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
过敏性荨麻疹的发病机制主要是机体接触过敏原后,免疫系统产生异常反应,释放组胺等炎症介质,导致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充血,血管壁通透性增加,血浆渗出到组织间隙,形成局部水肿,即风团。
风团通常表现为大小不一、形状不规则的淡红色或苍白色肿块,边界清晰,伴有明显瘙痒,一般在数小时至数天内自行消退,消退后不留痕迹,但可能反复出现新的风团。
常见过敏原包括食物(如海鲜、坚果、芒果)、药物(如青霉素、头孢)、吸入物(如花粉、尘螨)、接触物(如动物毛发、化妆品)等。
急性过敏性荨麻疹病程多在6周内,发作时可能伴随血管性水肿,严重者可出现呼吸困难、腹痛、血压下降等过敏性休克症状,需紧急治疗;慢性过敏性荨麻疹病程超过6周,反复发作,需长期规范管理,通过避免接触过敏原、使用抗组胺药等控制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