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腺肌症有多种严重症状,包括进行性加重且程度剧烈的痛经,多在月经前1周始、经期第1天最剧;月经量过多,可超80ml致贫血;约30%患者合并不孕,影响受精卵着床发育;还有下腹部持续的慢性盆腔痛,非经期也有不同程度疼痛,不同年龄及病史患者受影响程度不同。
一、痛经
特点:多为进行性加重的痛经,疼痛程度较为剧烈,且随着病程进展可能逐渐加剧。一般在月经来潮前1周左右开始出现,月经第1天最为严重,以后逐渐减轻,月经结束后疼痛消失。例如,有研究发现,约70%-80%的子宫腺肌症患者会出现痛经症状,且病情严重者疼痛难以忍受,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影响因素:年龄方面,育龄期女性是子宫腺肌症的高发人群,随着年龄增长,病情可能有加重趋势,痛经症状也可能更明显;对于有子宫腺肌症病史的女性,随着病程延长,子宫肌层内异位的内膜组织不断增生,对子宫肌层的刺激逐渐增强,痛经会愈发严重;生活方式上,长期过度劳累、精神压力过大等可能会加重痛经症状,因为这些因素可能影响身体的内分泌调节和神经调节,进而影响子宫的收缩等情况。
二、月经量过多
表现:月经量较正常明显增多,月经周期可能基本正常,但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有的患者月经量可超过80ml,严重者可能导致贫血。研究显示,约50%的子宫腺肌症患者会出现月经量过多的情况,长期月经量过多可引起头晕、乏力、心慌等贫血相关症状。
年龄因素:育龄期女性若患有子宫腺肌症出现月经量过多,可能会对其生育、身体营养状况等产生影响,随着年龄增长,身体对贫血等情况的耐受能力可能下降;对于已经接近围绝经期的患者,月经量过多可能会加速贫血的进展,甚至可能引发其他妇科相关并发症。
生活方式影响:长期营养不良、过度劳累等会使身体的造血功能和整体机能受到影响,进而可能加重月经量过多带来的贫血等不良后果,所以子宫腺肌症月经量过多的患者需要注意合理饮食、适当休息来改善身体状况。
三、不孕
机制:子宫腺肌症可能会影响子宫的内环境,如子宫肌层的结构异常、局部微环境改变等,从而影响受精卵的着床和胚胎的发育,导致不孕。据统计,约30%的子宫腺肌症患者合并有不孕情况。
特殊人群情况:对于有生育需求的年轻女性来说,子宫腺肌症导致的不孕会给其心理和生理带来双重压力,需要积极就医评估病情,考虑合适的治疗方案来改善生育状况;而对于接近绝经年龄但有生育意愿的女性,也需要综合评估病情,因为子宫腺肌症可能会影响受孕几率,即使受孕也可能面临较高的妊娠风险。
四、慢性盆腔痛
特点:表现为下腹部的慢性疼痛,疼痛持续时间较长,可在非月经期也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这种疼痛可能会持续数月甚至数年,给患者带来长期的困扰。
年龄与病史影响:不同年龄的患者,慢性盆腔痛对其生活的影响程度不同,年轻患者可能因为慢性盆腔痛影响工作、社交等,而老年患者可能因为身体机能下降,对疼痛的耐受和应对能力相对较弱;有长期子宫腺肌症病史的患者,由于病情反复刺激盆腔组织,慢性盆腔痛可能会更加顽固,治疗难度也相对较大。



