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痉挛病因复杂,包括手术因素(泌尿外科及其他盆腔手术)、炎症因素(膀胱炎、前列腺炎)、导管刺激因素(尿管刺激、膀胱镜检查)及其他因素(心理因素、寒冷刺激、药物因素)。
手术因素
泌尿外科手术:如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膀胱肿瘤切除术等。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中,手术操作会对膀胱黏膜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术后创面可能会刺激膀胱逼尿肌,引发膀胱痉挛。例如相关研究表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痉挛的发生率较高,主要与手术对膀胱局部组织的损伤以及炎性介质的释放等因素有关。对于儿童患者进行泌尿外科手术时,由于其泌尿系统组织更为娇嫩,手术创伤相对更易引起膀胱痉挛。
其他盆腔手术:如子宫切除术等,手术过程中可能会波及膀胱周围组织,导致膀胱受到刺激,从而诱发膀胱痉挛。女性患者在进行盆腔手术时,相对男性而言,其膀胱位置等解剖结构特点可能使其更易受到手术操作的影响。
炎症因素
膀胱炎:无论是细菌性膀胱炎还是非细菌性膀胱炎都可能引发膀胱痉挛。细菌性膀胱炎通常是由大肠埃希菌等细菌感染引起,细菌感染后会导致膀胱黏膜充血、水肿,炎性因子释放,刺激膀胱逼尿肌收缩,进而引发膀胱痉挛。非细菌性膀胱炎,如间质性膀胱炎,其病因尚不明确,但患者膀胱黏膜存在炎症改变,也会出现膀胱痉挛症状。儿童若患有膀胱炎,由于其免疫系统和泌尿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炎症对膀胱的刺激可能更为强烈,更容易发生膀胱痉挛。
前列腺炎:男性前列腺炎患者,炎症可能会波及膀胱,引起膀胱痉挛。前列腺炎时前列腺充血、水肿,炎症介质刺激周围组织,包括膀胱,导致膀胱逼尿肌功能紊乱,出现痉挛。
导管刺激因素
尿管刺激:长期留置导尿管会对膀胱黏膜产生持续刺激,导致膀胱痉挛。导尿管的机械刺激以及尿液在导尿管周围的刺激等因素,会引起膀胱逼尿肌不自主收缩。例如长期留置导尿管的患者中,相当一部分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膀胱痉挛症状。对于儿童患者,留置尿管时更需谨慎,因为儿童尿道较短、较细,尿管刺激可能更明显,发生膀胱痉挛的风险相对较高。
膀胱镜检查:膀胱镜检查是一种侵入性操作,检查过程中会对膀胱黏膜造成一定损伤,并且可能会引起膀胱内压力变化等,从而诱发膀胱痉挛。检查后患者可能会出现尿频、尿急、膀胱痉挛等不适症状。
其他因素
心理因素:长期焦虑、紧张等不良心理状态可能会影响神经系统对膀胱的调节,导致膀胱痉挛发生。例如一些患者在术后由于对疾病恢复的担忧等心理因素,可能会诱发膀胱痉挛。对于儿童患者,心理因素相对成人影响可能相对较小,但如果存在长期的精神压力等情况,也可能间接影响泌尿系统功能,导致膀胱痉挛。
寒冷刺激:寒冷环境可能会使膀胱逼尿肌兴奋性增高,引发膀胱痉挛。尤其是在冬季,一些患者在寒冷刺激下可能会出现膀胱痉挛症状。儿童由于体温调节能力相对较弱,更易受到寒冷刺激的影响,在寒冷环境中更需注意膀胱保暖,预防膀胱痉挛发生。
药物因素:某些药物可能会诱发膀胱痉挛,如部分化疗药物等。化疗药物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可能会对膀胱黏膜产生毒性作用,导致膀胱痉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