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道炎是尿道黏膜炎症,分淋菌性和非淋菌性等类型,病因与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等有关,症状有典型及不同类型表现,诊断靠实验室检查,治疗分一般和药物治疗,特殊人群儿童、妊娠期女性、老年尿道炎各有注意事项。
病因与风险因素
年龄性别:任何年龄段均可发病,女性尿道短而宽,尿道外口靠近肛门,更容易被细菌污染,所以女性尿道炎发病率相对较高;男性若存在尿道梗阻等情况也易患尿道炎。
生活方式:不注意个人卫生,如不勤换内裤、不注意尿道口清洁等;性生活不卫生,多个性伴侣等都可能增加尿道炎发病风险;长期憋尿会使尿液在尿道内停留时间延长,利于细菌滋生繁殖,也易引发尿道炎。
病史:有泌尿系统结石、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机体抵抗力相对较低,更容易发生尿道炎。例如糖尿病患者,高血糖环境利于细菌生长,且自身免疫功能可能受到影响,增加了尿道感染的几率。
尿道炎的症状表现
典型症状:尿频、尿急、尿痛是尿道炎常见的典型症状。患者会频繁产生尿意,排尿时尿道有灼热感或疼痛,严重时可能出现血尿。
不同类型表现:淋菌性尿道炎患者尿道分泌物初始为黏液性,后变为脓性,量较多;非淋菌性尿道炎分泌物相对较少,多为浆液性或黏液脓性。
尿道炎的诊断方法
实验室检查:
尿常规:可见白细胞计数升高,有时可见红细胞,尿中细菌培养可帮助判断是否有病原菌感染及明确病原菌类型。
分泌物涂片检查:对于淋菌性尿道炎,取尿道分泌物涂片,可在显微镜下见到革兰阴性双球菌;非淋菌性尿道炎可通过相关染色观察病原体形态等。
尿道炎的治疗原则
一般治疗:患者应注意休息,多饮水,增加尿量,通过尿液冲洗尿道,减轻炎症刺激。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尿道口清洁。
药物治疗:根据病原体类型选择合适药物。如果是淋菌性尿道炎,常用头孢曲松等抗生素;非淋菌性尿道炎则常用阿奇霉素、多西环素等药物。但具体用药需根据病原体检测结果精准选择,且要遵循足量、足疗程原则,以彻底清除病原体,防止转为慢性尿道炎。
特殊人群尿道炎的注意事项
儿童尿道炎:儿童尿道炎相对少见,但一旦发生需重视。女童要注意保持外阴清洁,家长要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换内裤等。儿童尿道炎多由上行感染引起,若有尿布疹等情况更易引发尿道感染,要及时处理局部皮肤问题。治疗时要选择儿童适用的相对安全的药物,避免使用可能对儿童生长发育有影响的药物,用药需严格遵循儿科用药原则。
妊娠期女性尿道炎:妊娠期女性患尿道炎需要谨慎用药,因为某些药物可能影响胎儿发育。要根据病情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抗生素等药物,同时要密切监测胎儿情况。妊娠期女性由于生理变化,尿道感染后更要注意多饮水,保持尿液通畅,注意会阴部卫生。
老年尿道炎:老年尿道炎患者常伴有前列腺增生等基础疾病的较多。要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在治疗尿道炎时要考虑到老年患者肝肾功能可能减退等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避免药物在体内蓄积产生不良反应。同时要注意观察老年患者的排尿情况等,加强护理,预防并发症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