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瘙痒常见原因有皮肤干燥、过敏反应、真菌感染、系统性疾病,针对不同原因有不同应对建议,皮肤干燥要保湿,过敏要避过敏原及用止痒药,真菌感染用抗真菌药并保持清洁,系统性疾病需治原发疾病。
过敏反应:接触过敏原可引起手脚皮肤瘙痒。例如接触某些化学物质,像洗洁精、肥皂、染发剂等,有些人会对这些物质产生过敏,接触后手脚皮肤会出现瘙痒、红斑、丘疹等症状。食物过敏也可能导致手脚皮肤瘙痒,比如对海鲜、芒果等食物过敏的人,食用后可能出现手脚皮肤瘙痒的情况。在儿童中,因接触新的玩具材料等引发过敏导致手脚瘙痒的也不少见,儿童皮肤较为娇嫩,接触过敏原的几率相对较高。
真菌感染:如手足癣,是由皮肤癣菌感染引起的。脚部由于容易出汗,通风不良,更易发生真菌感染,然后可能蔓延到手部。患者手脚会出现红斑、水疱、脱屑等症状,同时伴有明显瘙痒。手足癣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更容易滋生,一些生活习惯不好,如不注意脚部卫生、与他人共用拖鞋等的人群易患手足癣,儿童若接触了患者用过的物品等也可能被传染。
系统性疾病:某些全身性疾病也会引起手脚皮肤瘙痒。例如糖尿病,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血液中葡萄糖浓度升高,会刺激神经末梢,导致皮肤瘙痒,手脚部位也可能出现瘙痒症状。肝胆疾病,像胆汁淤积性肝病,由于胆汁排泄障碍,胆汁酸在体内积聚,会引起皮肤瘙痒,手脚皮肤也可能受累。肾脏疾病,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因体内毒素不能正常排出,会通过皮肤排泄,刺激皮肤神经引起瘙痒,手脚皮肤瘙痒也是常见表现之一。对于患有系统性疾病的人群,如老年人本身可能有多种基础疾病,更要关注手脚皮肤瘙痒是否与系统性疾病相关。
针对不同原因的应对建议
皮肤干燥引起的瘙痒:日常要注意皮肤保湿,洗澡后及时涂抹具有保湿功效的身体乳。选择温和的沐浴产品,避免使用过热的水洗澡,减少对皮肤的刺激。对于老年人,可选择滋润度较高的保湿产品,并且要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湿度,可使用加湿器等。
过敏反应引起的瘙痒:首先要避免接触过敏原,如明确对某种物质过敏,应尽量避免再次接触。如果瘙痒症状较轻,可使用一些外用的止痒药物,如炉甘石洗剂等。若过敏反应较严重,出现大片红斑、呼吸困难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儿童发生过敏时,家长要更仔细观察接触史,避免让儿童搔抓皮肤,防止皮肤破损感染,及时带儿童就医处理。
真菌感染引起的瘙痒:需要使用抗真菌药物治疗,如外用的酮康唑乳膏等。同时要注意保持手脚清洁干燥,勤换鞋袜,不与他人共用毛巾、拖鞋等物品。儿童患手足癣时,家长要监督儿童不搔抓,按医嘱用药,并且对儿童的物品进行消毒处理。
系统性疾病引起的瘙痒:对于由系统性疾病导致的手脚皮肤瘙痒,关键是积极治疗原发疾病。例如糖尿病患者要严格控制血糖,肝胆疾病患者要针对病情进行相应治疗,肾脏疾病患者要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控制病情。只有原发疾病得到控制,手脚皮肤瘙痒的症状才可能缓解。对于患有系统性疾病的特殊人群,如老年糖尿病患者,要更加注重血糖的平稳控制,同时密切关注皮肤瘙痒情况,定期复查相关指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