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可辅助治疗急性肠胃炎,通过补脾经健脾胃补气血、揉板门消食化积健脾和胃、摩腹调理气机促蠕动、揉中脘健脾和胃消食导滞、揉天枢调理大肠气机清热利湿、推上七节骨温阳止泻,操作要轻柔适中,注意小儿体质及室内温度等,严重时需及时就医,推拿为辅助治疗。
一、补脾经
1.操作方法:术者用拇指螺纹面旋推小儿拇指末节罗纹面,操作约100-300次。
2.功效及原理:脾经为小儿推拿常用穴位,补脾经可健脾胃、补气血,因为脾主运化,通过旋推拇指末节罗纹面,能增强小儿脾胃的运化功能,对于急性肠胃炎导致的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等有改善作用,从中医理论角度,脾功能正常则气血生化有源,有助于身体恢复。
二、揉板门
1.操作方法:用拇指端揉小儿大鱼际平面,操作约100-200次。
2.功效及原理:板门穴位于大鱼际处,揉板门能消食化积、健脾和胃,急性肠胃炎患儿常伴有饮食积滞,揉板门可促进脾胃消化,缓解腹胀、食欲不振等症状,这是因为通过揉按该穴位,能调节脾胃的气机,改善脾胃的消化功能。
三、摩腹
1.操作方法:以掌心或四指摩小儿腹部,频率约每分钟120-160次,操作时间约5-10分钟。
2.功效及原理:摩腹可调理脾胃气机,促进肠道蠕动。对于急性肠胃炎,通过顺时针摩腹,能增强胃肠的消化、吸收和蠕动功能,缓解腹痛、腹胀等症状。从现代医学角度,摩腹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胃肠道的供血,有助于炎症的恢复。
四、揉中脘
1.操作方法:用拇指或掌根揉小儿脐上4寸处的中脘穴,操作约100-200次。
2.功效及原理:中脘穴是腑会穴,揉中脘能健脾和胃、消食导滞,急性肠胃炎患儿多有脾胃功能紊乱,揉中脘可调整脾胃的功能状态,缓解胃痛、呕吐等症状,中医认为中脘穴能调节脾胃的气机升降,使脾胃功能恢复正常。
五、揉天枢
1.操作方法:用拇指揉小儿脐旁2寸处的天枢穴,左右各揉约100-150次。
2.功效及原理:天枢穴是大肠的募穴,揉天枢能调理大肠气机,清热利湿,对于急性肠胃炎引起的腹痛、腹泻等有较好的缓解作用,通过揉按天枢穴,可调节肠道的蠕动和分泌功能,减轻肠道炎症带来的不适。
六、推上七节骨
1.操作方法:用拇指桡侧面或食指、中指螺纹面自下向上推小儿第4腰椎至尾骨端成一直线的七节骨,操作约100-300次。
2.功效及原理:推上七节骨有温阳止泻的作用,对于急性肠胃炎导致的腹泻,尤其是寒泻等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从中医经络理论,七节骨与肠道相关,向上推能温煦阳气,促进肠道功能恢复,改善腹泻症状。
特殊人群提示
小儿体质娇嫩,在进行小儿推拿时,操作要轻柔,力度适中。要根据小儿的年龄、病情等实际情况调整推拿的频率和力度。比如新生儿和小婴儿,手法更要轻柔,避免过度用力造成损伤。同时,推拿时要注意室内温度,避免小儿受凉,推拿后要注意腹部保暖。如果小儿急性肠胃炎症状严重,如出现频繁呕吐、高热、精神萎靡等情况,应及时就医,小儿推拿可作为辅助治疗手段,不能替代正规的医疗救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