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脚生冻疮后,首先要保暖并复温,复温可用38-42℃温水浸泡15-30分钟;局部要保持干燥清洁,无破损时可用促进血液循环药物,有破损及时就医;饮食要补充富含维生素等营养;严重冻疮出现水疱、溃疡等需及时就医,医生会据病情采取如用抗生素预防感染等相应治疗措施,儿童、老年人等特殊人群就医要告知相关情况。
一、一般处理措施
1.保暖
当手脚生冻疮时,首先要脱离寒冷环境,注意保暖。对于儿童来说,要及时增添衣物,避免再次受冻,因为儿童体温调节能力相对较弱,寒冷刺激更容易加重冻疮。比如在寒冷天气外出时,给孩子戴上合适的手套、穿上厚袜子等。成年人也应根据环境温度调整穿着,保持手脚处于温暖的状态,防止冻疮进一步恶化。
对于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如糖尿病患者,由于其血液循环可能较差,更要注意保暖,因为血液循环不良会影响冻疮的恢复,甚至可能导致病情加重引发更严重的并发症。
2.复温
可以用温水浸泡受冻部位,水温一般在38~42℃为宜。浸泡时间不宜过长,一般15~30分钟左右。儿童浸泡时要注意水温的把控,避免烫伤,因为儿童皮肤比较娇嫩。成年人也需留意水温,缓慢让受冻的手脚恢复到正常体温,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恢复。例如,糖尿病患者在复温时更要谨慎,避免水温过高或过低对皮肤造成不良影响,同时要密切关注局部皮肤的反应。
二、局部护理
1.保持干燥清洁
复温后要保持手脚部位的干燥清洁,避免感染。对于儿童,要注意保持手部和脚部的清洁,洗澡后及时擦干水分。成年人也要注意,若冻疮部位有破损,更要防止沾水引发感染。对于患有湿疹等皮肤问题同时又生冻疮的人群,在保持清洁的基础上,还需针对原有的皮肤问题进行相应护理,但要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清洁用品。
2.外用药物
可以使用一些促进血液循环的药物,如肝素钠软膏等。但儿童使用时要特别谨慎,尽量选择儿童适用且刺激性小的药物。对于皮肤没有破损的冻疮部位,可以适当涂抹这类药物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冻疮症状。如果冻疮部位出现破损,不建议自行使用外用药物,应及时就医,由医生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理,避免自行用药导致感染等不良后果。
三、饮食调理
1.补充营养
适当增加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摄入,如新鲜的蔬菜水果等。维生素有助于促进皮肤的修复,对于冻疮的恢复有一定帮助。儿童可以通过多吃橙子、菠菜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来促进身体恢复,成年人也应保持均衡饮食,保证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对于患有贫血等影响血液循环疾病的人群,在补充维生素的同时,还需注意补充铁、蛋白质等营养物质,以改善整体身体状况,利于冻疮恢复。
四、医疗干预情况
1.严重冻疮的处理
如果冻疮情况较为严重,出现水疱、溃疡等情况,应及时就医。医生可能会根据具体病情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等。对于儿童严重冻疮患者,就医时要向医生详细告知孩子的病史、目前的症状等情况,以便医生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对于老年人或有其他慢性疾病的人群,严重冻疮可能会引发更复杂的健康问题,医生会综合考虑其整体健康状况进行全面的治疗和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