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筛查需注意:一般人群25岁起筛查,30-65岁每5年联合检HPV和宫颈细胞学,小于25岁无特殊不早筛;特殊人群如免疫缺陷、有家族史者筛查时间等有调整。检查前选月经干净后3-7天,避免性生活、阴道冲洗和用药。检查时取膀胱截石位配合采样。检查后有少量阴道出血属正常,要避免相关操作,结果异常需进一步检查。
一、检查时间选择
1.一般人群:有性生活的女性建议从25岁开始进行宫颈癌筛查,30-65岁之间每5年联合进行HPV(人乳头瘤病毒)检测和宫颈细胞学检查;小于25岁的女性,若没有特殊情况,不建议过早进行筛查,因为此年龄段女性感染HPV后多数可通过自身免疫力清除,过度筛查可能带来不必要的医疗操作风险。
2.特殊人群:对于有免疫缺陷的女性,如艾滋病患者等,由于自身免疫功能低下,感染HPV后持续感染的风险较高,筛查时间可能需要根据个体免疫状态适当提前并增加筛查频率;有宫颈癌家族史的女性,属于高危人群,筛查时间可提前至21岁,并且筛查频率可能需要适当增加。
二、检查前准备
1.时间选择:月经干净后3-7天进行检查较为适宜,此时宫颈分泌物较少,宫颈状态相对清晰,便于观察和采样,能提高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如果在经期进行检查,经血会干扰采样和检查操作,还可能增加感染的风险。
2.个人卫生:检查前3天内应避免性生活,以免精液残留影响宫颈细胞的观察;同时要避免阴道冲洗和使用阴道栓剂等药物,因为这些操作可能会破坏宫颈表面的细胞状态,干扰检查结果。例如,阴道冲洗可能会将宫颈表面的细胞冲洗掉,导致采样时无法获取足够有意义的细胞进行检测。
三、检查过程配合
1.体位:受检者需采取膀胱截石位,即平卧于检查床上,双腿分开并放在腿架上,这种体位便于医生进行妇科检查和采样操作。在检查过程中要尽量放松身体,尤其是腰部和腿部肌肉,以利于医生顺利操作。
2.采样操作:医生会使用专用的宫颈采样刷在宫颈外口旋转取材,这个过程一般不会有剧烈疼痛,但可能会有轻微的不适感觉,受检者应保持安静,配合医生的操作,不要随意扭动身体,以免影响采样的准确性。如果在采样过程中出现明显疼痛等不适,应及时告知医生。
四、检查后注意事项
1.阴道出血处理:检查后可能会有少量阴道出血,这是正常现象,一般1-2天会自行停止。在此期间要避免性生活、阴道冲洗和盆浴,防止细菌感染。如果阴道出血较多,如出血量接近或超过月经量,应及时就医。例如,出血量过多可能提示宫颈等部位有较为严重的损伤,需要进一步检查和处理。
2.结果等待与后续处理:检查后要耐心等待检查结果,如果检查结果异常,如发现HPV阳性或宫颈细胞学异常等情况,需要进一步进行阴道镜检查及宫颈活检等明确诊断。在等待结果期间不要过于焦虑,保持良好的心态,按照医生的安排及时进行后续检查和治疗。
总之,做宫颈癌筛查时,严格遵循上述注意事项,能够确保检查的准确性,并且保障受检者的健康,不同年龄、健康状况的人群都应根据自身情况合理安排筛查时间和注意相关细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