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过敏的应对包括避免接触过敏原、局部治疗、系统药物治疗等。

1、避免接触过敏原
通过详细询问病史、皮肤点刺试验、血清特异性IgE检测等方法明确过敏原,然后针对性地避免接触。如对尘螨过敏者,要保持室内清洁,经常清洗床上用品,使用防尘螨的床品套等。
2、局部治疗
糖皮质激素类药膏适用于轻度至中度的皮肤过敏炎症反应,如地奈德乳膏等,能快速减轻炎症、止痒,但长期使用可能会引起皮肤萎缩等不良反应,儿童、老年人等特殊人群使用时需谨慎,应在医生指导下短时间、小面积使用。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如他克莫司软膏,适用于面部、颈部等皮肤薄嫩部位的过敏,相对糖皮质激素类药膏副作用较小,但可能会有局部灼热感等不适,使用时需注意。
3、系统药物治疗
对于过敏症状较严重、局部治疗效果不佳的情况,可考虑系统使用药物,氯雷他定等,能通过阻断组胺受体缓解瘙痒、红斑等症状。对于严重的过敏反应,如过敏性休克、重症药疹等,可短期系统使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等,但使用时需严格掌握适应证和剂量。
如有哮喘病史的过敏患者,使用某些抗组胺药物可能会诱发哮喘发作,需选择不会诱发哮喘的药物;有肝肾功能不全病史的患者,使用药物时要避免加重肝肾功能损害,需调整药物剂量或选择对肝肾功能影响小的药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