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结石有多种症状表现,包括肾区疼痛(可为隐痛、钝痛或绞痛,可放射)、腹痛、血尿(肉眼或镜下)、排尿异常(尿频、尿急、尿痛)、恶心呕吐、发热寒战、尿量减少等,不同人群(儿童、女性、男性、老年人)表现有差异,饮水少及高钙、高草酸饮食人群患病风险高。
腹痛:部分患者可能表现为腹部隐痛或胀痛,疼痛部位不固定,可能与结石刺激泌尿系统及周围组织有关。
血尿
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结石活动时会损伤肾盂、输尿管黏膜,导致出血,从而出现血尿。血尿可为肉眼可见的粉红色、红色尿液,也可通过显微镜检查发现镜下血尿。一般来说,镜下血尿更为常见,约半数以上肾结石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血尿。
排尿异常
尿频、尿急、尿痛:如果结石合并尿路感染,或结石刺激膀胱,患者可能出现尿频(排尿次数增多)、尿急(突然产生强烈的排尿欲望,难以控制)、尿痛(排尿时尿道或会阴部疼痛)等症状。这是因为炎症刺激膀胱黏膜及尿道,导致膀胱和尿道的功能紊乱。
其他症状
恶心、呕吐:肾绞痛发作时,疼痛可刺激自主神经,引起反射性恶心、呕吐,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这种情况在疼痛剧烈的患者中较为常见,如肾绞痛患者中约有半数会伴有恶心、呕吐症状。
发热、寒战:当肾结石合并感染且感染较重时,患者可出现发热、寒战等全身感染症状。这是由于细菌在感染部位生长繁殖,释放毒素,引起机体的免疫反应。例如,约10%-15%的肾结石患者在合并感染时会出现发热等全身症状。
尿量减少:双侧肾结石引起双侧尿路完全梗阻或孤立肾的肾结石梗阻时,可导致尿量减少甚至无尿。这是因为结石堵塞尿路,尿液排出受阻,肾脏产生的尿液无法正常排出体外。
不同人群的表现差异
儿童:儿童肾结石相对少见,但也有发生。儿童患者可能表现为哭闹不安,因为儿童无法准确表达疼痛,常以哭闹来体现身体的不适。同时可能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由于儿童泌尿系统解剖结构与成人有差异,其血尿表现可能不如成人典型,且儿童对感染的耐受性较差,更容易出现发热等全身感染症状。
女性:女性肾结石患者在症状表现上与男性无本质区别,但需要注意与妇科疾病相鉴别。例如,肾绞痛可能被误认为是痛经等妇科疾病,在诊断时需要详细询问病史,结合相关检查进行鉴别。
男性:男性肾结石患者的症状与男性其他泌尿系统疾病需要区分,如前列腺疾病等。在诊断时要综合考虑患者的整体情况。
老年人:老年人肾结石患者的症状可能不典型,疼痛可能不如年轻人剧烈,血尿也可能不明显,容易被忽视。同时,老年人常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这会增加诊断和治疗的复杂性。例如,老年人合并感染时,发热等全身症状可能不明显,容易延误病情。
与生活方式相关的特点
饮水少的人群:长期饮水少的人尿液中溶质浓度升高,更容易形成结石,出现相关症状的风险增加。因为尿液浓缩,促进了结石成分的析出和沉积。
高钙、高草酸饮食人群:长期摄入高钙、高草酸食物的人,如经常大量食用菠菜、豆制品、动物内脏等,会使尿液中钙、草酸等成分含量增加,容易形成结石,进而出现相应的肾结石症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