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乙型脑炎是什么情况

来源:民福康

流行性乙型脑炎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猪是主要传染源,经蚊虫叮咬传播,人群普遍易感,7-9月高发,10岁以下儿童多见。发病机制是病毒入脑后致病,病理有神经细胞等病变。临床表现分初期、极期、恢复期、后遗症期,极期有高热、意识障碍等严重表现。实验室检查有血常规、脑脊液、血清学等异常。诊断靠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需与其他疾病鉴别。治疗主要对症支持,预防要控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特殊人群儿童、老人、孕妇有不同注意事项。

一、定义与病原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以脑实质炎症为主要病变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乙脑病毒属黄病毒科黄病毒属,呈球形,核心为单股正链RNA,外有脂蛋白包膜。

二、流行病学特点

1.传染源:猪是主要传染源,尤其是幼猪,感染后病毒血症期长且病毒数量多。此外,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也是传染源,但作为传染源的意义较小。

2.传播途径:主要通过蚊虫叮咬传播,三带喙库蚊是主要传播媒介。

3.人群易感性: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多为隐性感染,显性感染与隐性感染之比约为1:1000,感染后可获得较持久的免疫力。

4.流行特征:本病有严格的季节性,多集中在7-9月,与蚊虫繁殖、活动的高峰期一致,10岁以下儿童多见。

三、发病机制与病理改变

1.发病机制:乙脑病毒经蚊叮咬进入人体后,先在单核-巨噬细胞内繁殖,随后进入血流,引起病毒血症。当人体免疫力低下时,病毒可通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而致病。

2.病理改变

神经细胞病变:神经细胞变性、肿胀、坏死,出现嗜酸性包涵体(内基小体),是乙脑的特征性病理改变之一,但并非所有患者都能发现。

炎症细胞浸润和胶质细胞增生:脑实质中有淋巴细胞和大单核细胞浸润,可形成“血管套”;小胶质细胞增生,可呈弥漫性或局灶性的胶质结节。

血管病变:脑内血管扩张、充血,血管内皮细胞肿胀、坏死、脱落,可形成栓塞。

四、临床表现

1.潜伏期:一般为10-14天。

2.临床分期

初期:起病急,体温在1-2天内升至39-40℃,伴有头痛、恶心、呕吐,部分患者有嗜睡、精神倦怠等表现,此期持续1-3天。

极期:病程第4-10天,主要表现有:

高热:体温常高达40℃以上,持续7-10天,发热越高,热程越长,病情越重。

意识障碍:包括嗜睡、昏迷、定向力障碍等,意识障碍程度越深、持续时间越长,病情越重。

惊厥或抽搐:可由高热、脑实质炎症及脑水肿等引起,表现为局部或全身抽搐,频繁抽搐可导致发绀,甚至呼吸暂停。

呼吸衰竭:是乙脑最严重的表现和主要死亡原因,多发生于深度昏迷患者,主要为中枢性呼吸衰竭,表现为呼吸节律不规则及幅度不均,如呼吸表浅、双吸气、叹息样呼吸、潮式呼吸、呼吸暂停等,也可因脊髓病变导致呼吸肌麻痹而出现周围性呼吸衰竭。

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常有脑膜刺激征,病理反射阳性,可出现肢体瘫痪、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等,昏迷患者还可出现大小便失禁或潴留。

恢复期:体温逐渐下降,精神、神经症状好转,一般2周左右可完全恢复。但重症患者可有神志迟钝、痴呆、失语、吞咽困难、肢体瘫痪等恢复期症状,经积极治疗后大多在6个月内恢复。

后遗症期:患病6个月后仍留有精神神经症状者称为后遗症,以失语、肢体瘫痪、强直性痉挛、扭转痉挛和精神失常等较为常见,如不积极治疗,可迁延终身。

五、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升高,一般在(10-20)×10/L,中性粒细胞在80%以上。

2.脑脊液检查:压力增高,外观清亮,白细胞数多在(50-500)×10/L,早期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后期以淋巴细胞为主,蛋白轻度升高,糖和氯化物正常。

3.血清学检查

特异性IgM抗体测定:发病后3-4天即可出现,脑脊液中最早在病程第2天可检测到,2周时达高峰,阳性率高,是早期诊断乙脑的重要依据。

补体结合试验:多在发病2-3周出现阳性,主要检测IgG抗体,恢复期抗体滴度比急性期升高4倍以上有诊断价值,可用于回顾性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

血凝抑制试验:抗体出现早,敏感性高,恢复期抗体滴度比急性期升高4倍以上可确诊,常用于流行病学调查。

六、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根据流行病学资料(如发病季节、地区、蚊虫叮咬史等)、临床表现(高热、意识障碍、抽搐、呼吸衰竭等)及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脑脊液检查、血清学检查等)进行诊断。特异性IgM抗体阳性可确诊。

2.鉴别诊断

中毒性菌痢:多见于儿童,起病更急,常在发病24小时内出现高热、抽搐、昏迷及休克,一般无脑膜刺激征,脑脊液检查多正常,粪便检查可见大量白细胞或脓细胞。

化脓性脑膜炎:脑脊液外观混浊,白细胞数明显升高,以中性粒细胞为主,蛋白显著升高,糖和氯化物降低,细菌学检查可发现致病菌。

其他病毒性脑炎:如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肠道病毒性脑炎等,临床表现相似,需依靠血清学检查和病毒分离进行鉴别。

七、治疗

目前乙脑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主要采取对症治疗和支持治疗,重点处理好高热、惊厥、呼吸衰竭等危重症状。

1.一般治疗:患者应隔离,卧床休息,给予充足的水分和营养,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时翻身、拍背、吸痰等。

2.对症治疗

高热:采用物理降温为主,如冰敷、酒精擦浴等,药物降温为辅,可使用吲哚美辛栓剂等。同时降低室温,使患者体温控制在38℃左右。

惊厥或抽搐: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如因高热引起的应积极降温;因脑水肿引起的应给予脱水治疗,可用20%甘露醇快速静脉滴注;如为脑实质病变引起的抽搐,可使用地西泮、苯巴比妥钠等镇静剂。

呼吸衰竭: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吸氧,如出现中枢性呼吸衰竭,可使用呼吸兴奋剂,如尼可刹米、洛贝林等,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使用人工呼吸器。

八、预防

1.控制传染源:加强猪等家畜的管理,幼猪应接种乙脑疫苗,减少猪的病毒血症。

2.切断传播途径:防蚊和灭蚊是预防乙脑的重要措施,包括消灭蚊虫孳生地,使用蚊帐、蚊香等防蚊用品。

3.保护易感人群:接种乙脑疫苗是预防乙脑的有效措施,6-12个月的婴儿应接种乙脑疫苗,以后根据流行情况加强免疫。

九、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是乙脑的高发人群,由于儿童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感染乙脑病毒后病情变化较快,需密切观察体温、意识等变化,及时发现惊厥、呼吸衰竭等严重情况并进行处理。在预防方面,应按计划及时接种乙脑疫苗。

2.老年人:老年人机体免疫力相对较低,感染乙脑病毒后,病情可能较为严重,高热持续时间可能较长,且容易出现并发症,如肺部感染等,应加强护理,密切监测生命体征,积极控制体温,预防并发症。

3.孕妇:孕妇感染乙脑病毒后,可能会影响胎儿的发育,需特别关注孕妇的病情变化,在治疗过程中要权衡药物对孕妇和胎儿的影响,尽量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治疗措施。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流行性乙型脑炎
流行性乙型脑炎是一种急性传染病,是由乙型脑炎病毒感染侵入中枢神经系统,从而引起的脑部病变,主要经蚊传播,多见于夏秋季。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免疫性脑炎能不能治好?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免疫性脑炎是不可以治愈的。免疫性脑炎是一种特别严重的疾病需及时治疗。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这样才能延缓和控制病情的发展。轻则调整生活方式,改善营养结构,重则药物加以控制,当然用药应该循序渐进。此外,在平时也应该注意一下饮食。
病毒性脑炎免疫性脑炎?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怀疑有病毒性脑炎时,可做腰椎穿刺进行脑脊液检查,来帮助诊断。病毒性脑炎可表现出头痛、呕吐、肢体麻木无力、感觉障碍等,有时可表现出癫痫发作。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避免耽误病情。
免疫性脑炎恢复期多久精神病?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如果说有一些小孩子表现出了免疫性脑炎的话,一般来说可能主要表现为癫痫发作,有时候会表现出记忆力的障碍,甚至会表现出精神方面的疾病,有时候无法正常沟通和交流工作表现出这种疾病,它的恢复期一般来说需要好几个月。
脑炎可以治好吗?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轻微的脑炎是可以治得好的,但是如果严重的脑炎要彻底的治愈是比较困难的。可以到医院做个脑脊液检查,同时配合做个抽血检查,明确病情的严重程度。轻微的脑炎可以服用抗生素类的药物进行治疗,具体用药,请遵医嘱。可以做下物理疗法治疗,比如高频理疗,针灸等治疗。严重的脑膜炎,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什么是急性脑炎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急性脑炎一般指的就是急性病毒性脑炎,是由于某些病毒直接侵入了脑实质之后所引发的原发性脑炎。该病的发病比较急,各种临床症状表现都很明显,而且各个年龄阶段的人都有可能会发病。由于急性脑炎一年四季都会发生,所以也叫做散发性脑炎。
森林脑炎的最初症状有什么?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森林脑炎的最初症状有发热,一般起病两到三天呈高峰,而发热达到高峰以后体温是三十九点五摄氏度到四十一摄氏度。大部分的病人持续五到十天,然后成阶梯状下降,经过两到三天下降至正常,不过还有一些病人会表现出弛张热、双峰热,或者是不规则热等。
脑炎会传染吗?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脑炎一般是不会传染的,所谓的脑炎多是指的病毒性脑炎和属于急性播散脑脊髓炎的感染,脑脊髓炎脑炎可以发病于不同的性别和年龄,多为急性或者亚急性,在临床上会以高热,头痛,呕吐,昏迷,惊厥等表现为主要的特征,大部分会伴随脑脊液成分的改变。
化脓性脑炎怎么办?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化脓性脑炎是由化脓性细菌感染所造成的脑脊膜炎症,它是中枢神经系统比较多见的化脓性感染,病人会表现出畏寒,发热以及全身不适等表现。在治疗方面主要是包括针对病因治疗和针对一些并发症进行治疗,早期应当使用足量的抗生素,而明确病原菌以后则应当选用对病原菌比较敏感的抗生素来进行治疗。
脑膜脑炎和脑膜炎的区别?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脑膜脑炎和脑膜炎的主要区别在于炎症的部位。当炎症发生在中枢神经系统时,脑膜、脊髓膜、脑实质和脊髓实质都可能受累。当炎症局限于大脑和脑膜时,称为脑膜脑炎或脑膜炎。脑膜脑炎是指脑实质和脑膜同时受累。大部分脑炎会伴随脑膜炎,其中最多见的是病毒性脑炎合并脑膜炎和结核性脑炎合并脑膜炎。
乙型脑炎主要传播媒介?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乙脑是乙型脑炎病毒造成的传染病。他的传染源主要是动物,包括鸡鸭鹅,牛羊马,传播媒介主要是蚊子,蚊子经过叮咬刚让乙脑病毒的猪羊,鸡鸭等将病毒传染给人。因此预防乙脑除了接种疫苗还要做好防蚊灭蚊工作。
化脓性脑炎多久能好
李洪亮 主任医师
淮安市第三人民医院 三级
化脓性脑炎,如果患者经过正规、酌量的抗生素治疗之后,通常在一两周左右基本能控制住炎症,但是具体什么时候能好,那还是需要要看细菌侵袭率如何、抗生素使用后是否能够对细菌进行消灭等。而最终化脓性脑炎是否治愈,主要取决于脑脊液检查结果,一般在患者入院时,会做一次脑脊液检查,在临床症状消失以后,还会复查一次脑脊液,只有脑脊液里面显示正常,才能认为化
什么是化脓性脑炎
李洪亮 主任医师
淮安市第三人民医院 三级
化脓性脑炎通常是指化脓性脑膜炎,因为通常侵犯的是脑膜,由于细菌感染引起的脑膜炎,属于炎性病变。化脓性的细菌多数是葡萄球菌等,通常从身体内的化脓性感染病灶引起,比如患者有中耳炎、鼻窦炎,出现化脓性病灶从而破坏系统屏障侵袭脑内脑膜,引起脑膜的感染。
老是头疼发低热是脑炎
李洪亮 主任医师
淮安市第三人民医院 三级
头疼是脑炎的表现,发烧也可以是脑炎的表现,那头疼加发烧可能有可能是脑炎,但也可能仅仅是感冒的表现,还有可能是全身其它系统疾病所导致的。所以要想明确诊断,必须要根据症状、发生的时间、伴随疾病等综合分析。通常如果病人长期反复的低热、发烧,再加反复头疼,首先怀疑脑炎的可能性,需要做出针对性的检查。
脑炎后遗症是什么
蒋同伯 副主任医师
淮安市中医院 三甲
大脑炎后遗症就是大脑炎发生以后引起脑的损伤,经过急性期处理以后,留下来的一系列的症状和体征,临床上称之为大脑炎后遗症。大脑炎后遗症常见症状是意识障碍、食欲、运动障碍、吞咽障碍、大小便障碍等,部分患者还会出现精神意识的反常。
脑炎后遗症有哪些
蒋同伯 副主任医师
淮安市中医院 三甲
大脑炎后遗症的症状,根据脑损伤的不同,表现也比较复杂,可能会出现意识障碍、行为障碍,比如偏瘫、四肢瘫。部分患者还会伴有失语、吞咽困难、耳聋、视神经损伤或萎缩、视物不清。另外,还会出现表情淡漠、智力低下、不思饮食、情绪兴奋、多动等一系列症状。
脑炎后遗症能治好吗
蒋同伯 副主任医师
淮安市中医院 三甲
大脑炎后遗症是否能治好,跟病毒等刺激脑子引起脑子损伤的程度有关系。相对来说,大脑炎后遗症预后比脑出血、脑梗塞的治疗要好一些。在临床上,有些人七个月都在昏迷,后来经后期治疗,竟然奇迹般地没有留下任何后遗症。所以脑炎后遗症治好可能性也是有的,可以进一步地努力去治疗。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