一侧乳房为主,疼痛具有周期性,与月经周期相关,月经前疼痛加重,月经后疼痛减轻或消失,疼痛程度不一,有的女性疼痛较轻,仅感乳房胀满,有的则疼痛较为剧烈,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乳房肿块:肿块可发于单侧或双侧乳房,肿块大小不一,质地韧实,也可呈颗粒状、结节状或片状,大多数肿块边界不清,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明显,少数患者可有乳头溢液,多为淡黄色或无色浆液性溢液。
乳腺纤维瘤
乳房肿块:通常为单侧乳房单发肿块,一般无疼痛,肿块多呈圆形或椭圆形,表面光滑,边界清楚,质地坚韧,与皮肤和周围组织无粘连,活动度大,大小通常在1-3cm左右,生长缓慢,妊娠期或哺乳期时,纤维瘤可迅速增大。
其他表现:少数情况下,乳腺纤维瘤可能发生肉瘤变,此时肿块生长速度会明显加快,但这种情况较为罕见。
四、检查方法
乳腺增生
乳腺超声检查:可清晰显示乳腺各层组织,能发现乳腺增生导致的乳腺结构紊乱、囊性扩张等情况,是乳腺增生常用的筛查和诊断方法,对判断乳腺肿块的性质有重要价值,超声下可见乳腺腺体增厚,回声不均,呈粗大的光点、光斑。
乳腺X线摄影:对于发现乳腺内的钙化灶等有一定优势,尤其适用于年龄较大、乳腺组织较致密的女性,但因其有一定辐射性,一般不作为首选检查,在鉴别诊断乳腺肿瘤等情况时可应用,乳腺增生在X线片上可见乳腺腺体密度增高。
乳腺纤维瘤
乳腺超声检查:是诊断乳腺纤维瘤的重要手段,可明确肿块的位置、大小、形态、质地等,超声下典型的乳腺纤维瘤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低回声结节,边界清晰,内部回声均匀,包膜完整。
乳腺磁共振成像(MRI):对于鉴别诊断复杂乳腺病变有一定帮助,当超声和乳腺X线摄影难以明确诊断时可考虑进行,能更清晰地显示乳腺纤维瘤的形态和血供情况等。
五、治疗原则
乳腺增生
心理疏导:对于因情绪因素导致的乳腺增生,应进行心理疏导,帮助患者缓解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保持心情舒畅,尤其对于年轻女性,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助于调节内分泌,减轻乳腺增生症状,比如通过心理咨询、放松训练等方式。
生活方式调整:建议患者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调整饮食结构,少吃高脂、高糖食物,多吃蔬菜水果;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散步、瑜伽等,每周坚持一定时间的运动,有助于调节激素水平,缓解乳腺增生症状。
药物治疗:当疼痛症状较为明显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一些调节内分泌的药物,如逍遥散等,但需注意药物可能存在的不良反应,且一般不作为首选的主要治疗方式。
乳腺纤维瘤
观察随访:对于较小的、无症状的乳腺纤维瘤,尤其是青年女性,若纤维瘤生长缓慢,可选择观察随访,定期进行乳腺超声检查,观察肿块的变化情况,一般每3-6个月复查一次超声,了解肿块大小、形态等有无变化。
手术治疗:当纤维瘤较大(一般直径大于3cm)、生长速度较快、或患者有强烈手术意愿等情况时,可考虑手术切除,手术方式主要有传统的开放手术和微创旋切手术等,微创旋切手术创伤小,恢复快,美观性好,但费用相对较高。
六、特殊人群情况
青春期女性
乳腺增生:青春期女性乳腺正处于发育阶段,内分泌波动较大,较易出现乳腺增生,此时应关注其心理状态,避免因对乳腺增生的担忧产生焦虑情绪,可通过科普教育让其了解乳腺增生是常见生理现象,以正确的心态对待,同时指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度运动等。
乳腺纤维瘤:青春期女性若发现乳腺纤维瘤,需密切观察肿块变化,因青春期激素水平变化可能影响纤维瘤生长,对于较小且无明显变化的纤维瘤可继续观察,若纤维瘤增长较快则需考虑手术等干预措施。
妊娠期女性
乳腺增生:妊娠期女性体内激素水平大幅变化,乳腺增生可能加重,应关注其乳房疼痛等症状,给予心理支持,告知其这是孕期正常生理反应,一般产后可逐渐缓解,同时注意观察乳房肿块情况。
乳腺纤维瘤:妊娠期乳腺纤维瘤可能迅速增大,需加强监测,若纤维瘤过大影响哺乳或有其他不良情况,可在适当孕周考虑手术切除,但手术需谨慎评估对妊娠的影响。
哺乳期女性
乳腺增生:哺乳期女性乳腺增生可能因乳汁淤积等因素有所变化,要注意保持乳汁通畅,预防乳腺炎等情况,乳腺增生一般不影响哺乳,但需关注疼痛等症状对哺乳的影响,必要时可采取一些缓解疼痛的非药物方法。
乳腺纤维瘤:哺乳期乳腺纤维瘤一般不做特殊处理,主要观察肿块在哺乳期的变化,待哺乳期结束后再根据情况决定是否进一步处理。
更年期女性
乳腺增生:更年期女性激素水平逐渐下降,乳腺增生可能逐渐缓解,但仍需关注乳房健康,定期进行乳腺检查,预防其他乳腺疾病发生。
乳腺纤维瘤:更年期女性乳腺纤维瘤相对较少发生新发病例,若有既往乳腺纤维瘤,需继续观察肿块情况,若出现异常变化及时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