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尿酸降低但血肌酐升高是怎么回事

来源:民福康

血尿酸降低但血肌酐升高可能由肾功能受损相关机制(肾小球滤过功能变化、肾小管功能影响)及药物或治疗因素影响所致,临床常见于慢性肾脏病(不同阶段及特殊人群)、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损害等疾病,可通过实验室检查(血尿酸、血肌酐、尿常规测定)及影像学检查(肾脏超声、CT或MRI)诊断,需针对基础疾病治疗(如慢性肾脏病、高血压肾损害的对应治疗)并进行生活方式调整(饮食、运动方面),老年人群要注意监测及避免肾毒性药物等,儿童人群需排查先天性疾病并避免肾毒性药物。

一、可能的机制

(一)肾功能受损相关机制

1.肾小球滤过功能变化

血尿酸主要通过肾小球滤过和肾小管分泌排泄。当血尿酸降低但血肌酐升高时,可能存在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改变。血肌酐是肌肉代谢的产物,主要经肾小球滤过排出,血肌酐升高提示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如果患者存在肾脏疾病,如慢性肾小球肾炎等,疾病进展过程中可能影响肾小球对血尿酸和肌酐的滤过。例如,某些肾脏病变导致肾小球基底膜受损,对于血尿酸和肌酐的滤过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可能对血尿酸的滤过影响相对较小,而对肌酐的滤过影响更明显,从而出现血尿酸降低但血肌酐升高的情况。

2.肾小管功能影响

肾小管在尿酸和肌酐的转运中也起作用。肾小管对尿酸的分泌和重吸收有复杂的调节机制。当肾小管功能发生异常时,可能影响尿酸的排泄。而血肌酐主要依赖肾小球滤过,但如果肾小管功能同时存在问题,整体肾功能的综合变化可能导致血尿酸降低而血肌酐升高。比如,肾小管间质病变可能影响肾脏对代谢产物的处理,使得肌酐的排出障碍更为显著,而尿酸的排泄在一定程度上还能通过其他代偿机制维持相对正常,不过随着病情进展,最终也出现血尿酸降低的情况。

(二)药物或治疗因素影响

1.降尿酸药物的使用

一些降尿酸药物的使用可能导致这种情况。例如,促尿酸排泄的药物,如苯溴马隆等,其作用机制是促进尿酸经肾小管排泄。在使用过程中,如果患者肾脏对尿酸的排泄出现变化,同时可能对肌酐的排泄产生影响。如果肾脏本身存在一定基础病变,促尿酸排泄药物可能在加速尿酸排泄降低血尿酸的同时,对肌酐的排泄影响相对滞后或更明显,从而出现血尿酸降低但血肌酐升高的现象。

2.其他治疗相关因素

对于一些患有其他疾病并接受相应治疗的患者,比如接受肾毒性药物治疗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肾功能逐渐受损的情况。肾毒性药物可能首先影响肌酐的排泄导致血肌酐升高,而尿酸的代谢在早期可能还未受到严重影响,随着病情进一步发展,尿酸的代谢也受到影响,最终出现血尿酸降低但血肌酐升高的情况。

二、临床常见疾病关联

(一)慢性肾脏病

1.不同阶段的表现

在慢性肾脏病早期,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轻度下降时,可能血尿酸水平变化不明显,而血肌酐开始逐渐升高。随着病情进展到中期、晚期,肾小球滤过率进一步下降,此时尿酸的排泄可能受到影响,血尿酸开始降低,而血肌酐持续升高。例如,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在疾病逐渐发展过程中,病理损伤累及肾小球和肾小管间质,导致肌酐清除率下降,血肌酐升高,而尿酸的排泄在早期可能因为肾脏的部分代偿功能而相对正常,但随着肾脏功能的持续恶化,尿酸的排泄也出现障碍,血尿酸逐渐降低。

2.特殊人群情况

老年慢性肾脏病患者,由于肾脏功能本身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减退,发生血尿酸降低但血肌酐升高的情况相对更为常见。老年人肾脏的储备功能下降,对代谢产物的调节能力减弱,在受到一些诱因(如感染、脱水等)影响时,肾功能更容易出现波动,导致血尿酸和肌酐的变化出现上述情况。女性慢性肾脏病患者在更年期后,由于激素水平变化等因素,肾脏功能的变化可能与男性有所不同,但同样可能出现血尿酸降低但血肌酐升高的情况,需要关注其肾脏功能的动态变化。

(二)其他肾脏相关疾病

1.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患者如果并发糖尿病肾病,在疾病进程中也可能出现血尿酸降低但血肌酐升高的现象。糖尿病肾病早期,肾小球滤过率可能正常或轻度升高,但随着病情发展,肾小球基底膜增厚,系膜基质增多,肾小球滤过功能逐渐受损,血肌酐开始升高。而尿酸的代谢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由于肾脏血流动力学改变等因素,尿酸的排泄可能出现异常,在血肌酐升高的同时,血尿酸逐渐降低。对于有糖尿病病史的人群,尤其是长期血糖控制不佳者,需要密切监测血尿酸和血肌酐水平,以及时发现肾脏功能的变化。

2.高血压肾损害

高血压患者如果出现肾损害,也可能出现这种情况。高血压导致肾小动脉硬化,影响肾脏的血流灌注和肾小球滤过功能。早期可能血肌酐轻度升高,而血尿酸变化不明显,随着病情进展,肾小动脉硬化加重,肾小球滤过率进一步下降,血肌酐持续升高,同时尿酸的排泄受到影响,血尿酸开始降低。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由于本身存在一定程度的肾脏结构和功能退变,发生高血压肾损害时更容易出现血尿酸降低但血肌酐升高的情况,需要积极控制血压,保护肾脏功能。

三、诊断与检查

(一)实验室检查

1.血尿酸测定

采用尿酸酶法等方法测定血尿酸水平,正常男性血尿酸范围约为150-416μmol/L,女性约为89-357μmol/L。当血尿酸低于正常范围时,需要进一步排查原因。

2.血肌酐测定

血肌酐测定常用苦味酸法等,血肌酐的正常参考值男性约为53-106μmol/L,女性约为44-97μmol/L。血肌酐升高提示肾小球滤过功能减退。同时还可以测定肾小球滤过率(GFR),通过公式计算(如CKD-EPI公式等),更准确评估肾脏的滤过功能,对于判断血尿酸和肌酐变化的原因有重要意义。

3.尿常规检查

观察尿液中是否有蛋白、红细胞、白细胞等异常。慢性肾脏病患者尿常规可能出现蛋白尿、血尿等情况,有助于辅助诊断肾脏疾病导致的血尿酸和肌酐变化。

(二)影像学检查

1.肾脏超声检查

可以观察肾脏的大小、形态、结构等。慢性肾脏病患者肾脏超声可能显示肾脏体积缩小、皮质变薄等改变,对于判断肾脏的形态学变化有帮助,辅助分析血尿酸和肌酐变化的原因。例如,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肾脏超声可能显示双肾弥漫性病变,体积缩小等。

2.CT或MRI检查

在某些复杂情况下,如怀疑肾脏血管病变等,CT或MRI检查可以更清晰地显示肾脏血管、实质等情况,有助于明确是否存在肾脏血管狭窄、肿瘤等导致肾功能异常进而引起血尿酸和肌酐变化的情况。例如,肾动脉狭窄患者通过CT血管造影或MRI血管造影可以明确诊断,从而进一步分析血尿酸和肌酐变化与肾动脉狭窄的关系。

四、应对与处理原则

(一)针对基础疾病的治疗

1.慢性肾脏病的治疗

如果是慢性肾脏病导致的血尿酸降低但血肌酐升高,需要根据具体的病理类型和病情阶段进行治疗。对于慢性肾小球肾炎,若存在蛋白尿等情况,可能需要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等药物,如卡托普利、氯沙坦等,这些药物不仅可以降低血压,还能减少尿蛋白,保护肾脏功能。同时要注意控制血糖、血脂等危险因素,延缓慢性肾脏病的进展。对于糖尿病肾病患者,严格控制血糖是关键,可使用胰岛素等降糖药物,同时根据肾脏情况使用上述ACEI/ARB类药物等保护肾脏。

2.高血压肾损害的治疗

对于高血压肾损害患者,积极控制血压是核心。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如钙通道阻滞剂(CCB)、利尿剂等,将血压控制在目标范围内(一般建议血压控制在130/80mmHg以下)。常用的CCB类药物有氨氯地平、硝苯地平缓释片等,利尿剂有氢氯噻嗪等。同时要监测肾脏功能变化,根据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二)生活方式调整

1.饮食方面

对于血尿酸降低但血肌酐升高的患者,饮食调整很重要。限制蛋白质摄入,根据肾脏功能情况合理安排蛋白质的摄入量,以优质蛋白为主,如瘦肉、鸡蛋、牛奶等。控制盐的摄入,每日盐摄入量应小于6g,对于存在高血压和水肿的患者更要严格限制。对于血肌酐升高的患者,还需要注意控制磷的摄入,避免食用过多高磷食物,如动物内脏、坚果等。同时,鼓励患者适量饮水,保持尿量,有助于代谢产物的排泄,但要注意根据肾脏功能调整饮水量,避免加重肾脏负担。

2.运动方面

适当的运动对于患者的健康有益,但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对于慢性肾脏病患者,在病情稳定期可以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根据身体状况)、游泳等,每周运动3-5次,每次30分钟左右。运动可以帮助控制体重、血压和血糖,提高身体免疫力,但要避免过度劳累,运动过程中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运动并就医。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老年人群

1.注意事项

老年人肾脏功能本身减退,发生血尿酸降低但血肌酐升高时,更要密切监测肾功能变化。由于老年人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在选择治疗药物时要特别注意药物的肾毒性。例如,避免使用肾毒性较大的药物,如某些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等。同时,老年人的生活方式调整要更加温和,运动要循序渐进,饮食调整要兼顾营养和肾脏负担。

2.建议原因

老年人肾脏储备功能差,对药物和代谢变化的适应能力弱,肾毒性药物容易进一步损害肾脏功能,导致病情加重。而温和的生活方式调整有助于在不加重肾脏负担的情况下维持身体基本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二)儿童人群

1.注意事项

儿童出现血尿酸降低但血肌酐升高的情况相对较少见,但如果发生,需要高度重视。首先要排查先天性肾脏疾病等情况。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避免使用对儿童肾脏有损害的药物,优先选择非药物干预措施改善肾脏功能。例如,通过调整儿童的饮食结构,保证合理的营养摄入同时减轻肾脏负担。

2.建议原因

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肾脏功能还未完全成熟,对药物的耐受性和肾脏的代偿能力都不如成人,所以必须严格避免肾毒性药物,以保护儿童正在发育的肾脏,促进其正常生长和肾脏功能的良好发展。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血尿
血尿一般是指患者离心沉淀的尿液中含有一定量的红细胞,可能是慢性肾小球肾炎、间质性肾炎、膀胱结石、肾结石、败血症、前列腺癌等疾病引起的。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肾结石会有血尿么?
张耀光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甲
肾结石患者可能会出现血尿的症状。肾结石在移动过程中,会损伤损伤尿道粘膜表面小血管,血管破裂后导致少量出血,所以患者尿液中会有红细胞存在。一般肾结石患者除了血尿症状外,也会伴有肾脏区域疼痛的症状。若是患者出现血尿的症状,及时去医院做肾脏彩超或肾脏CT检查,确定是否存在肾结石。若是肾脏内有小的结石存在,
孕妇肾结石排血尿怎么办?
张耀光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甲
孕妇肾结石排血尿,可以多喝些温水、多排尿,来促进体内结石排出。对于因妊娠 反应不能饮水者,可静脉滴注葡萄糖或者生理盐水来增加血液的容量,增加肾脏的滤过率产生更多的尿液来稀释出血,以免形成血凝块。如果孕妇存在细菌感染,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使用头孢菌素进行治疗,这种药物不会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如果孕妇出血量
无痛性肉眼血尿一定是肿瘤吗?
张耀光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甲
无痛性肉眼血尿不一定是肿瘤,如果患者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片,或者华法林钠片等抗凝血药,也可能会出现无痛性肉眼血尿的症状。若是患者伴有尿频、尿急,以及夜尿增多等症状,考虑是前列腺增生合并出血引起的无痛性肉眼血尿。假如患者的肉眼血尿呈间断性发作,还可能是胡桃夹综合征引起。胡桃夹症状一般是患者夹角角度过小、腹
肉眼血尿一般持续多久?
张耀光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甲
肉眼血尿持续的时间,一般与疾病的类型,以及局部受损的程度等因素有关。若是局部继发感染引起的血尿,患者在进行抗感染治疗后一个星期内,肉眼血尿即可消失。如果患者患有泌尿系统结石,通过在排出结石后,肉眼血尿的现象会消失。假如是膀胱肿瘤引起的血尿,其持续的时间无法确定。患者可以到医院行血细胞分析、尿常规检查
女性突然血尿什么原因?
张耀光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甲
女性突然出现血尿可能是食用了红心火龙果引起的,红心火龙果中的花青素含量较高,其不能完全被机体吸收会通过尿液排出,从而出现尿液发红的现象。其次,如果是女性经期出现血尿的现象,可能是月经血污染了尿液所致。血尿也可能是泌尿系统疾病引起,比如尿道炎、膀胱炎、尿道结石、膀胱结石等,应及时入院进行尿常规、尿道彩
无痛血尿怎么回事?
王永兴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甲
无痛血尿考虑是与膀胱肿瘤有关,发病原因没有完全明确,可能是与遗传因素、吸烟、长期接触工业化学产品等因素有关,患者会出现无痛性血尿、膀胱刺激征等典型的症状。其次,考虑是输尿管肿瘤、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疾病引起,建议患者尽早去医院就诊,做膀胱镜、腹部超声、病理组织活检等相关检查,明确原因。平时要注意养成良
肉眼血尿是什么?
刘征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肉眼血尿是指肉眼可见的血样或者洗肉水样的尿液,一般与以下情况有关:1.泌尿系统炎症:如果患者存在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等疾病,就可能导致泌尿系统出血,引起肉眼血尿。2.泌尿系统结石:如果肾脏、尿道或者膀胱等部位存在结石,结石持续损伤局部组织,也容易导致出血,出现上述情况。患者出现肉眼血尿后需要立即
肾结石患者会出现血尿吗?
王永兴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甲
肾结石患者可能会出现血尿。若肾结石比较小,在肾内移动过程中可能会损伤输尿管或者肾组织引起肾绞痛,疼痛之后会导致患者出现一定程度的血尿。大部分患者的血尿症状轻微,仅为镜下血尿,少数患者症状比较严重,可出现肉眼血尿。因此若出现肾结石,患者需要积极进行治疗,如使用双氯芬酸钠、布洛芬等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缓解疼
肾结石会引起血尿么?
王永兴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甲
肾结石可以引起血尿,这是因为结石损伤肾内毛细血管黏膜引起的。但并不是所有的肾结石都会出现血尿的现象,并且出现血尿症状的程度也不一样,其与结石的大小、结石的活动度等因素有关。如若患者结石比较大,活动度比较小或者固定不动,可能不会出现血尿,也可能会出现镜下血尿。如若患者结石活动度大,则可以表现为肉眼血尿
血尿毒综合征的病因?
杨光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溶血尿毒综合症的病因可能是由于受到大肠杆菌或者肺炎链球菌感染造成的,也可能是由于遗传因素造成的。在早期的时候,可以经过服用糖皮质激素类的药物来进行治疗,如果症状比较严重,就需要经过血液透析的方法来控制病情。在治疗期间要多吃一些含有铁元素较高的食物,比如鸡血、鸭血和动物肝脏,同时要多喝一些温开水,防止
肾结石会出现血尿
息金波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三甲
肾结石是泌尿系非常常见的疾病,结石的疾病在临床上占门诊病人的1/3到1/4,肾结石常常会出现血尿,尤其是出现镜下血尿,镜下血尿就是在显微镜下查尿沉渣,会发现里头有红细胞超过正常范围,特别是在活动之后会出现,活动或疼痛之后会出现这种血尿比较多见。另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眼睛能看到的血尿叫镜下血尿,镜下血尿就是结石表面比较粗糙或者结石移动幅度过大
前列腺增生会引起血尿
张国喜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前列腺增生有一部分的患者可能会出现血尿,前列腺是男性的生殖器官,表面血流特别丰富,在前列腺增生以后,这些前列腺表面的血管如果破裂了或者因为炎症引起黏膜损坏,都可能会引起血尿。如果有尿血,特别是终末血尿,就是开始的尿是很清亮的,最后出现血尿,这个时候来自于后尿道或者前列腺的可能性更大一些。总体来说前列腺增生可以有血尿,有一些患者反复的尿检里
膀胱炎会出现血尿
张国喜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膀胱炎可以出现血尿,炎症引起血尿其实是常见症状,有可能是肉眼血尿,也有可能是化验才能够发现叫镜下血尿,其实膀胱炎临床表现包括尿频、尿急、尿痛以及血尿,这种血尿有轻有重,当然如果说有血尿,不一定就是膀胱炎引起,一定要查一下有没有别的问题,因为炎症可以引起血尿,结石可以引起血尿,肿瘤也可以引起血尿。如果有明显症状,然后出现血尿,多数可能是跟炎
如何降低血尿
干军 副主任医师
马鞍山市人民医院 三甲
降低血尿酸可以通过综合方式方法解决,首先,一定要避免摄入高嘌呤类食物,包括啤酒、火锅、海鲜、动物内脏、浓肉汤均要禁止摄入;同时要戒烟戒酒,因为饮酒也可以刺激尿酸水平升高。通过以上措施,尿酸水平仍然高可以选择降低尿酸药物,包括抑制尿酸合成和促进尿酸排泄药物;同时,建议患者养成良好饮水习惯,每日保持2000-3000毫升饮水量,以促进自身机体
血尿素偏低是什么原因
徐晓霞 副主任医师
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三甲
尿素氮偏低的原因有肾功能不全、尿素氮偏低,可能与蛋白质吃的过少、怀孕、肝脏衰竭有关。二是肝功能不全,肝脏是人体重要的代谢器官,肝功能不全造成营养物质不能正常吸收。另一个原因是蛋白质摄入不足,再加上肝功能不能正常和大量消耗。如果出现尿素氮偏低,应该到正规的医院检查和诊治。
血尿一般几天能好
陈峰 副主任医师
九江市中医医院 三甲
血量一般几天能好取决于引起血尿具体病因,血尿可见于尿路感染患者,而尿路感染恢复时间相对较快,一般下尿路感染患者经过治疗后三到五天血量就会好,上尿路感染一般需要治疗两周左右血量也会消失。血尿也可见于尿路结石患者,如果通过手术将结石取出,一般需要两周左右血量就能够好。血尿也可见于慢性疾病,比如慢性肾小球肾炎或者IGA肾病,其治疗比较困难,有可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