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润性乳腺癌晚期症状

来源:民福康

晚期浸润性乳腺癌有局部症状、全身症状及转移相关症状。局部症状包括乳房肿块增大、质地硬、边界不清、活动差,皮肤“橘皮样”改变、溃疡,乳头乳晕回缩、凹陷、溢液;全身症状有消瘦、发热、乏力;转移相关症状中,骨转移有骨痛、病理性骨折,肺转移有咳嗽、咳痰、呼吸困难,肝转移有肝区疼痛、黄疸、消化道症状,脑转移有头痛、呕吐、视力障碍等神经系统症状。

一、局部症状

1.乳房肿块

晚期浸润性乳腺癌患者乳房内的肿块通常较大,质地坚硬,边界不清,活动度差。这是因为肿瘤细胞不断增殖,侵犯周围组织,导致肿块形态和质地发生改变。不同年龄、性别患者表现相似,但老年患者可能因身体机能下降,对肿块的感知可能相对不敏感;年轻女性可能会更关注乳房的变化。生活方式方面,长期高脂饮食等可能增加乳腺癌发生风险,进而影响晚期肿块的表现。有乳腺癌家族史的患者,其乳房肿块出现晚期症状的时间可能相对更早或更具侵袭性。

皮肤改变:可出现“橘皮样”改变,这是由于癌细胞阻塞皮下淋巴管,导致淋巴回流障碍,引起真皮水肿,皮肤毛囊处与皮下组织连接紧密,水肿时呈现出橘皮样外观。也可能出现皮肤溃疡,当肿瘤侵犯皮肤并坏死时,可形成经久不愈的溃疡,伴有恶臭分泌物。

2.乳头乳晕改变

乳头回缩、凹陷:肿瘤侵犯乳管,使其缩短,牵拉乳头导致乳头回缩、凹陷。对于不同年龄段女性,乳头回缩的表现可能因乳房组织的弹性等因素有所不同,年轻女性乳房组织弹性较好,可能回缩程度相对不那么严重,但最终都会出现明显的乳头位置异常。男性乳腺癌患者也可能出现乳头相关改变,不过相对少见。生活方式中,长期精神压力大可能影响内分泌,增加乳腺癌风险,进而影响乳头乳晕改变。有乳腺癌病史家族成员的人群,需更密切关注乳头乳晕变化。

乳头溢液:晚期浸润性乳腺癌可能出现乳头溢液,多为血性溢液,这是由于肿瘤组织侵犯血管等导致出血,血液混合在乳头分泌物中。

二、全身症状

1.消瘦

晚期患者由于肿瘤消耗大量能量,机体处于高代谢状态,同时患者食欲可能受到影响,摄入不足,导致体重逐渐下降,出现消瘦。不同年龄患者消瘦速度可能不同,老年患者基础代谢率低,消瘦相对缓慢,但总体体重下降明显;儿童患者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消瘦可能影响身体正常生长发育,表现为身高、体重增长缓慢等。性别方面,女性患者可能因社会文化因素对体重关注较多,消瘦时可能更易察觉,但男性患者同样会出现明显消瘦。生活方式中,长期缺乏运动等可能加重消瘦程度。有恶病质相关病史或家族倾向的患者,消瘦可能更为显著。

2.发热

部分晚期浸润性乳腺癌患者会出现发热症状,可能是肿瘤坏死物质吸收引起的吸收热,也可能是合并感染导致。肿瘤坏死物质被机体吸收时,会引起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导致发热,一般为低热,体温多在37.5-38.5℃之间。如果合并感染,发热可能为高热,体温可超过38.5℃,并且可能伴有感染部位的相应症状,如呼吸道感染时的咳嗽、咳痰等。不同年龄患者发热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患者发热时可能更容易出现惊厥等表现;老年患者发热可能不典型,体温升高不明显但全身状况下降明显。女性患者在月经周期等生理因素影响下,对发热的耐受等可能与男性不同。生活方式中,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如长期熬夜、缺乏营养等)更容易合并感染导致发热。有免疫相关疾病病史的患者,发热时需更谨慎判断原因。

3.乏力

晚期患者普遍存在乏力症状,主要是由于肿瘤消耗机体能量、贫血等原因引起。肿瘤细胞大量增殖,与机体正常细胞争夺营养物质,导致机体能量供应不足;同时,肿瘤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贫血,血红蛋白含量降低,携氧能力下降,组织器官缺氧,引起乏力。不同年龄患者乏力程度不同,老年患者可能本身身体机能下降,乏力感更为明显,活动耐力显著降低;儿童患者乏力可能表现为活动减少、精神不振等。性别方面,女性患者可能因激素等因素在乏力感受上与男性有一定差异,但总体都是全身疲惫感明显。生活方式中,长期劳累的人群更容易出现乏力加重的情况。有贫血病史或肿瘤相关消耗性疾病病史的患者,乏力症状可能更为突出。

三、转移相关症状

1.骨转移症状

若发生骨转移,最常见的症状是骨痛,疼痛部位与转移部位有关,如转移至脊柱可引起背部疼痛,转移至肋骨可引起胸部疼痛等。疼痛可为持续性隐痛,逐渐加重,严重影响患者的活动和睡眠。不同年龄患者对骨痛的耐受不同,儿童患者可能因表达能力有限,更多表现为哭闹、活动受限等;老年患者可能因本身骨骼退变等因素,骨痛可能与退行性病变疼痛混淆,但骨转移疼痛通常更为顽固。女性患者在绝经后,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骨量丢失,骨转移疼痛可能更易发生且症状可能更明显。生活方式中,长期吸烟、酗酒等可能加重骨转移相关骨痛,因为这些不良生活方式会影响骨骼健康。有骨质疏松病史的患者,发生骨转移时骨痛可能更早出现且更严重。

病理性骨折:骨转移处骨骼破坏严重,轻微外力即可导致骨折,如脊柱转移可引起椎体压缩性骨折,导致患者出现驼背、活动受限等。儿童患者发生病理性骨折可能影响骨骼正常生长发育,需要特殊的骨科处理和康复关注;老年患者病理性骨折后恢复相对困难,并发症风险高。

2.肺转移症状

肺转移时,患者可能出现咳嗽、咳痰,咳嗽多为刺激性干咳,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咳痰,痰中可能带血。如果转移灶较大,压迫气道,还可能出现呼吸困难。不同年龄患者肺部转移表现有差异,儿童患者肺功能相对较好,但肺转移时呼吸困难可能更为急骤;老年患者肺功能本身下降,肺转移后呼吸困难症状可能更明显,活动耐量显著降低。女性患者在月经周期等因素影响下,呼吸道症状可能与男性有所不同,但总体咳嗽、呼吸困难等表现是主要症状。生活方式中,长期吸烟的患者肺转移风险更高,且肺转移后的症状可能更严重,因为吸烟已经损伤了肺部组织。有慢性肺部疾病病史的患者,肺转移时病情可能更复杂,需要综合评估和治疗。

3.肝转移症状

肝转移可导致患者出现肝区疼痛,多为持续性胀痛。同时,肝功能受损,可能出现黄疸,表现为皮肤、巩膜黄染,尿色加深等。消化系统症状也较为常见,如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等。不同年龄患者肝转移表现不同,儿童患者肝脏相对脆弱,肝转移后肝功能损害可能更严重,黄疸等症状可能更明显;老年患者肝脏代谢等功能下降,对肝转移的耐受更差,消化道症状可能更为突出。性别方面,女性患者激素等因素对肝脏代谢等的影响可能与男性不同,但肝区疼痛、黄疸、消化道症状是主要表现。生活方式中,长期饮酒的患者肝转移风险高,且肝转移后肝脏功能受损更严重,需要注意保护肝脏功能相关的治疗和护理。有肝脏基础疾病病史的患者,肝转移时病情进展可能更快,需要密切监测肝功能等指标。

4.脑转移症状

脑转移可引起神经系统症状,如头痛、呕吐(多为喷射性呕吐)、视力障碍、癫痫发作、意识障碍等。头痛是常见症状,多为持续性头痛,程度逐渐加重。不同年龄患者脑转移症状表现不同,儿童患者脑转移后由于神经系统发育未完善,头痛表现可能不典型,更多表现为烦躁不安、哭闹等;老年患者脑转移后意识障碍等症状可能更易发生,且恢复困难。女性患者在激素等因素影响下,脑转移相关神经系统症状的发生和发展可能与男性有一定差异,但总体神经系统功能受损的表现是关键。生活方式中,长期暴露于辐射等环境因素可能增加脑转移风险,脑转移后需要更精细的神经系统护理。有脑部疾病病史的患者,脑转移时病情可能更为复杂,需要多学科协作治疗。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乳头溢液
乳头溢液一般是指不同性质的液体从患者乳头部位溢出的一种疾病。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浸润性乳腺癌二期的治疗?
朱希山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甲
浸润性乳腺癌二期的患者多是采取手术方式治疗,如患者可以耐受手术,建议通过根治性手术治疗将乳腺切除,如果患者检查已经出现腋窝淋巴结的转移,还需要通过手术清扫腋窝淋巴结。手术治疗后的患者,需要结合全身化疗的方式进行辅助治疗,将身体内残存的癌细胞消灭。如果患者已经绝经,也可以采取内分泌治疗的方法来控制病情
浸润性乳腺癌需要切除吗?
曹广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甲
浸润性乳腺癌一般需要切除。浸润性乳腺癌属于乳腺的恶性肿瘤,手术是其主要的治疗方式。因此确诊为浸润性乳腺癌之后,应该根据癌症的发展情况以及患者要求决定具体的手术方案。如患者的肿瘤小于3厘米,而且患者有保乳意愿,而且患者年龄小于35岁,则可以考虑进行乳腺癌保乳手术;若患者不适合改良根治术,也可以考虑进行
浸润性乳腺癌存活20年还会不会复发?
朱希山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甲
浸润性乳腺癌存活20年了,一般不会再复发,但并非绝对。 因为恶性肿瘤本身就有容易复发、转移的特点,特别是浸润性乳腺癌,相对而言,预后较差,即使存活20年也还有一定的复发可能性,只是由于患者能够存活20年,通常说明治疗效果好,复发的概率较小。 日常生活中浸润性乳腺癌患者应注意保持合理的体重,适当进行快
浸润性乳腺癌二级能治愈吗?
朱希山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甲
浸润性乳腺癌二级患者若病情处于早期,是可能被临床治愈的。 浸润性乳腺癌在病理上共分为三级,浸润性乳腺癌二级代表中度分化、中度恶性,如果处于早期,积极采取以手术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后,临床治愈率相对较高,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若浸润性乳腺癌二级患者分期晚,情况较为严重,需积极配合治疗,延长生存期。 手术后
浸润性乳腺癌二期治愈率?
朱希山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甲
临床上癌症一般是采用五年生存率代表癌症的治愈率,通常浸润性乳腺癌二期五年生存率与疾病分期有关。 浸润性乳腺癌二期可以分为ⅡA期和ⅡB期,其中ⅡA期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积极采取治疗措施,五年生存率可以达到90%左右。2B期浸润性乳腺癌积极采取治疗措施,五年内生存几率大多数在70%左右。 浸润性乳腺癌二期患
浸润性乳腺癌必须化疗吗?
曹广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甲
浸润性乳腺癌患者并不是必须要化疗的。 浸润性乳腺癌多以手术治疗为主,早期和中期未发生远处转移、符合手术指征的患者尽量都建议行手术治疗,包括保乳手术、乳房单纯切除术、乳房根治术等,通常预后较好。化疗虽然也是乳腺癌的重要治疗方法,但并不是所有患者都要进行化疗,比如手术后腋窝淋巴阴性低危的患者并不需要进行
乳腺癌能否完全治好呢
史晓光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乳腺癌能否完全治好,需要分情况判断。 0期非浸润性乳腺癌:治愈率可以达到90%以上。这类乳腺癌尚未侵犯周围组织,通过手术切除往往可以完全清除肿瘤。I期和II期乳腺癌通常局限于乳腺组织,没有扩散到淋巴结或其他部位,手术切除后往往可以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IV期乳腺癌即晚期乳腺癌,治愈率较低,通常在10%
乳腺浸润性癌严重吗
张士云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三甲
乳腺浸润性癌一般是指浸润性乳腺癌,通常比较严重。 浸润性乳腺癌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恶性肿瘤,可能会在早期出现局部的结节或者皮肤凹陷、增厚等症状。由于癌细胞可以向乳腺周围组织转移,所以容易引起局部淋巴结肿大,进而导致身体其他部位的转移扩散。如果不及时治疗,病人可能会出现头痛、乏力、贫血等症状,甚至可能会出
乳腺癌非特殊型浸润性3级是怎么回事
张士云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三甲
乳腺癌非特殊型浸润性3级具体病因尚不明确,部分研究表明可能与遗传、电离辐射、激素水平异常等因素有关。 1、遗传 乳腺癌具有一定的家族遗传倾向,主要表现为家族中如果有非特殊型浸润性乳腺癌患者,则其他成员患该病的几率与常人相比较高。 2、电离辐射 放射线具有诱导细胞癌变的能力,长时间暴露于放射线环境下,
二级浸润性乳腺癌怎么回事
张士云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三甲
二级浸润性乳腺癌是不是会遗传与基因突变、激素水平失衡、环境与生活方式等原因相关。 1、遗传与基因突变 部分患者存在BRCA1、BRCA2等乳腺癌易感基因突变,增加患病风险。 2、激素水平失衡 长时间暴露于高水平雌激素下,如未生育或晚育、绝经后长时间使用激素替代疗法,可能诱发乳腺细胞增殖异常。 3、环
浸润性乳腺癌是什么
朱琳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宝应县人民医院 二甲
浸润性乳腺癌是指突破乳腺导管或侵犯腺泡基底膜的一种类型的乳腺癌,有别于导管癌,是浸润性癌跟早期癌有不同的区别,如果患者正确的治疗,积极的心态以及相关手术以后的病理报告以及术后分期较好,患者可以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浸润性乳腺癌分几级
朱琳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宝应县人民医院 二甲
浸润性乳腺癌根据肿瘤细胞生物学特性,可以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通常一级恶性程度比较低,二级中等恶性程度,三级恶性程度比较高。恶性程度比较高的患者,预后相对要差,也并不是指恶性程度越低就不需要治疗,可能患者根据术后病理情况以及基因检测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对生存期有很大帮助。
浸润性乳腺癌二级是什么
朱琳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宝应县人民医院 二甲
由于肿瘤细胞它的生物学特性可分为一级、二级、三级,浸润性乳腺癌二级代表肿瘤细胞的恶性程度属于中等程度,中等程度浸润性乳腺癌也需要采取恰当的治疗方式,以延长患者生存周期。包括长期基因检测荷尔蒙阳性、激素状态阳性的患者,长期治疗会使生存期限得到改善。
浸润性乳腺癌2级是什么意思
林洋 副主任医师
佳木斯市妇幼保健院 三甲
浸润性乳腺癌2级指的是恶性、分化中等型的浸润性乳腺癌。浸润性乳腺癌一般分为三级,二级浸润性乳腺癌表示肿瘤恶性程度及分化程度为中等。这种情况下需要结合免疫组化和病理来判定是否需要分子靶向治疗、化疗、放疗及内分泌治疗,以后定期复查即可。
浸润性乳腺癌是几期癌
邱金宝 副主任医师
萍乡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甲
浸润性乳腺癌与分期没有关系,浸润性乳腺癌主要是乳腺癌的细胞突破基底层,进入到下面的机制,是从病理上进行划分,是与原位癌相对应的。乳腺癌的分期主要是根据原发病灶的大小、淋巴结的转移情况以及远处器官的转移情况。乳腺癌的治疗是根据分期不同,而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
二期浸润性乳腺癌可以治愈吗
林洋 副主任医师
佳木斯市妇幼保健院 三甲
二期的浸润性乳腺癌患者一般不可治愈,只能定期复查。因为现代的科学并没有发展到可以查到患者是否有微转移的可能性。只有原位癌可以称为是可以治愈的癌,其他癌症患者必须定期复查,然后通过相应的诊疗,才能知道是否有痊愈的可能。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