溢脂性皮炎常用的药物通常包括糖皮质激素类药膏、抗真菌类药膏、钙调磷酸酶抑制剂、角质促成剂类药膏、维生素D3衍生物类药膏等。
1、糖皮质激素类药膏
糠酸莫米松乳膏、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等糖皮质激素类药膏具有抗炎、抗过敏作用,可快速减轻脂溢性皮炎引起的红斑、瘙痒症状。面部等皮肤薄嫩部位需短期使用,避免长期应用引发皮肤萎缩或毛细血管扩张。
2、抗真菌类药膏
酮康唑乳膏、硝酸咪康唑乳膏等抗真菌类药膏可抑制马拉色菌等真菌生长,适用于真菌感染引发的脂溢性皮炎。这类药膏能有效减少头皮屑和皮肤油腻感,需按说明书或医嘱规范使用。
3、钙调磷酸酶抑制剂
他克莫司软膏、吡美莫司乳膏等钙调磷酸酶抑制剂通过调节局部免疫反应缓解炎症,适合面部等敏感部位。长期使用安全性较高,但初始用药可能出现短暂灼热感,通常可逐渐耐受。
4、角质促成剂类药膏
水杨酸软膏、硫磺软膏等角质促成剂可促进皮肤角质层正常代谢,减少鳞屑堆积。这类药膏能改善皮肤粗糙和瘙痒,使用时需避开正常皮肤,避免过度刺激引发红肿。
5、维生素D3衍生物类药膏
卡泊三醇软膏、他卡西醇软膏等维生素D3衍生物可调节皮肤细胞增生分化,缓解炎症反应。这类药膏需避光使用,通常建议睡前涂抹,对反复发作的脂溢性皮炎有辅助治疗作用。
脂溢性皮炎患者用药前需清洁皮肤,将药膏均匀涂抹于患处并轻柔按摩。治疗期间应避免辛辣油腻饮食,减少熬夜和精神压力,选择温和无刺激的护肤品。若出现皮肤过敏、红肿加重或用药2周无改善,需立即停药并前往皮肤科就诊,切勿自行调整用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