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除冻疮需综合保暖复温、药物治疗(外用如维生素E乳膏等,口服扩血管药)、物理治疗(红外线、激光照射)、日常护理(保持清洁、避免搔抓、加强营养)及预防复发(寒冷前锻炼保暖、定期观察)等多方面措施,针对儿童等特殊人群要注重安全舒适。
一、保暖复温
冻疮是由于寒冷引起的局限性皮肤炎症损害,首先要注意保暖,脱离寒冷环境,使受冻部位尽快复温。可以将受冻部位浸泡在38~42℃的温水中,浸泡时间不宜过长,一般15~20分钟即可,水温不宜过高,避免烫伤,复温过程中可能会有轻微的灼热感,但要注意观察皮肤反应,对于儿童等特殊人群,更要密切关注水温及浸泡时间,防止发生意外。
二、药物治疗
1.外用药物
维生素E乳膏:如果冻疮未破溃,可外用维生素E乳膏,它具有抗氧化作用,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皮肤修复。对于儿童来说,使用时要注意适量,避免接触到眼睛等黏膜部位。
肝素钠乳膏:也可用于冻疮的治疗,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冻疮引起的肿胀、疼痛等症状。
冻疮膏:含有樟脑等成分,有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止痒、消肿的作用。但儿童使用时要谨慎,需在成人监护下使用。如果冻疮已破溃,可使用莫匹罗星软膏等预防感染。
2.口服药物:对于症状较严重的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口服扩血管药物,如烟酸等,它能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但儿童使用需严格遵循医嘱,因为儿童的肝肾功能等发育尚未完全成熟,药物代谢可能与成人不同。
三、物理治疗
1.红外线照射:通过红外线的热效应,促进受冻部位的血液循环,减轻冻疮症状。照射时要注意距离和时间,避免烫伤皮肤,对于儿童等特殊人群,要确保照射过程安全,密切观察皮肤反应。
2.激光治疗:某些激光治疗也可用于冻疮的辅助治疗,能促进局部组织的修复和血液循环改善,但相对来说应用不是非常普遍,且需要专业的医疗设备和操作人员。
四、日常护理
1.保持皮肤清洁:要保持受冻部位的清洁,避免感染,但清洗时水温不宜过高,清洗后要及时擦干,可适当涂抹一些保湿霜,保持皮肤的湿润,对于儿童,要选择温和无刺激的清洁产品和保湿霜。
2.避免搔抓:冻疮会引起瘙痒,但要告诫患者尤其是儿童不要搔抓受冻部位,以免导致皮肤破溃感染,如果皮肤破溃,搔抓还可能加重感染程度。
3.加强营养:适当加强营养,多摄入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等,有助于皮肤的修复,但要注意儿童的营养均衡,避免过度进食导致肥胖等问题。
五、预防复发
1.提前预防:在寒冷季节来临之前,可提前采取一些预防措施,如加强体育锻炼,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体质;注意保暖,提前穿戴好保暖衣物,如手套、帽子、围巾等,对于儿童,要根据其活动量和环境温度合理穿戴保暖装备。
2.定期观察:对于有过冻疮病史的人,在寒冷季节要定期观察受冻部位的情况,一旦发现有冻疮迹象,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防止冻疮加重。
总之,根除冻疮需要综合采取保暖复温、合理用药、物理治疗、日常护理等多方面措施,同时要根据不同人群的特点进行针对性处理,尤其是儿童等特殊人群,要更加注重安全和舒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