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和结核性脑膜炎(结脑)的鉴别为病原体、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
1.病原体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由新型隐球菌感染引起,新型隐球菌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真菌,如土壤、鸽粪中。结脑即结核性脑膜炎,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所致,结核分枝杆菌是一种细长略带弯曲的杆菌。
2.临床表现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起病隐匿,进展相对缓慢,初期症状不典型,可能仅有轻度头痛、低热等。结脑起病也多较缓慢,但部分患者可急性起病,尤其是儿童和免疫力低下者。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头痛较为剧烈,且呈进行性加重,可伴有恶心、呕吐等颅内压增高的表现。结脑头痛同样明显,可为搏动性或撕裂样疼痛,呕吐多为喷射性。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发热程度不一,多为低热或中度热。结脑患者发热较为常见,体温可呈低热、中度热或高热,部分患者有午后低热、盗汗等结核中毒症状。
3.实验室检查
两者脑脊液压力均有不同程度升高。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脑脊液压力升高更为明显,可大于300mmHO。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脑脊液外观多清亮或微混。结脑脑脊液外观可呈毛玻璃样,放置数小时后可有薄膜形成。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脑脊液白细胞数轻至中度升高,一般在(10500)×10/L,以淋巴细胞为主。结脑脑脊液白细胞数多在(50500)×10/L,早期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后期以淋巴细胞为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